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课堂教学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0721255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化背景课堂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数字化背景课堂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数字化背景课堂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数字化背景课堂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数字化背景课堂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化背景课堂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化背景课堂教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字化校园背景下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离不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同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是2000年10月25日教育部组织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目标之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时代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数字化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学校是教育发展的摇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目标所在。如何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将信息技术科学有效地运用到学

2、校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提高实效是我们研究该课题的目标所在。我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已初步进入课堂,我校通过校本培训和自主研修的方式对教师的基本信息素养、多媒体素养、网络素养、课程整合素养和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加工信息等诸多能力进行了培训,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综合素养、业务能力,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教师在信息素养和技能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对教学理念认知程度的不同,在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也就存在着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偏差问题,影响时效性。具体表现为:过于注重信息技术使用形式,忽视学科知识的内在规律;过于注重对学习内容的设计,忽视

3、对学习者的分析;过于对整合模式的机械模仿,忽视对整合理念的理解1。通过对数字化校园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有望打破以教师为中心,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扼杀学生发展空间的封闭型教学模式;改变教师以课件制作、电脑辅助教学即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片面的教学观念。激发教师努力贯穿开放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寻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的最佳切入点,研究教师在教学之中如何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结合自身素质起到主导作用,帮助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现,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中自由发展。本课题遵循有效

4、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开展了教师教学观念与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着重进行了数字化校园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数字化校园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方法研究;数字化校园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个案研究以及建立数字化校园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机制。通过查文献资料,开展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进行反思总结,确立了理念先行、引导实践;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等数字化校园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实施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趣导学”,“适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释疑解惑”,“适度运用信息技

5、术手段,反馈强化”的策略等等,各方面的研究都达到了一定的成效。【关键词】:数字化 数字化校园 课堂教学有效性一、课题背景学校是教育发展的摇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目标所在。如何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将信息技术科学有效地运用到学校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提高实效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随着校园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大多数教师教学资料的来源处,学习的工具以及交流的平台。然而,由于教师在信息素养和技能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对教学理念认知程度的不同,在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也就存在着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偏差问题,影响时效性。具体表现为:过于注重信息技术使用形

6、式,忽视学科知识的内在规律;过于注重对学习内容的设计,忽视对学习者的分析;过于对整合模式的机械模仿,忽视对整合理念的理解。面对这些实践中的问题,用课题研究来引领全校教师关注和探索如何在“数字化校园”背景下,进一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这一迫切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2。通过对数字化校园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有望打破以教师为中心,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扼杀学生发展空间的封闭型教学模式;改变教师以课件制作、电脑辅助教学即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片面的教学观念。激发教师努力贯穿开放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寻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的最佳切入点,研究教师在教

7、学之中如何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结合自身素质起到主导作用,帮助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现,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中自由发展。二、研究过程(一)概念界定:1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的一个数字空间。“数字化校园”可以起到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率

8、的目的。2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3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专业角度说,就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师生多边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有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3。 (二)理论依据: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它关注学生的

9、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选择和决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提倡给学生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环境和广阔的建构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式地学习。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适当的内容重复,帮助学生记忆知识。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通过信息技术设置情景,让学生便于意义建构。多元智能理论。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关于智力的新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智力是一种能力或一组能力,这种能力或这组能力可以使个体顺利地解决有关问题或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创造时尚产品。多元智力包括这样七种智力:

10、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语言智力、空间智力、人际智力和个人内省智力。除此以外,加德纳认为可能还存在其他的智力,如灵感、直觉、幽默感、创造力、烹调能力、嗅觉,以及综合其他智力的能力等。他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倡导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全新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为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我们的课题研究只有在理论支撑与指引下,才会更有意义和价值。(三)研究目标:实践证明,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能帮助教师获得更多的资

11、源,实现资源共享;能丰富教学手段,改变学习、教学方式,探求新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营造互动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益。本课题研究旨在探索数字化校园环境下,通过信息技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规律、方法和评价体系,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目的。(四)研究内容:1、教师教学观念与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2、数字化校园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3、数字化校园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方法研究。4、数字化校园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个案研究。5、建立数字化校园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机制。(五)研究的方法

12、、过程:1、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由校领导牵头,全校教师协同合作,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边实践边研究,通过学校数字化网络进行教学反思和行为矫正,逐步解决影响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具体问题。 个案研究法:在大量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上,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信息技术整合课教学个案(比较成功的或遇到问题较多的),充分解剖,总结经验和规律,验证理论假设,为行动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反思总结法:根据课堂教学的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这些事实,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继而形成相关的结论,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验证、反思和完善,从而形成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

13、成果。 文献资料法:收集、分析和整理有关数字化校园构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方面的教育理论,通过学习和研究,形成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理性认识。2、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 2014.722014.9)对课题研究方向、重点、可能遇到的困难等诸方面进行充分论证,邀请相关专家讲座,组织骨干教师学习培训,发动全体教师结合各自学科特点积极参与本课题研究。(2)实施阶段( 2014.102015.6)第一阶段(2014.102014.11)查阅相关的理论、文献资料,对已有的课堂教学案例和经验进行总结、梳理和反思;进行教师教学观念与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第二阶段(2014.11

14、2015.12)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研究;进行数字化校园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方法研究和个案研究;建立数字化校园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机制。第三阶段(2015.12015.6)课堂有效教学的课例、案例分析;进行数字化校园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个案研究。3.总结阶段 ( 2015.72015.9):分析、提炼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三、研究的实施(一)数字化校园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实施的原则。1、理念先行、引导实践的原则数字化校园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信息化的途径和手段,也为教师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凸显个性、主动构建新型课堂提供了契机。教师可依据二期

15、课改的精神和新课程理念,改革教学,决战课堂,积极探索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条件,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质疑能力,为学生架设“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桥梁,丰富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2、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原则数字化校园使教师的教学具备了架构在网络和信息技术平台上的可能。我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在学校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培训中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因此,我们以教研组为研讨单位,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探索和应用实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智慧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资源引进自己的课堂,不仅要让课程“趣“起来,课堂“活”起来,方法“多”

16、起来,内容鲜活起来,而且要有效激发学生的个性和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形成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3、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教学是一门永远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不断的探索和长期的实践。网络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达和完善,给了我们深入探索的无限可能,教师可以持续不断进行全新的教学实践研究。信息化可以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通过数字化校园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在教学中实践中逐渐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二)教师教学观念与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课堂教学的实效是每一个学科教师所追求的。没有实效的课堂教学是没有活力的。我们认为在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