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720367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摘录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2.能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3.了解白杨的特点,学习建设者那种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志向和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重点难点1.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并能体会它的写作特点。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4.领会爸爸给孩子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的含意。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3白杨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

2、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戈壁的特点:广大、荒凉、气候恶劣。这一句写出了戈壁怎样的特点?段导读:第1自然段形象概括了大戈壁的特点。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段导读:第2自然段用一个设问句引出白杨树。 重点句解析:拟人,说明铁路沿线有许多白杨树,它们像列队的卫士,挺立在沙漠中,抵挡风沙的袭击,护卫着铁路。同时,也写出了白杨树生命力的顽强。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高大挺秀的身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讲列车在茫茫戈壁上行驶,窗外不时闪过白杨树的身影。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

3、士出神。“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哪有这么大的伞!”“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说:“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从来”一词说明树干挺直是白杨树的天性。这句话写出白杨树生长范围广、适应性强的特点。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从来”一词说明了什么?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

4、枝干。 这个句式有力地体现出白杨树的顽强品格: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着。爸爸看着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树自勉,勉励自己要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强调了孩子们知道得十分有限。照应了第12自然段的“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这一句。这句描写意味深长。“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暗指爸爸;“几棵小树”暗指孩子。“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的意思是:爸爸看到小白杨树可以在边疆茁壮成长,相信自己的儿女在父辈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扎根边疆,在边疆健壮成长,成为建设边疆的有用之才。他想到建设边疆的事业后继有人,心里感到十分欣慰

5、。这句话写出了白杨树什么样的特点?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不管不管总是”这个句式有什么表达作用?第二部分(第412自然段):讲爸爸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特点。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三个“只知道”强调了什么?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

6、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这一句照应前面的哪一句?第三部分(第1315自然段):这是全文的重点,讲爸爸借白杨树表白自己的心。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意?第四部分(第16自然段):讲几棵小白杨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1.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新疆、陷入”等词语。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白杨的图文资料。2.新疆的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文资料。一导入新课1

7、.在祖国的大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古道,还有那茫茫的大戈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长在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2.看课文题目质疑:在新疆处处都可以见到白杨树,它不像柳树那样婀娜多姿,更不像榕树那样浓荫蔽日,只是笔直笔直地向上生长。一排排,一行行,倔强地挺立着。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呢?难道只是为了介绍它吗?让我们一起读课文,解决这个疑问。二三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标出生字、新词,不理解的词用“?”标画出来,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解决不了的,可以提出来请教老师或同学。注意:大戈()壁清晰(x)浑(hn)黄一体抚(f)摸陷(xin)入沉思“疆”字不要丢掉“土”,

8、与“僵”在字形、字义上进行区别。“陷”字右下的笔顺是: 。理解:“浑黄一体”指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出界限。文中指戈壁自然环境恶劣,没山,没水,没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也无法分清。2.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出现的三个问句并用“”画出来。(1)学生找出三个问句后全班交流。(2)课件出示三个问句。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3.默读课文,思考找出的三个问题,看你能不能在文中找到答案,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个记号。(1)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老师巡视、点拨。(2)以四个人为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三初步感知,交流体会1.这三个问题的答案,

9、能从课文中直接找到。(1)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2)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3)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小结显然,全文不只是在向我们介绍白杨树,让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1.导入时,教师可以“什么是大戈壁”提问,学生分别回答之后,教师再综合讲述说明“在这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荒

10、凉大戈壁上,却生长着一棵棵高大的植物”,再以“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2.要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下工夫,以表扬、鼓励为主,让学生比一比谁在课堂上积极开动脑筋。这样能激励学生的好胜心、自尊心,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1.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2.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课件,大戈壁的录像片。一抓住“沉思”一词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白杨这篇课文。请同学们想想“沉思”是什么意思。快速浏览课文,

11、找一找“沉思”这个词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用引号标出来。二抓住“沉思”一词学习课文1.学习爸爸第一次沉思的内容。(1)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爸爸第一次是看到什么而陷入沉思的。(2)课件展示,带学生入境。出示录像片:画面上展示茫茫的大戈壁荒无人烟、飞沙走石的情景。老师讲述:看!这就是车窗外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画面上出现一排挺直的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就在这时,兄妹俩的争论打断了他的沉思。(3)学习课文的

12、第511自然段,分角色朗读。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分角色把兄妹俩的对话读一读。男同学扮演哥哥,女同学扮演妹妹,老师读爸爸说的话和叙述部分。注意要把兄妹俩争论时那种天真、固执的语气读出来。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4)学习课文的第12自然段,细细品读爸爸介绍白杨树特点的三句话。过渡:哥哥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引出爸爸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出示课件:“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提出读书要求:请你自由轻声地读一读这段话,运用“抓关键词品读”的方法,想

13、一想你从每一句话中读懂了什么。学生抓关键词品读这三句话。A.学生品读“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一句后,老师引导学生深入品读“从来”一词,启发学生:你从中读出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指导练读:你能读出白杨树高大挺秀的特点吗?B.学生品读“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一句后,老师进一步引导,启发学生:从这一句话里你又读懂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指导练读:你能把白杨树生命力如此顽强的特点读出来吗?C.学生品读“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一句后,启发学生:从这一句话里你读懂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指导练读:你能读出白杨树坚强不屈的品

14、格吗?完成课堂小练笔: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悟白杨树坚强不屈的特点,下面做一个小练习。风沙刮来,白杨树。雨雪打来,白杨树。面对干旱,白杨树。面对洪水,白杨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5)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抓住三个“只知道”体会爸爸的心。过渡:爸爸的这番话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那爸爸的心到底是怎样的呢?(板书:画出一颗心的图案)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在心形图案上画一个“?”)出示课件: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

15、汽车。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后启发学生: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到新疆去工作。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请把爸爸的经历和白杨树联系起来考虑,谈谈自己的看法。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为什么把他们接到新疆去。你们知道吗?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可他们却不知道新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爸爸为什么要把孩子们带到艰苦的地方去呢?小结:看来,你们都知道了兄妹俩的三个“不知道”,那么,你们是不是已经明白了爸爸的心到底是怎样的了?我们接着往下学。2.学习爸爸第二次沉思的内容。出示课件: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1)鼓励学生针对这段话大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