秋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word教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0724051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秋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秋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秋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秋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word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秋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word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学习目标】 1、知道邓世昌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和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理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3、通过学习爱国将领邓世昌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的牺牲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马关条约的危害,使学生认识马关条约是自南京条约签定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重点难点】重点:黄海海战中的邓世昌,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难点:怎样认识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图形结合法、图

2、表归纳法、多媒体辅助【自主学习,基础过关】一、黄海战役中的邓世昌1.爆发: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史称“”。2.经过:(1)1894年9月,中,中国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迎战。致远号管带率官兵浴血奋战,撞向日军的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全部牺牲。(2)1895年初,日军水陆两路进攻威海卫,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结果:1895年4月签订。三、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第三组)1、内容:(1)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3)增开苏州、杭州、重庆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2.影响: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

3、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空前严重。二、我的疑惑:【合作探究,释疑解惑】情景导入: 列强瓜分中国19世纪末,中国边疆地区狼烟四起。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你听说过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故事吗?你知道邓世昌率舰撞击敌舰的英雄壮举吗?贪婪的日本侵略者是怎样通过马关条约疯狂地掠夺、宰割中国的?一、 黄海海战中的邓世昌1、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课件展示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依图指出日本借口朝鲜问题而侵略我国的方向和重要战场,让学生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以及战争的性质:(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要求学生记忆甲午战争爆发的时间:(1894年);理解命名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1894年为

4、旧历甲午年)。2、重要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播放甲午风云中黄海海战片段,学生讲述邓世昌为国捐躯的故事好了,大家看了黄海海战的片段,思考一下,我们应学习邓世昌的什么精神?(同学们各抒己见,自由发言)读诗解史: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帝写的挽联请问挽联中提到的“公”指的是谁?为什么此人配得上如此称颂?黄海海战历时5个小时,日方首先退出战场。但北洋舰队却在李鸿章“避战自保”的方针下,躲进威海卫,从而丧失了黄海制海权,导致了北洋舰队在1895年威海卫一役中全军覆没,被迫签定了历史上又一丧权辱国的条约马关条约。同学们通过下列图片了解威海卫战役。老师出示图片:威海卫战役3、结果:战败,签订马

5、关条约思考:中国是人口大国,有4亿人口,有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只有29万军队,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为什么最终清政府还是失败了,被迫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对于我们当前的建设有什么重大的启示?(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归纳综合)主观原因(内因)客观原因(外因)政治上:清政府腐败无能(根本原因)经济上:落后军事上:清军装备落后,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清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政治上: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富强道路军事上:装备先进,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教训: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落后就要

6、挨打。启示:必须加强党的廉正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3、 马关条约内容和危害问题1、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地点、中日的代表人物(时间:1895年;地点:日本马关;代表人物:中国是李鸿章,日本是伊藤博文)问题2、分析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的影响(1)要求学生在教材找出马关条约的四点内容并勾画下来(运用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开办工厂四点进行归纳记忆)(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3)危害和影响:第一、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第二、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第三、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第四、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7、结论:马关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问题3、分析: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所签定的最不平等的卖国条约?引导学生绘制表格。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比较:项目内容分析影响南京条约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等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列强向中国倾销工业品,瓦解了中国的封建经济,破坏关税自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白银2亿两,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领土和主权更遭践踏,进一步加重人民负担,列强扩大商品倾销,势力深入内地,严重

8、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同时根据表格使学生认识到二者的内容都含有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的内容,所不同的是第四点,南京条约协定关税,马关条约是允许日本开设工厂,在此基础上,运用表格使学生认识到马关条约比南京条约更严重的危害性。情绪,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由于生理的不同,与男性相比,女性情感活动更强烈,也更容易情绪化。如果说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的是掌舵者、领导人的角色,那么母亲则是一个家庭的调节阀、供氧机。虽然家庭的重担由父母双方共同承担,但与父亲相比,母亲承担更多。在工作与家庭双重压力下不少母亲感到力不从心,情绪也变得更加不稳定。但母亲的情绪决定着一个家庭的温度,决定着

9、一个家庭的和谐程度。首先从家庭生活中来看,女性温柔、细腻的特质可以在家庭生活中营造出一种暖意融融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下,再大的矛盾与困难都能克服。如果说父亲是一把披荆斩棘的利剑,母亲则是一张情意绵绵的丝网,她用爱将家庭与外面漆黑冰冷的世界剥离开来。女性相较于男性而言,更善于表达内心情感,更懂得利用语言与情绪的力量,母亲的笑脸、暖言能给每个家庭成员力量。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白纸,你想让他变成什么样子他就是什么样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影响是不可能替代的。母亲是孩子情感依赖的主要角色,如果母亲在与孩子的接触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孩子长大之后很可能会情绪调节失衡。有本书中说:“对大多数的成年人而言,即使一生只跟母亲发生过一次问题,心中就会存在一个说话、行为和反应跟童年时期一模一样的母亲复本。”母亲情绪不稳定,一会对孩子赞赏有加,一会对孩子大声呵斥,这会造成造成孩子长大后戒备心重,缺乏信任。总是对孩子抱怨,朝孩子吐苦水,也会把孩子变成一个消极的人。母亲的情绪决定家庭的温度,在家庭生活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发火前深呼吸,以微笑面对家人,对待爱人、孩子多用表扬多夸奖,不要总是看到不足的地方。在合肥张家,母亲陆英是个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她自结婚后与丈夫从未红过脸,处处周到讨得婆婆欢心,对待儿女从不歇斯底里疾言厉色,她用自己良好的情绪为家庭及儿女成长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