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5 古诗二首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704252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5 古诗二首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5 古诗二首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5 古诗二首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5 古诗二首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5 古诗二首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5 古诗二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5 古诗二首(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学古诗三步法:,题西林壁 宋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合成“三苏”。,zh,zhn,题西林壁,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写了一首诗,西 林 寺,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历史悠久,宋代盛行,是因为当时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题西林壁 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

2、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从正面看,庐山像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像山峰。 从远处看,从近处看,从高处看,从低处看,庐山的景色各不相同。,山岭,山峰,山岭:连绵起伏,山峰:高耸入云,庐山,远,近,高,低,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不能看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你得到什么启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不管看待任何事物,都要全面地了解,不仅看侧面,也要看整体,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这首诗写

3、出了诗人游览庐山以后,在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诗人认为要认识庐山真实的山景,必须要正面、侧面、远望、近看、高俯、低仰等全方位视角的观察才行。如果你只看了庐山的一角、一面、一个方向,那你就不能认识庐山的整体形象。 认识庐山是这样,那么认识一个事物、一个人难道不也是这样吗?,题西林壁,写景,横看,侧看,高低看,成岭,成峰,各不同,变幻莫测,明理,不识,只缘,真面目,此山中,寄寓深远,赞美庐山奇景,游山西村 宋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穷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1.缘 由 2.莫 3.腊月 4.浑 浊 5.怀疑 6.鸡豚,(m),yun,(l),(hn)(zhu),(y),

4、(tn),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著名爱国诗人。 游山西村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镜湖的三山乡。“山西村”即三山乡西边的村落。,陆游,莫(m):不要 腊(l):腊月 浑(hn):浑浊(zhu) 疑(y):怀疑、以为 豚(tn):猪,游山西村 宋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不要笑话农家的腊酒浑浊不清, 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不要,浑浊,丰足,猪,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5、。 “足”字表达了农家待客人的热情,盛情。 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跃的情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走过一重重山,跨过一道道水,怀疑无路可走,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希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蕴含了什么哲理?,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人生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当你遇 到困难和挫折时,只要你鼓足勇气挺挺,你就会越过道道坎坷,体会到_,_的真正含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对偶句,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两个句子。,游山西村,叙事,莫笑腊酒浑,留客足鸡豚,盛情款待,写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疑无路,又一村,景色迷人,景美人更美,作业,1、背诵古诗两首 2、默写古诗两首一次,写在日记本上(小练笔) 3、练习册第3课,午休前发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