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706286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库尔勒市第二小学 龙兰一、教材分析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 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教学这首诗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

2、感情。二、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三、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收集有关送别诗。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同学们,有一位诗人,他的诗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你们知道是谁吗?2、你对王维了解多少?你说。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诗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还能背出来吗?一起试一试。3、这首诗是王维17岁的时候离开家乡在古都长安所做的,他不仅才华横溢,就对人生之间的

3、离情别处理解的如此的深刻2、 合作探究,披文入情(一)解诗题,知作者 1、今天啊,让我们再次走进王维,来欣赏他的一首送别诗。先请大家看我写这首诗的题目,一边看,一边思考,我为什么要这样写?我先写一个字(送),接下来写两个字(元二),然后写一个字(使),最后写两个字(安西)。好,我为什么这样写呢? 2、读的时候就要读出这样的停顿。(生齐读)师:从题目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我知道了这是王维的一首送别诗。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的?生:送。师:送谁呢?生(齐):元二使。师:元二是一个人的名字吗?是在家中排行第二。从课题中你还懂得了什么?在这里,驶是什么意思呢?(出使)师:谁出使安西呢?(元二)师:谁送元二

4、出使安西呢?生:王维。师:对,是的。王维,送谁。(元二)师:出使安西,知道安西在什么地方吗?好,你来说。(安西,是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师:对,你一定预习了,很好。下面谁来读一读课题,好你来读。(1)师:注意,在元二后面稍微停顿下。(3生齐读。3、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请你用心的读一读这首诗,吧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特别要注意这首诗中还有三个多音字。4、大家读的这么投入都不忍心打断你们了。谁来试着读一读?(2人)谁再来读一读?这几个多音字容易读错,根据不同的意思我们判断一下,应该读什么?(舍sh)师:那么客舍是什么意思?(旅店)师:对,旅店的意思。同学们,舍,不

5、仅是多音字,而且是我们教材中需要会写的!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字怎么写的。舍:是个会意字,因此我们在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上面人与一字是屋顶,十子字架放正中,口字根基定要稳,一所房子就建成。现在就请大家把这个字写两遍,在写字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姿势要正确:头正甚至臂开。5、多音字解决了,生字也认识了,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现在我们开火车来读,一人读一行,从你开始。很多同学都迫不及待了,咱们一组读一行。6、看到你们读的这么投入,老师也想加入,可以吗?你们读前四个字,我读后三个字。(二)抓字眼,明诗意 1、同学们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这是我们学古诗的最基本要求,如果要想读出感情,还需要我们了解这首诗写

6、了什么!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以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标注,写下你们的揭示或者感受。 2、谁来说一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理解了哪些诗句!好,师:对,早晨下了一场怎样的雨?(早晨下了一场小雨。)师:为什么?你从哪个地方看出下来了一场小雨?(生:邑轻尘!)师:从哪个字?(生:邑。)师:邑,是什么意思呢?(生:湿了。)师:对,湿了路上的尘埃说明是一场?(生:小雨。)师:那么谁能把句子连接起来再说一遍?好,你来。(生:咸阳城的清晨下着小雨,很下的雨打湿了路上的轻尘。)师:湿了地上的尘埃,这就是润物细无声。谁能再说说第二句的意思,好,你来。(生:第二句意思是客舍周

7、围的青青的柳树的颜色更加青青了。)师:为什么更加青青了?你来。(生:因为早上下了一场小雨。)师:在细雨润物中,柳树的颜色更加。(生:鲜艳。) 3、师:那么谁能把前两句连起来说一说呢?好,你来。师:这样的景色怎么呀?是啊,那你能不能带上这样的感受来读一读?4、师:你觉得他读出了这样的美了吗?师:好,读出了,谁再来读一读。5、师:这两句是在写围成的美景,谁来说一说后一句什么意思?好,你来。6、师:在这里故人就是什么意思呢?(老朋友。)师:不仅在这里是老朋友。在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中,故人也是指?(老朋友)7、师:好,那么接下来,谁能用完整的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整个诗

8、的意思呢?好你来。 8、师:王维的诗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下面,让我们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再一起读读这首诗。送元二使安西。生齐读。(3) 多诵读,悟诗情 1、师:同学们。渭城的景色,美丽吗?(美) 2、然而就在这么一个美丽的早晨,元二就要启程出发了。渭城在古城长安西北,渭水北岸因此被称为渭城。而阳关在今甘肃西南,是古时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当时的阳关以西就是那么遥远。这又是一幅怎么样的画呢?一路上云山浩渺,大漠茫茫,黄沙漫天,举目无亲,陪伴他的是无尽的戈壁和满目的荒凉,从渭城到安西总共3000多公里,就算用上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骑马去,也得用上整整半年的时间。有位诗人曾经这样描述这条路,一起读“

9、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3、同学们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啊?(很难走的路)你的好朋友元二就是要踏上这样一条路,作为好朋友的你。还有没有要对说的?哪怕一句话?有吗?(生4、师:为什么会伤心呢?因为在这时侯对朋友很(思念)师:思念?对吗?还可以怎么说。 5、从大家的谈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此时此刻的王维他一定充满了对朋友的留恋,还有对朋友的关心,同时呢,还有对朋友最好的。生:祝福。 6、然而在这离别的时刻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一杯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同学们,此时此刻,这还是一杯简单的酒吗?这酒中还包含了王维的什么情意?(生)师:好,带着这种感情,你来读一读。师

10、:还有呢?生:对他的朋友充满了关爱。师:既然有这么多的关爱,一杯酒够不够?生:不够。师:那我们就来多几杯酒读一读课文。(齐读)师:除了留恋,除了关心,还会有什么?生:还会有王维对元二的祝福。师:好,你来读一读 。生读) 8、师:好,数不清这是第几杯了,可是,喝了这杯酒,元二就要启程出发了。让我们也一起举起酒杯再送元二一程吧!劝君更尽一杯酒预备起。生齐读。 9、师:同学们,在这离别的时刻,酒逢知己千杯少,离别方知故人情。五年以后,王维就去世了。他再也没有等到元二回来的那一天,再也没有机会和元二一起聊天一起喝酒了。所以这样一首分别诗,我们应该怎样读?(齐读)读着这样的诗,你有没有感觉到王维是一位怎

11、样的朋友?(珍惜友谊)出了阳关,再也没有这样有情有意的朋友了,那还会有这温馨如家的客舍吗?还会有这代表依依不舍的杨柳吗?还会不会喝到这满是情深厚谊的酒啊?(擦板书)那么陪伴元二这一路上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吗?所有的这些都化作一个情字。3、 巩固运用,拓展梳理 (一)名古风,体味别意 1、细雨如丝柳色新,离别情深意更浓。人们把这首诗谱成了曲,叫阳关三叠,又叫阳关曲渭城曲,想听一听吗? 2、当时一杯酒,千古仍唱曲三叠。一杯酒、一句话、一首诗,一生情,同学们,让我们现在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画面,背诵这首诗。 3、人生自古多离别,从古至今都流传着很多送别诗,我们一起读一读。 4、其实还有很多关于送别的诗句,下课后继续搜集。 (二)布置作业;试着将送元二使安西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