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3(人教版):第四单元 单元检测卷二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0720898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3(人教版):第四单元 单元检测卷二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3(人教版):第四单元 单元检测卷二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3(人教版):第四单元 单元检测卷二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3(人教版):第四单元 单元检测卷二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3(人教版):第四单元 单元检测卷二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3(人教版):第四单元 单元检测卷二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3(人教版):第四单元 单元检测卷二 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检测卷二(第三、四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10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以说明()A唐代战争时使用突火枪B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C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D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解析:宋代才出现突火枪,故A项错误;材料中唐末已经出现“发机飞火”,反映了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故B项正确;材料与地理大发现和欧洲无关,故C、D两项错误。答案:B2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

2、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人物的恩惠更大。”对该项发明阐述最准确的是()A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B炸毁了封建骑士阶层C推动工业革命开展 D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解析:“蔡侯”是指东汉时期蔡伦,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了“西方文明整个进程”以及欧洲文化的发展,故D项正确。A是指南针发明的作用。B是火药发明的作用。推动工业革命开展是蒸汽机发明,故C项错误。答案:D3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功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反映的农学思想是()A因地制宜B多种经营 C商品生产 D重农抑商解析:根据材料和结合选项可知,因地制宜是指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与材料“顺应天时,裁量地

3、利,根据规律办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却多”相符合,故A项正确。多种经营指生产活动涉及多个领域,与材料强调因地制宜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农业生产需要因地制宜,没有涉及商品生产,排除C项。重农抑商是指重视商业、抑制农业,与材料强调因地制宜不符,排除D项。答案:A4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中医药方面的知识,于是他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他搜索到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A黄帝内经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D中医药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解析: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4、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答案:A5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进无迹,甲铁皆透”。该科技成就()A由少数民族带到中原B由阿拉伯人传到中国C金朝开始应用于军事D助推了世界文明的转型解析:火药的发明源于炼丹,并非由少数民族带入中原,故A项错误;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唐代后期,故C项错误;火药传入欧洲对推翻中世纪封建统治,实现社会转型起到了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答案:D6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

5、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可以看出()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解析:“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反映了诗经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因此选B项。答案:B7“诗仙”李白的诗狂放炽烈,想象丰富,以激情与浪漫著称;而“诗圣”杜甫的诗则更多表现凝重与沉郁,这主要是因为()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B李白出身地主,杜甫出身农民C李白与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

6、不同D李白和杜甫的艺术创作水平不同解析: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放荡不羁,诗风飘逸、豪迈、浪漫,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长期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中,体味着国破家亡的痛苦,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诗风凝重浑厚、沉郁顿挫,故选C;性格、家庭出身和艺术创作水平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B、D。答案:C8下列宋代词人中,有一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这位推动了宋词突破性发展的词人是()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解析:根据“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

7、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可知该词的风格豪迈奔放,属于豪放派,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故B项正确;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与材料不符,故A、C两项错误;辛弃疾也是豪放派词人,但没有推动宋词突破性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B9“说话”(讲故事)是宋代的文学形式。陆游集剑南诗稿中有载:“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做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这说明宋代文学()A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B集中表现农村生活C内容凸显历史故事 D世俗化的趋势加强解析:“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说明“说话”(讲故事)这种文学形式下移,为广大

8、平民所接受,反映了世俗化的趋势加强,故D项正确。答案:D10南宋陆游曾作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这说明()A农业发展与传统历法结合B文学创作与生活相联系C文学作品呈现贵族化趋势D农业生态环境开始关注解析:材料叙述了鸟鸣与农作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陆游的诗歌,描写了田间农作的景象,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野人无历日”,描写的是普通农夫的生活写照,故C项错误;材料叙述了农民按时劳作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B11从明代开始,小说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在文学史

9、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其主要原因是()A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B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技术条件C科举制度发展到八股取士阶段,诗赋在科考中失去了市场D明末清初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的反映解析:明朝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市民阶层力量壮大,小说属于世俗文学,适应了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故A正确;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并不能解释从明代开始小说发展繁荣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明代小说发展繁荣的主要原因与诗赋是否失去市场没有直接联系,故C错误;明代小说并不是黄宗羲、顾炎武等明末清初思想家反传统思想的反映,故D错误。故选A。答案:A12下面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图

10、,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书写材料发生变化B经济文化交流需要C书法艺术不断发展D文字书写工具不同解析:图片显示出“马”字写法不断演化的过程,体现出由繁到简的过程,适应了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书法演变,与书写材料变化无关,故A项错误;C项属于现象不是原因;书写工具不是书法演变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答案:B13古代一位书法家曾对一种书法形式做如下描述:“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中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与这一描述相符的书法作品是()解析:材料中“兽跂鸟踌,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表明是草书,A项是行书,B项是小

11、篆,C项是草书,D项是楷书。答案:C14历史学家张宪文认为:“以图像展现和解说历史,是历史研究最为有效的方法。”清明上河图(局部)(下图)历来就受到历史学、考据学、建筑学和民俗学等诸学科研究者的重视。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该图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历史的第一手史料B该图史料价值主要在于其历史信息的完整性C图像再现了北宋民俗风情是风俗画研究的唯一史料D诸多研究者对该图研究的角度不同,而结论却一致解析:张择端是北宋人,画的是当时北宋都城汴京商业繁荣场景,属于历史当事人记录的场景,是研究古代城市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故A项正确;该图是局部的,无法提供完整的历史信息,故B项错误;图像再现了北宋民俗风情是

12、风俗画研究的重要史料,但不是唯一史料,故C项错误;研究者对该图研究的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故D项错误。答案:A15陈衡恪曾评价某类中国画:“不但意趣高尚,而且寓书法于画法,使画中更觉不简单。非仅画之范图内用功便可了事,尚须从他种方面研究,始能出色颇占势力,盖其有各种素养、各种学问凑合得来。”下列作品符合其主旨的是()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材料的主旨是这类中国画不仅讲求意趣而且融诗、书、画于一体,此类绘画应属文人山水画。洛神赋图属于人物画,故A项错误;步辇图属于人物画,故B项错误;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故C项错误;墨兰图属于文人山水画,故D项正确。答案:D16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

13、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种表现形式属于()A戏曲 B小说 C说书 D绘画解析:材料讲的是中国京剧程式化、象征性的特点。戏曲是以舞台为依托的艺术形式,演员的活动空间只能是在舞台上,所以这也决定了戏曲的一些特点的出现,所以答案选A项。答案:A17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C张择端的清明

14、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D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解析: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了当时娱乐场所的需要,符合高雅文化“都市化”“市民化”的特征,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符合高雅文化“都市化”“市民化”的特征,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符合高雅文化“都市化”“市民化”的特征,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体现了文人画的特征,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18英国物理学家秦斯说:“物质的基本粒子其运动不像是铁道上平滑走过的火车,而像是田野中跳跃的袋鼠。”该理论()A

15、冲破宗教神学束缚 B揭示宇宙运行规律C颠覆经典力学体系 D深化微观世界认识解析:宗教神学并没有对物质运行的介绍,故A项错误;揭示宇宙运行规律的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而非物质的粒子运动,故B项错误;粒子论与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并没有严重的冲突,更谈不上“颠覆”一说,故C项错误;秦斯对物质粒子运动的描述,显然有利于深化那个时代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故D项正确。答案:D19“上帝创世的奇迹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宗教内部也由此分化为保守的基要派和开明的现代派。”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展B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C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D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解析:宗教改革不反对宗教神学,故A项错误;牛顿力学体系没有否定“上帝创世”,故B项错误;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