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课堂实录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719379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课堂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课堂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课堂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课堂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课堂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课堂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课堂实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推拉拽顶、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粗”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和胖墩儿两个人物形象。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4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小嘎子和胖墩儿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三、课前准备课件,布置学生查阅与本文相关的资料、观看相关的影视片。四、教学过程一、紧扣主题,复习导入。1、这学期,我们认识了不少作家笔下的人物。比如:舍己为人的老班长。还有谁呢?

2、【课件出示填空:()的诸葛亮()的()】指名回答。他们都有鲜明的个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走进第七单元,我们将要认识一组名著中的人物。怎样学习呢?请看导读【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指名朗读。这节课,我们就按导读提示来认识两个新朋友:板书:小嘎子和胖墩儿。2、根据预习,说说课文写了他们的什么事?【指答,板书补充完成课题比赛摔跤。】齐读: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3、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1:我想知道小嘎子和胖墩儿是怎么比赛摔跤的?生2:比赛的结果又如何?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小结过渡:会提问的孩子会思考,带着这些疑问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导语:在刚才读的过程中有些生字词老师想提醒同学们读好。【课件出示】三抓两挠 推拉拽顶 合了裆 扳不动 别住了 猴儿似的 鹐架似的 走马灯似的 精神抖擞 膀大腰粗 手疾眼快 胖墩儿 单褂儿 虎势儿 牛劲儿 师:这些词语,有什么发现?生1:第一二组是描写动作词语。第三组是比喻的词语,而且是动词前的修饰语。生2:第四组是描写神态外貌,第五组是儿化词语。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三)精读课文,感悟特点小结过渡:你们字词读得真好,掌声喝彩!快把它们带入课文中理解吧!1、师: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把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句子划下来,圈出重点词语想一想,你似乎看到了一个怎样的

4、小嘎子,一个怎样的胖墩儿?2、集体交流议嘎子: (1)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心理) 师:我一起来交流下,你找到的句子,如何理解。生1:我通过查字典知道手疾眼快的意思是动作迅速,眼光敏捷。形容机警敏捷。出自吴承恩西游记“原来悟空手疾眼快” (板书:机警敏捷)生2:我从“从不”体会到他不跟人硬碰硬.师: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嘎子? (板书:富有心计) 师:同个句子可以有不同的见解。怎样读才能把嘎子的这种特点读出来呢?感情朗读(2)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动作)师:这一句虽然写的是俩人,但也包括嘎子,什

5、么词语体现了嘎子的特点?“虎势儿一站”什么意思?指名说 “虎势儿”中的虎就是“老虎”,“老虎给你们一种怎样的感觉?一起读“虎势儿”这个词,读出老虎的勇猛,把这种虎气生威,咄咄逼人的气势读出来, “虎势儿一站”,站出了一个怎样的嘎子?生:气势逼人(板书:气势逼人)此时此刻,小嘎子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生1:他在想:我先得在气势上压住他,所以我要站得勇猛些。生2:他在想:我不能跟胖墩来硬的,我得智取。生3:他在想:哼,想赢我的枪,没门。等着瞧!谁能把你的体会放到句子里来读一读,让我们感受感受这种威风与气势?感情朗读:指名读,大家一起读,读出威风凛凛的感觉。(3)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

6、,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动作、心理) “猴儿似的蹦来蹦去”你体会到了什么?如果把“猴儿似的”去掉怎样?对比,哪个好?为什么?(动词前)生:原来的好,去掉了的话体现不出嘎子“蹦”得速度快,轻巧,动作敏捷,更能体现他在使巧招。师:你很有见解,动词前加修饰语使动作更能透视人物的心理!扬长避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嘎子?你能把他的有心计读出来吗?(4)比赛的结果究竟怎样?指名读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心理)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嘎子?(沉不住气)他想取胜

7、的心情太迫切了,所以使用了最后一招钩,这一钩,钩掉了什么?交流:钩掉了胜利的希望、打赌的手枪、机警敏捷、气势逼人、富有心计从这一钩上,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嘎子?(板书:求胜心切)3、要是换在平日里,机警敏捷、富有心计的小嘎子早就获胜了,可今天他的对手是谁?胖墩儿有什么特点呢?刚才我们通过什么方法认识了嘎子?生:读啊,在读中领悟嘎子的特点。生:抓住关键句子词语如:猴儿似的蹦等方法认识嘎子。我发现主要是动作描写的词语。出示幻灯片-学法小结师:请同学们运用同样的方法,找出描写胖墩儿的语句,想想他是个怎样的人。指读交流议胖墩:(幻灯七)(1)“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几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

8、着腰说, “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动作、语言)生:我从这句话中看到了一个胸有成竹的嘎子。(板书:胸有成竹)感情朗读(2)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动作)我们一起读一读,什么是惯手?(经常干这行)从哪里可看出胖墩儿是摔跤的惯手?(:塌、合、鼓)学生示范他的动作。师:看老师这样属不属于“塌”着腰。生:不属于。师:为什么?生:踏着腰说明马步扎得稳稳地。师:给“塌”组词。生:倒塌。师:一般指什么倒塌?生:房子。师:力量很大。从这三个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胖墩儿?(板书:沉稳老练)谁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感情朗读胖墩儿如此稳如泰山,真是难以对付

9、啊!(3)出示: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搬不动他。哪些词语体现出他是个身强力壮,厉害的对手?(膀大腰粗:身体强壮;一身牛劲儿:力大如牛;推拉拽顶:一个词描写了哪几个动作?说明各种招术在胖墩儿面前都失灵了)谁来读一读,把胖墩儿的实力读出来?感情朗读师:如果是你摔跤,面对如此有实力的对手,你会怎么想?生1:使巧招。生2: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师:可文中的嘎子放弃了吗?胖墩儿真厉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生3:(侧面描写,衬托嘎子求胜心切的特点)4、那么精彩的摔跤比赛,那么鲜明的人物特点,作者究竟主要抓住了人物的什么来进行描写呢?生:(主要是动作描写,还有语言和心理描写)板书:动作

10、 心理 语言 特点师:这些描写方法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预设:生1:运用这样的方法,就使读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动作,听到人物说的话,整个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难怪老舍爷爷说,只有描写行为,人物才能站起来。老舍5、精妙的人物描写,让小嘎子和胖墩儿犹在眼前让我们把小嘎子和胖墩儿请上台来,让他们把当时的情景重现出来。出示填空:精彩的摔跤比赛开始了,俩人各自虎势儿一( 站 ),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围着胖墩儿猴儿似的(蹦来蹦去 )。胖墩儿( 塌)着腰,( 合 )了裆,( 鼓 )着眼珠子。两个人揪在一起,嘎子( 推拉拽顶 ),硬是扳不动他。小嘎子刚想用脚去(钩 )他的腿,结果被胖墩儿

11、一推,摔了个仰面朝天。请一位学生口头读,两人根据同学提示表演,其他同学当评委。注意看他们动作做到位了没?指名评价表演,怎样表现出了小嘎子的性格特点。现场采访。师:他们俩演得怎样?生1:摔跤动作基本做到了,但我发现两人站得有点轻巧,没老虎那气势。师:会观察,有导演的潜质。生:我从课本里发现嘎子最后一招“钩”根本没使出来,他只是刚想用。师:多细心的孩子啊!(四)仿写片断,学习写法(幻灯九)1小嘎子这么争强好胜,第一次失败后岂肯善罢甘休,他提出三局二胜,请看课件:请你运用课文的写法,用三五句话写写他们的第二次摔跤吧!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还可兼用语言、心理的描写,写出人物的特点。2交流反馈,请生点评。

12、对比学生和原著。师:看你们认真的样子,老师也想看看你们笔下的第二场摔跤。好!你,生读投影。师:谁来说他写的怎样?生:动词用得不丰富,动作写不具体。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棒啊!老师要请大家看小兵张嘎这本书的第二次摔跤片段。跟自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他写得怎样?生1:他还写出了两人各自的心理,很生动写出了他们的特点。生2:他动词用得很丰富,用15个动词,很有顺序,还加上了修饰语,比如:那个一咬到最后“兴奋地跳”。可见他富有心计,争强好胜。生:比如:帮他改改生:那个动词前加修饰就更生动了,比如:(五)课外拓展,布置作业。小说中,第二次摔跤,小嘎子靠咬人这一不光彩的动作取得了胜利,可这正表现了他的淘气、顽

13、皮、嘎气十足 。老师想告诉大家的是,一个人的性格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而是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完善的。调皮捣蛋的小嘎子就是这样,他后来在区队长、老钟叔、奶奶的引导帮助下最终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八路军战士。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去阅读作家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或收看影视剧小兵张嘎,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 和小主人公成为真正的朋友!板书:小嘎(g)子和胖墩(dn)儿比赛摔跤 机警敏捷 胸有成竹富有心计 沉稳老练气势逼人 身强力壮求胜心切 动作 心理 语言附:原小说片段:第二次摔跤“哈!手枪归我啦!” 小胖家伙直朝门墩跑去。“慢着!”小嘎子脑门上哄哄冒火,又羞又急,“咱们是三盘两胜,倒一回就归你啦?还有两

14、盘呢!” “又三盘两胜啦,你可真会耍赖!好,三盘就三盘!”小胖墩儿挺挺胳膊,乘着一股盛气,又骑马式当中一站。满头燥热的小嘎子,等不得他站稳,奇袭似地窜上去就是一腿,把小胖墩儿扫了个趔趄(li一qie),可是没有倒。小嘎子紧接又一扑,搂住脖子就按。不料小胖墩儿一哈腰,抓住了他的两肋。小嘎子按了两下没按动,忽觉下半身发起飘来。急撒开脖子去救肋下,却只落得揪住了对方的胳膊,脚下接连又打了两个悬空。“手枪啊手枪!”险险乎就要不保!小嘎子这回真急了。他两眼一转,照对方肩膀上就咬了一口,只听“哎哟”一声,就在小胖墩儿一闪身的工夫,小嘎子顺水推舟,一个绊子把他扔倒了。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课前简介一、教学内

15、容人物描写一组是第七单元作家笔下的人专题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是人物描写一组中第一个片段,选自作家徐光耀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题目为编者所加。这个片段主要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议摔跤,在摔跤的过程中,他时时处处想使巧招,结果反被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塑造了小嘎子和胖墩儿这两个鲜活的儿童形象。片段中动词的准确运用兼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使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跃然纸上,堪称人物描写的经典之作。二、教学理念1、教学应紧密联系生活。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只是一个片段,对人物的感知和原著相比,是零碎的,不完整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与学生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现在的学生较少参加摔跤比赛,此类经验近乎于零。而要突破这一局限,则需要借助生活资源这一源头活水,不管是老电影还是新翻拍的连续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