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719855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广州市南沙区金洲小学王运仪【教材简析】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本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林海音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去看一个孩子童年的侧影。课文围绕“骆驼队”,写了四件童年趣事,随着作者的娓娓道来,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不舍之情。学习这篇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关于“骆驼队”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已掌握一些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但对于抓重点词句领悟含义深

2、刻的句子还有待加强。对于课文的一些表达方法有初步的了解,但不太熟悉,所以难以在习作中学以致用。【设计理念】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在于通过读书、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同时丰富语言积累。因此,教学初始,从城南旧事这本书的写作背景入手,了解林海音,了解北平,进入感伤而又温暖的情境,营造情感的基调;同时,我利用课文中的重点句段进行品读,抓关键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特别是抓住第一件童年趣事“学咀嚼”,体会作者仔细观察,描写生动的妙处。再跳跃式的品读15自然段,领悟叙事抒情的写作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练笔,做到读写结合。【课时安排】2课

3、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的生字。学写“嚼”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3、学习第一件童年趣事,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在习得写法的基础上进行仿写。【教学重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关于“骆驼队”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本课的资料及作者林海音的资料。并完成预习。2、教师完成课件制作。【教学过程】一、走近林海音,初解课题。1、师:同学们,今天王老师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城南旧事。谁看过这本书?可以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出示资料

4、袋,教师相机补充)2、师:书描绘的是20世纪20年代,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当时北京又叫北平,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现在是一样的吗?让我们穿越时光来到当年的北京城。(播放课件)3、师:我们今天学习的新课冬阳童年骆驼队,就发生在这样的北京城。你看,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题目的三个词语中间有两个间隔符号。)(老师边读边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温暖的太阳;皑皑的白雪;一群骆驼;一群孩子)可以把这样零碎的画面连起来吗?二、整体感知,历数童年事。1、自由读文,了解往事。师:这一群孩子中,或许就有文章的作者林海音,刚才我们想到的画面,也是林海音

5、无数次在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正如她所说的: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作者的哪些童年往事又重临于“我”的心头呢?请看我们的小组学习要求。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小组内,选择一种读书方式,通读全文,然后交流“预习单”的第二、三题。2、小组内检查预习,交流分享。3、检查生字读音。4、汇报、交流课文写了哪几件童年往事?(板书)(1)学咀嚼。相机指导学生区分文中两个“嚼”字的不同读音。并指导书写。师:“嚼”字在文章中有两个读音。(ju、jio出示两个语境,让学生对比读)“嚼”字也不好写,请看老师范写一个?(范写后,学生在书本生字旁仿写一个)(2)谈驼铃。(3)想剪毛。

6、(4)问去向。三、深深体味,解读林海音。1、师:从这些往事中,我们能读到一个怎样的小英子呢?让我们深入往事,解读林海音吧!来看我们的学习要求。出示: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认真阅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批注,可以标注自己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写下自己读时的感受。(学生自学,自学完小组内交流。)2、师: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读书感受?(学生汇报时)课件出示: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预设:“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7、”写到了骆驼的样子脸丑、牙长、态度安静师相机问:在这句子中,你有否发现作者的描写很特别?(排比式的描写)这样的描写你觉得怎样?(可以让学生删去“那样”试读一下。)(把骆驼丑的样子,写得更生动了。)“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写到了骆驼咀嚼的特点磨来磨去、冒、沾(“磨来磨去”,不仅写出了骆驼咀嚼的动作,你还从这个词中,体会出什么?)师相机问:小英子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骆驼咀嚼的?(牙鼻孔胡须)师小结:哦!说明她观察得既认真,又有条理。“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中“呆了”表现“我”看得仔细、入神。师相机问:“呆”“也动起来”这些词语,你

8、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你能读出这样天真可爱的小傻孩吗?师:想看看这样天真可爱的小英子吗?想看看骆驼是怎么咀嚼的吗?(想)(播放骆驼咀嚼的样子视频)师:骆驼咀嚼就是这么平常的小事,但在作者的笔下却如此生动,你知道为什么吗?预设:学生1:作者看得入神,所以学生2:看得认真,所以师结:是啊!正是因为作者观察得仔细,描写得生动,所以骆驼咀嚼才这么真真切切地跃然纸上。小英子的牙齿才会不由自主地动起来。3、解读林海音,体会作者情感。师引导:作者在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42岁了,你觉得她在写下这段往事的时候,还会去学骆驼咀嚼吗?(不会)因为那样的好奇、傻气只属于孩子。正如作者在文章的15自然段所说的那样(出

9、示,学生读)课件出示: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师:从这段话的描写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预设:对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之情(板书:深深怀念)师结:这种通过一件件小事,来抒发作者情感的写作手法是“叙事抒情”。(板书:叙事抒情)四、学以致用,小练笔。1、师:林海音仔细地观察,生动地描写,借助叙事抒情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一幅童年趣事图,那深深的眷恋之情显而易见。下面我们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来观察、描写。师:请看这幅

10、图,医生要给虎子打预防针了,你看,他生自由发言师:请同学们根据图画想象仿照作者的写法把场景写生动。如果能用上叙事抒情写出自己观后的感想,那更好了!2、生开始练笔。3、个别汇报。4、师小结五、情感升华,总结全文。1、歌曲童年响起。师总结:无论是林海音的童年,还是我们正在经历的童年,回想起童年多姿多彩的故事,每个人脸上都会露出一抹甜甜的笑,因为童真,因为幼稚,更因为它匆匆易逝。让我们以淡淡的伤感、深深的怀念再读一读这段话。2、出示: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3、布置作业:修改小练笔。【板书设计】6、冬阳童年骆驼队学咀嚼谈驼铃深深怀念想剪毛问去向叙事 抒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