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刷子李》3课时学写侧面描写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719425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刷子李》3课时学写侧面描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刷子李》3课时学写侧面描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刷子李》3课时学写侧面描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刷子李》3课时学写侧面描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刷子李》3课时学写侧面描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刷子李》3课时学写侧面描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刷子李3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刷子李等课文,学习侧面描写。2、 试着用学的方法,练习写一写侧面描写。教学难点:学生练习写侧面描写教学过程:1.喜欢读小说吗?(生:喜欢。)请读读这篇小说,投影出示改编后的刷子李。这是七单元第23课刷子李,真的是23课吗?2.请你翻开书读读我们语文书中的刷子李,你发现有何不同?(生:少了一些文字,少了什么你说说。少了描写曹小三的部分),出示删去部分。3.对比两篇刷子李,你更喜欢读哪一篇?为什么?(生1:我更喜欢读第二篇,因为我们的课文读起来更有吸引力。生2:删去的部分也突出了刷子李高超的技艺),师:删去的部分是在写谁?(曹小三)明明在写曹小三,你为什么

2、读出了小说是在告诉我们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呢?(第一篇只是直接描写正面描写来突出刷子李技艺高超,而写曹小三是侧面描写来突出刷子李技艺高超,看来你是读懂了这篇小说)师:是呀,通过写曹小三来刻画刷子李技艺高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侧面描写。(出示第一篇小说)师:这篇小说直接给我们介绍的刷子李,就是我们常说的正面描写。同学们,在两篇小说的对比读中,我们发现了“曹小三”这部分的侧面描写不能删去,因为有了侧面描写,小说才更加曲折了!那作家冯骥才是怎样通过侧面描写,突出了刷子李技艺高超这个特点的?4.首先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我们平时写人物时,要抓住人物的那些特点呢?生: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通过一件事)我

3、们一起来看看这段文字,(出示曹小三部分)5. 请大家读读曹小三的这部分文字。抓住什么来写的?(心理描写),那曹小三儿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引导学生梳理曹小三心理活动变化的词语,连成一个心理折线图。)根据折线图,回顾描写内容。体会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我们的心也随着曹小三的心理变化“一波三折”,故事因此而变得曲折啦!可以再读读。6.小结:像这样在正面描写中,加进适当的侧面描写,故事会变得曲折,我们读起来也更有趣。再读读这部分内容。(生齐读)7.同学们,这篇小说里的侧面描写抓住曹小三的什么来写的?心理活动,哦,侧面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请你读读下面这些语言,一边读一边想,侧面描写还可

4、以写那些内容呢?(1) 出示画家与牧童摘选段落“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镇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这段文字中的侧面描写是(很多旁观者的语言)想告诉我们:戴嵩的画技高超。师:看来,侧面描写还可以写他人的语言。(2) 出示桥片断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又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段文字中的侧面描写是(人们惊慌奔跑的动作,

5、侧面写出了老汉的镇定。)师:看来,侧面描写还可以写他人的动作。(3) 出示桥片断1.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5.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段文字中的侧面描写是(环境描写,从侧面刻画老汉临危不惧,从容镇定的形象。)师:看来,侧面描写还可以写环境。是呀,侧面描写可以写心理活动,可以写语言,可以写动作,还可以写环境今天我们来试着在正面描写中加上侧面描写。敢挑战吗?8. 出示图片,让学生一试身手。这是一段关于风雨中的车夫的正面描写,现在,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如果我们需要突出车夫前行的艰难,那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只见他皱着眉头,咬紧下唇,弓着背脊,在风雨中艰难地跋涉。脚下生锈的踏板。发出刺耳的嘎吱声,那破旧不堪的衣衫,那的手臂青筋突起的手臂,那因过度用力而扭曲的脖颈,全都浸湿,在雨帘中与汗水混成一片。9.根据板书小结:同学们,我们在刻画人物时,可以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这是我们常用的正面描写。我们还可以在正面描写中加上点侧面描写,写写其他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会让文章锦上添花,让读者更喜欢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