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第二版考试试题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0704824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第二版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工程地质第二版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第二版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第二版考试试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地质考试试题及答案填空题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 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矿物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2根据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划分为( 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种类型,3岩体结构要素是( 结构面)和(结构体)。4褶曲基本形态是(向斜)、(背斜);断层要素有(断层线)、(断层面)、(断层带)、(段盘)。5滑坡体的物质组成,滑坡可分为四种类型,即( 浅层滑坡)、(中层滑坡)、(深层滑坡)、(极深层滑坡)。6岭垭口按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可划分为()、()、()三种类型。7层产状是指(岩层在空间的展布状态)。倾斜岩层的产状主要有(水

2、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8.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9.沉积岩的结构一般可分为:(碎屑结构 )、泥质结构、结晶结构和生物结构。10.平原地貌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平原、(冲击平原)和11.流水的侵蚀作用包括(化学侵蚀)和机械侵蚀两种方式二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岩石不属于沉积岩( C )。A. 粉砂岩 B. 石灰岩 C. 玄武岩 D. 白云岩2. 坡面加固可起到下列( A )主要作用。A. 增加斜坡的稳定性 B. 拦截防御作用 C. 防止水流大量渗入岩体 D. 防止软弱层风化,增加岩体完整性3. 下列岩石中哪一类是产生岩溶现象

3、的主要岩石种类( B )。A. 硅质灰岩 B. 石灰岩 C. 砂岩 D. 凝灰岩4震级是用来衡量(B)A地震大小的标准B地面破坏轻重程度的标准C地震影响范围的标准D地震效应的标准5下列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B)A正长岩B石灰岩C石英岩D花岗岩6按照摩氏硬度等级比较,下列四种矿物中硬度最小的是(C)A石英(硬度7) B正长石(硬度6)C方解石(硬度3)D萤石(硬度410. 属于岩浆岩与沉积岩层间的接触关系的是( B )A.整合接触B.侵入接触C.假整合接触D.不整合接触11. 若地质平面图上沉积岩被岩浆岩穿插,界线被岩浆岩界线截断,则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为( C )。A.沉积接触B.整合接触C.侵入

4、接触D.不整合接触12. 河漫滩是洪水期( A )A.能被淹没的浅滩 B.不能被淹没的浅滩C.13的地方能被淹没的浅滩D.14的地方能被淹没的浅滩13. 在第四纪历史上发生的两大变化是( B )A.人类出现、火山活动 B.构造作用、冰川作用C.人类出现、冰川作用D.人类出现、构造作用14. 下面各种结构面中( A )属于构造结构面A.断层面B.层理面C.片理面D.流层15. 完全张开的结构面中的常见的充填物质成份中的( A )抗剪强度比较高。A.粘土质B.砂质C.钙质D.石膏质16. 岩石在( B )过程中只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不变。A.碳酸化作用B.温差风化C.水化作用D.氧化作用17.

5、 有关岩石的风化作用描述不正确的为( D )。A.岩石的风化作用使岩体的结构构造发生变化,即其完整性遭到削弱和破坏B.岩石的风化作用使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C.岩石的风化作用使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恶化D.岩石的风化作用仅发生在地表18. 如果地壳经历多次的间断性上升,即可在河谷上形成若干级河谷阶地,( )的工程地质性质最好A. 一级阶地B.二级阶地C.三级阶地D.四级阶地19. 牛轭湖相沉积是( )地质作用造成的A.河流地质作用B.湖泊地质作用C.海洋地质作用D.风的地质作用20. 滑坡体在滑运过程中,各部位受力性质和移动速度不同,受力不均而产生滑坡裂隙。其中分布在滑体中部两侧,因滑坡

6、体与滑坡床相对位移而产生的裂隙称为( B )A.扇形裂隙B.拉张裂隙C.鼓张裂隙D.剪切裂隙21. 从滑坡形式的地形地貌条件分析( C )地段不易发生滑坡。A.高陡斜坡B.山地缓坡,地表水易渗入C.山区河流的凸岸D.黄土地区高阶地前级坡脚被地下水侵蚀和地下水浸润22. 滑坡的发育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斜坡的稳定状态受到破坏。此时滑坡面基本形成,但未全部贯通。这个阶段称为( C )A.压密稳定阶段B.蠕动变形阶段C相对平衡阶段D.滑动破坏阶段23.“马刀树”是用于判断下面哪种地质现象的?( B )A.崩塌B.滑坡C.地面沉降D.地震24. 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出脱离母

7、体向下坠落或滚动的现象称为( )A.错落B.崩塌C.滑坡D.塌陷25. 岩溶的发育与深度的关系是( D )。A.随深度而增强B.随深度而减弱C.与深度无关D.随具体情况而定26. 依据达西(Darcy)定律计算地下水运动的流量时,系假定渗流速度与水力坡度的( )成正比。A.二次方B.一次方C.12次方D.23次方27. 岩石允许水流通过的能力称为( B )A.给水性B.透水性C.持水性D.容水性28. 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可分为( A )A.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B.空隙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C.岩溶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D.包气带水、裂隙水和承压水三大类29. 承压水一般( C )。A.

8、容易受气候的影响B.容易受气候的影响,但不易被污染C.不易受气候的影响,且不易被污染D.容易被污染30. 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较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叫( B ) A.上层滞水B.潜水C.承压水D.自流水31. 矿物受力后常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特性称为( D ) A. 断口B. 节理C. 层理D. 解理3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时,下面( C )因素不属于考虑的范围:A:工程安全等级B:场地复杂程度C:施工条件D:地基复杂程度33. 岩土工程勘察一般应( A )进行勘察。A.按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阶段B.合并勘察阶段C.仅按详细勘察阶段 D.仅按初步勘察阶段要求

9、33. 在公路及隧洞选线时应尽量选择公路及隧道走向与岩层走向( A )。A. 平行B. 垂直C 以上都可以34. 岩土工程勘察的不同阶段所采用的测试技术也不同,其中原位测试通常是( )阶段采用的。A.选址勘察B.初步勘察C.详细勘察D.施工勘察35. 原位测定饱水软粘性土的抗剪强度及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是( )A.十字板剪力试验B.静力触探试验C.静载荷试验D.旁压试验36. 评定碎石土地层的承载力时,下列试验中宜采用( )进行原位测试。A.静力触探试验; B.动力触探试验;C.标准贯入试验;D.扁胀试验;37. 下列图表中,哪一种不属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应附带的必要图件?(A.工程地质柱状图B

10、.工程地质剖面图C.室内实验成果图表D.地下水等水位线图38. 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称为岩浆岩的(B )。A. 构造B. 结构C. 产状 D. 酸基性39(1)石英(2)滑石(3)正长石(4)方解石(5)金刚石五种矿物的硬度,按相对软硬程度依次排列出来是:( C )A.(1)(2)(3)(4)(5)B.(2)(3)(4)(1)(5)C.(2)(4)(3)(1)(5)D.(2)(4)(3)(5)(1)40按滑面与层面之间关系,可将滑坡分为以下几种: ( C )(1)顺层滑坡; (2)牵引式滑坡;(3)推动式滑坡;(4)切层滑坡;(5)均质滑坡。A. (1

11、)(2)(4) B. (1)(3)(5) C.(1)(4)(5) D.(2)(3)(4)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向斜(岩层向上弯曲,两端岩层相背倾斜,核心部分岩层较老,两侧依次变新,并对称分布) 2、季节冻土 (每年寒冷时期冻结的岩土)3、承压水 (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具有承压作用的地下水)4、化学风化 (在氧气和水溶液等风化因素的侵袭下,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发生化学变化,改变或破坏岩石的性状并可以形成次生矿物的作用过程)5、正断层 (是指在断层中上盘下降,下盘上升的断层6、岩溶作用 (在可溶性岩石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岩进行的以化学化学溶蚀为主,机械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12、为辅的地质作用及其形成各种地貌形态的地质现象)7、泥石流 (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8、节理(岩石中的裂隙,其两侧岩石没有明显的位移。地壳上部岩石中最广泛发育的一种断裂构造)一名词解释。(5分*8)1. 构造结构面:就是指岩体受构造应力作用所产生的破裂面或破裂带。包括构造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层间错动面等。2. 天然应力状态:是指为经人为扰动、主要是在重力场和构造应力场的综合作用下,有时也在岩体的物理、化学变化及岩浆侵入等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应力所形成的应力状态。3. 残余应力:承载岩体遭受卸荷时,岩体中

13、某些组分的膨胀回弹趋势部分地受到其它组分的约束,于是就在岩体结构中形成残余的拉,压应力自相平衡的应力系统,此即残余应力。3. 粘滑:剪切破坏过程中,由于动.静摩擦角的差异,或由于凸起体被剪断,越过,或由于转动摩擦中的翻转等所造成的剪切位移的突跃现象,统称之为粘滑现象。3. 震源机制断层面解:象限型初动推拉分布是由于震源断层错动这种物理过程所造成的,由此所求得的结果称为震源机制断层面解。4. 累进性破坏:也称不稳定的破裂发展阶段。由于破裂过程中所造成的应力集中效应显著,即使工作应力保持不变,破裂仍会不断地累进性发展,通常某些最薄弱环节首先破坏,应力重分布的结果又引起次薄弱环节破坏,依次进行下去直

14、至整体破坏。体积应变转为膨胀,轴应变速率和侧向应变速率加速地增大。5. 塑流涌出:当开挖揭穿了饱水的断裂带内的松散破碎物质时,这些物质就会和水一起在压力下呈夹有大量碎学屑物的泥浆状突然地涌入洞中,有时甚至可以堵塞坑道,给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 6. 弯曲拉裂:主要发生在斜坡前缘,陡倾的板状岩体在自重弯矩作用下,于前缘开始向临空方向悬臂梁弯曲,并逐渐向坡内发展。弯曲的板梁之间互相错动并伴有拉裂,弯曲后缘出现拉裂缝,形成平行于走向的反坡台阶和槽沟。板梁弯曲剧烈部位往往产生横切板梁的折裂。7.表层滑动:表面滑动是沿混凝土基础与基岩接触面发生的剪切滑动。主要发生在坝基岩体的强度远大于坝体混凝土强度,且岩

15、体完整.无控制滑移的软弱结构面的条件下。8. 管涌:强烈的渗透变形会在渗流出口处侵蚀成孔洞,孔洞又会促使渗透途径已经减短、水力梯度有所增大的渗流向它集中,而在孔洞末端集中的渗透水流就具有更大的侵蚀能力,所以孔洞就不断沿最大梯度线溯源发展,终至形成一条水流集中的管道,由管道中涌出的水携带较大量的土颗粒,这就是管涌。二、判断题一般来说,对于沉积岩,孔隙胶结的岩石强度要大于基底胶结岩石的强度。( F )根据潜蚀的产生过程,可分成两类潜蚀,即溶滤潜蚀和机械潜蚀。( T )3在滑坡平面图中,动与不动的界限称为滑动面。(F )4一般刷坡的施工顺序为自上而下,自外而里。( T )5. 在野外工作中,如果前进的方向与主要构造线方向垂直,称为追索法6沉积岩最主要构造是层理构造。( T )7在河湾处,一般凹岸接受侵蚀,凸岸接受堆积。(T )8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应强调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T )9对于三大类岩石均可以利用古生物化石就可以判定它们的年代。( F )10. 补给承压水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 F )11. 温度变化及水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