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第二课时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719387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第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第二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第二课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名称18 将相和(第二课时)学段第三学段学科语文年级五册别五下单元(章节)五授课时数2设计者黄学茹所属单位石嘴山市育才学校教学内容分析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故事重点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物形象。蔺相如在文中是个熠熠生辉的人物,他有勇有谋,顾全大局,唇如枪、舌如剑。在关键时候,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性命来

2、逼秦王。当与廉颇产生矛盾时,主动避让,言辞恳切。课文对廉颇的刻画较蔺相如而言,虽着墨较少,但廉颇作为一员武将的形象,也显得十分鲜明。他威震朝野,秦王也惧他几分,知道他屯兵边界则不敢妄动。他耿直畅快,当蔺相如的职位比他高时,他毫不遮掩地表达了自己的怨气。他勇于改过,一员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其精神令人敬佩。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可指导学生重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目的。教学目标1学习“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两个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理清故事脉络,体会三个

3、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2品悟“蔺相如、廉颇”的形象,体会他们的爱国思想和各自的美好品质。学情分析本篇课文故事性强,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因年代久远,内在关系复杂,学生学习时,还是有一些疑问,因此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课后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项 目内容教学策略选择教学重点品悟“蔺相如、廉颇”的形象,体会他们的爱国思想和各自的美好品质。通过讲、读、议的方式,了解故事内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理清故

4、事脉络,体会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读、议结合,学生阅读领悟与教师讲解相结合。教学环境设计能支持展台和投影播放的多媒体教室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 得 结 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

5、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板书设计 情节 品质 完璧归赵 侮辱赵王要挟鼓瑟不畏强暴 渑池之会 针锋相对强逼击缶 机智勇敢 将相和 再立大功被封上卿 廉颇不服想要羞辱顾全大局 负荆请罪处处回避忍辱退让负荆请罪将相和好知错就改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1引导学生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精读每个小故事,深入研究每个小故事涉及的有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评价故事的主要人物,并适度总结、拓展。2给三个故事加小标题,并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这既能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6、,从而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至于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只要学生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不要要求过高。3感受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时,可采用读、议、辩、演等有机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及设计意图教学媒体(资源)一、复习回顾梳理板书1 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学生交流,教师总结: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相机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2 用了怎样的方法学习第一个小故事完璧归赵?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总结和板书关键词:先弄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也就是情节(板书:情节),然后抓住重点句子

7、来体会人物的品质(板书:品质),并有感情地朗读。【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整体把握。“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要求:随着学生阅读经验的积累,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重点应放在整体理解上,具体包括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把握主旨等要点。】课件出示将相和课题及背景。二、品读课文感悟人物(一)学习第二个故事,品悟人物1 下面我们就用自己总结的方法来学习第二个故事。2 课件出示问题:(1)自由读第二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品味人物的性格特点。3指生交流,教师总结并相机板书:起因:侮辱赵王要挟鼓瑟经过:针锋相对强逼击缶结果:再立大功被封上卿4

8、 从哪些句子我们可以体会到蔺相如的机智与勇敢? 预设学生交流内容: “请您为赵王击缶。”和“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勇敢、机智)他走到秦王面前,逼秦王为赵王击缶,叫人记录下来。(机智) 5课件出示课后第三题,思考: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预设学生讨论、交流一:因为秦王让赵王为他击缶,并且让人记录下来,这实际上是秦王侮辱赵王,贬低了赵国的地位,所以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逼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预设学生讨论、交流二:秦王击缶后,

9、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廉颇大将军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秦王只好放赵王回去。这里说明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连强大的秦国也不敢对赵国怎样。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以边想象边做动作边感情朗读。(2) 学习第三个故事,品悟人物 导语: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被赵王封为上卿,是当之无愧的。可廉颇却很不服气,认为蔺相如只是靠一张嘴上去的,而且职位还在自己之上,于是将相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个小故事。仍然按先厘清情节再品悟人物最后感情朗读的方法。1 课件出示问题:(1)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画出人物的

10、言行,体会人物性格。2指生交流,教师总结并相机板书:起因:廉颇不服想要羞辱经过:处处回避忍辱退让结果:负荆请罪将相和好3从你划出的人物的言行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学生讨论、交流一:课件逐句出示廉颇说的话并体悟人物特点。(1)“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感觉这廉将军傲气十足,居功自傲,很神气。(2)“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对蔺相如看不起,不屑一顾。(3)“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能看出廉颇将军是一个耿直畅快、豪爽、率直,性子直的人。导语:有一个词叫“言为心声”,意思是通过听一个人说的话你就可以知道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是个怎样的人。听了廉

11、将军这短短的三句话,仿佛看到廉将军就在眼前。再一起来看看蔺相如是怎样说怎样做的。预设学生讨论、交流二:课件逐句出示描述蔺相如的话并体悟人物品质。(1)“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表现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2)“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设计意图:分析与概括能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运用到的两种能力。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学生对一篇课文学习的过程,要经历概括分析再概括的过程。

12、分析人物形象特点,是高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这篇课文在分析时,采用了品读第一故事,总结学法,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品读分析第二、三个故事,学生运用总结的学法,从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分析蔺相如、廉颇这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分析学习全文。学生学会了分析与概括,思维就会更加敏捷,其口头表达,书面表达也相应的就会更加流畅。】课件出示“渑池之会”课题及背景。课件出示问题。课件出示问题。课件出示问题。课件分别出示廉颇说的话。课件分别出示描述蔺相如的话。三、解疑答惑巩固延伸1解答书上95页课后第一题: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学生喜欢谁可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

13、说明理由。2 解答书上95页课后第二题,思考: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交流出因果联系;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设计意图:首先,依托文本,以课后题为依据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认知,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对教材和人物的个性化理解,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呵护和尊重学生对文本或人物独特的理解与看法。其次通过抓住一个知识点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恰当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脉络,概括全文内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课件出示第一题内容。课件出示第二题内容。四、悟将相之和品名著魅力同学们,来看60页的插图(课件同时出示),廉颇与蔺相如共同的爱国情怀成就了一段“

14、将相和”的佳话。画面定格在“负荆请罪”这个历史瞬间,我们不妨化静为动,在脑海中想象一下两人见面会是怎样的情景,他们会说些什么。自己想一想,可以写一写,再指名说一说。好了,同学们,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这段故事,能够流传千古,除了因为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还因为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意义,我读完以后最大的感触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负荆。这就是将相和的故事。【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我们要有意识地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交融,促进读写结合,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若没有凝结成文字,过不了多久就会消解淡化,捕捉这种情感的蓄积点,及时练笔,能将这种情感、感悟积淀下来,久而久之就能凝结成学生的思想,化成言语实践的能力。因此,在入情入境中,沿着文本的价值方向,进行表达训练,能将学生融入文本角色中,将个性化的感悟流淌笔尖,在生长言语的同时释放自己的情感,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的目的。】 课件出示阅读思考要求。 五、布置作业1 复述故事。2 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