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规划引导作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0719935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挥规划引导作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发挥规划引导作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发挥规划引导作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发挥规划引导作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发挥规划引导作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挥规划引导作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挥规划引导作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挥规划引导作用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滨州市规划局面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列入国家战略的机遇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转变,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是目前我市面临的重要课题。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市规划局组织力量,进行了认真调研,我们努力从区域宏观视角审视滨州城市发展的思路,从外部发展动力和内部发展要素综合确定城市发展定位,着重对2010年到2012年城市发展目标进行了谋划研究,现将调研报告如下:一、当前中心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城市规模依然偏小,经济实力弱。近几年,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在投资规模上,与前些年纵向比较,实现了投资

2、的空前。但由于滨州撤地建市较晚,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上,与省内周边先进城市、与滨州城市发展实际需要、与广大市民和领导的期望值相比,投资依然不够,历史欠账仍较大,城市大的框架没有拉开,城镇常驻和外来人口少,造成中心城区实力不强的现状。目前,滨州城区建成区面积为78平方公里,虽比2000年增加57平方公里,但与周边其他城市相比,规模相对较小,城市规模经济效应差。近两年,滨州一系列战略决策的科学实施,使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08年,滨州GDP人均比较排名位于全省17城市第8位,自身相比取得了一个巨大飞跃,但从GDP总量排名来看,滨州在全省位于第13位,且主城区二三产业,尤其

3、是现代服务业实力不强,难以带动区域快速发展。(二)城市发展综合承载力及辐射力较差。由于滨州城区首位度低,虽然公路建设这几年有了长足的进展,但由于没有铁路、航空与外界相连,造成与周边大城市关联和其他城市相比较弱,对接受大城市辐射的承载能力较差,加上滨州黄河以南邹平、博兴两县县域经济发展较快,城市经济社会综合实力较强,相对于强大的县域来说,滨州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极其有限,造成“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同时由于主城区现代服务业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不高,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功能还不太完善,造成主城区城市发展综合承载能力及辐射能力相对较差。(三)城镇体系不尽合理。目前,由于规划编制经费投入的相对不足,滨州以市域

4、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以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基础、控制性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为主体、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专业专项规划为保障的规划体系尚不够完善,加上市域二、三级城镇规划滞后,建设资金短缺,造成城镇规模小,经济实力弱。除县城和个别小城镇外,绝大多数小城镇,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广场、公园、公厕、停车场、文体娱乐活动场所等公用设施规划建设严重不足,绿化、美化、亮化工作也未跟上。加上城镇体系布局不够科学、土地利用不够集约、面貌特色不够突出,“新型社区”规划建设有待进一步引导调控,造成了城镇化质量偏低,同时小城镇建设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布局不合理,重点不突出,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四)生态环

5、境脆弱。目前,滨州产业发展阶段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由于资源开放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农业现代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业发展较为落后等原因,造成了生态与环境保护薄弱。主要表现:环境容量小,随着水资源的开发,目前滨州境内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水环境容量较低;土地利用率低;由于长期的能源结构不合理,煤炭消耗比重过大,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有待提高;城区污染治理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环境质量的要求;河流污染严重,市控河流仍受到污染。只有进一步加快生态环境的整治改善工作,才能达到经济、环境、社会三者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五)城市特色不突出。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最具魅力、最有生命力的标志,是城市自

6、然环境、历史传统、现代风情、精神文化、建筑风格、经济发展等诸多要素的综合表征。滨州主城区有滨临黄河的先天禀赋,但目前,主城区虽利用黄河水形成了几个大型的水面,但四环之环城水系,尚未实现全程贯通,景观效果还不理想。在生态园林城市环境建设上,主城区绿化文章还要进一步做足做活,“水在城中、城在绿中、水景相融、水绿环绕”、“河湖相依、湖泊环绕”的城市生态环境体系的形成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主城区的特色尚不够鲜明,吸引力还不够强。与“济南”的“泉城”、“青岛”的“奥帆之都”、“潍坊”的“世界风筝之都”、 “泰安”的“五岳之尊”、“聊城”的“江北水城”相比,滨州在国内外尚未形成一张叫的响

7、的城市名片。二、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思路(一)正确认识自身发展优势。滨州撤地建市较晚,目前在国内外知名度不高,但近两年滨州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成为山东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滨州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1.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目前,滨州市多种生态系统和生态单元保存完好,各种生态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物质循环、能量循环较复杂,自然生态环境相对完整,生态建设中可利用土地多,这就从整体上保证了生态抗干扰力较强,加上近几年“四环五海、生态滨州”规划建设不断推进,使滨州水域面积不断增加。目前,市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36.99%、31.1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9平方米,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这就从

8、根本上为我市继续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环境保障。2.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尽管滨州城市化发展低点起步,但由于各级政府和领导对规划建设工作重视程度的前所未有,城乡规划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的前所未有,各项重点项目推进速度的前所未有,使滨州城市化水平加速发展。目前“一个中心-一个龙头-南北城市带”组团式、连带型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四环五海”工程(即环城公路、环城水系、环城绿化带、环城风景带和东、西、南、北、中五座平原水库)顺利完工,集园林与湖水于一色,融产业、生态、文化为一体,初现“四环相连”、“五海”呼应、72湖点缀的生态城市特色。截至2008年,市城区建成区人口55.2万,城市化水平49.5%,比2

9、000年提高16.3个百分点。城市道路长度、路灯盏数、绿化覆盖面积分别达到494公里、19810盏、3154公顷,是2000年的5.1倍、8.2倍和4.4倍。城市集中供热从无到有,供热面积达421万平方米,管网长度149公里。3.交通区位优越。滨州是连接苏、鲁、京、津的重要交通枢纽,205国道纵贯南北,220国道横穿东西,成为华东、华北各省市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胶济铁路干线自滨州南部通过,支线深入本市腹地,济青高速公路与滨博高速公路构成了本市高等级公路框架,地方公路四通八达,形成了三纵三横一环的公路交通网。从滨州驱车1小时可到济南空港,3小时抵达港城青岛,当日往返首都北京。作为国家级交通运输主

10、枢纽的重要节点,总建筑面积21.3万滨州客运总站目前已建设完成。规划建设的国家黄大铁路、德龙铁路、胶济铁路、滨港铁路将在滨州市区北部交汇;长深、荣乌、滨德、济青高速在滨州通过,按照规划还将建设沿海高速。随着环渤海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滨州将成为区域网络的重要节点地区,将发挥着“沟通南北、承接东西”的枢纽作用,而且枢纽地位和作用将随着产业转移、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增强。4.生态宜居城区已见雏形。近两年,滨州以争创“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争创“省级园林城市”和承办“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有关赛事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科学引导和调控作用,城市框架有序扩展,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中

11、村和旧城改造进程全面加快,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区拆违透绿、拆旧建绿中,坚持以规划为先导,规划建成了68处景区公园、景点广场、街头绿地,已有规划准备建设的还有10余处,打造生态园林型宜居城市成效显著。5.城市建设土地等资源充足,发展前景广阔。城区坐落于滨州腹地,版图面积933平方公里,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通讯、信息中心,是鲁北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集散地。土地为平原,基本全部可以用于建设,并且由于濒临黄河、淡水资源也比较丰富,为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供坚强的物质基础。(二)重新审视,科学确定滨州发展战略定位。目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成国家战略,以面向日韩开拓

12、国际市场、拓展广大西部内陆腹地为目标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发展新蓝图已经确定。滨州市作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主战场之一,作为山东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区位优越,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应对2010年建成的德龙烟铁路,与德州打造客货快速交通,加强同城化的快速交通体系的建设,在区域空间格局中,以地域空间上的东营滨州城镇组群建设为契机,打造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环渤海地区重要节点城市及鲁北工商业中心。三、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措施(一)“两轴、三带、多中心”,构建科学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形成“两轴(博滨沾城市带和惠阳无城市带)三带(北部环渤海发展带、中部沿黄河发展带和南部济青发展带)多中心”的市域空间战略发

13、展格局,为中心城市的发展提供外部支撑。通过海陆统筹、重点带动,充分利用滨州市南北产业差异、互补的特点,以北部发展区、中部发展区、南部发展区三个区域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带动县区域经济进一步集聚发展,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南北协调发展。北部发展区以北海新区的开发建设为先导,大力发展临海产业和物流业,积极保护贝壳堤岛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生态敏感区。北海新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面向环渤海,依托济南都市圈,努力将北海新区建设成为济南都市圈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鲁北商贸物流中心和滨水生态宜居新城。中部发展区优化中心城,积极推进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

14、,完善现有的“四环五海”等系统工程,拓展“三河湖”片区,建设滨州市域另一生态绿心和旅游度假区。南部发展区城镇规划建设进一步优化,更注重城市建设质量的提高,外来文化与地方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南部特有的“创业文化”、“开拓文化”。 (二)“东优、西延、南跨、北拓”,构建合理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中心城市以“四环五海”为框架,突出“36桥、72湖”的城市景观,构建大空间、大水面、大绿地的生态特色,按照“东优、西延、南跨、北拓”的规划建设思路,拓展城市空间,城市夹河而建,南跨黄河到小营南(大南环路),北拓到永莘路(大北环路),向西延伸至沙河及里则办事处,东部城区则优化布局,整合功能,未来城市总体形成“四

15、片”组团式的城市发展格局,加速各区建设与融合,搭起生态园林型城市大框架,逐步建设成为功能齐全、分工明确、特色鲜明的组团式生态园林城市。“四片”,即:东城区、西城区、南城区、北城区。东城区(渤海五路以东包括梁才办事处)为整个城市的东翼,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建设行政区、加工制造业区和仓储物流区,加快配套规划和开发建设,形成“两片一轴”(“两片”即滨城区公共服务中心、白鹭湖周边;“一轴”即黄河十五路)的东部新城发展新格局。在东区的的南部老城部分大力发展化工、纺织、印染等工业,加快滨州铁路客货站等物流商贸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仓贮物流运输业。整合城市功能,加快环境综合整治和旧村改造,全面改善面貌,提

16、升品位。南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包括小营和旧镇办事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新材料及应用、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环境保护、海洋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西城区(包括新区及经济开发区)着力建设行政办公、金融、文化、现代工业、物流区,加快建设市民活动中心、中海风景区及蒲湖风景区配套完善。北城区(包括滨北办事处及三河湖镇)重点建设传统加工业区、城郊观光旅游业和生态度假区。总体按照东西融合、南北拓展的空间发展战略,实现四大片区组团发展,通过拉大城市框架、优化城市布局,扩大城区规模,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构筑南北互通、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大框架,形成富有特色、功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组团式城市大格局。(三)“一桥、七轴”,搭起城市建设大框架。按照城市发展长远规划,积极推进滨州港、滨港铁路、德龙烟铁路、疏港公路、环渤海公路、济滨轻轨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改善城市外部交通环境。加快城区断头路及旧城道路的改造,延长主干线路,完善路网,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