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卡罗纳》教学反思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704179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卡罗纳》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卡罗纳》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卡罗纳》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卡罗纳》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卡罗纳》教学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考课堂 聆听美好卡罗纳教后记安康市第一小学 王文琰时值金秋,接到市教研室送教通知,我要去白河执教两节不同类型的课,考虑到课堂教学的完整性,我决定试一试略读课文的教学,再加上我还要在学校承担的“浸入式”国培项目中做一节示范课,为了尝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最终选定了卡罗纳这篇课文。在磨课的过程中,我始终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 略读课文教学需不需要学习字词?在几次试讲中,我分别试过不学字词和学习字词的不同做法,实践证明,这篇课文中的生词比较多,如果完全不学字词将影响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那如果还是采用先读课文,然后学字词这样的方式教学,又和精读课文第一课时有什么区别呢?这样大动

2、干戈势必会挤占了学生阅读感悟文本的时间,阅读理解成了走马观花,又会有什么效果呢?结合我本学期“着重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这一目标,我将字词学习变换了一种方式,成为检查预习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字词学习的环节不仅反馈了学生的预习情况,还促使我把握了学生的学情。2.略读课文教学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吗?略读课文教学到底要教什么?在我们的教学中,略读课文的教学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一种是把它当作精读课文来上;一种是完全放手让孩子去阅读、去交流。我翻阅了一些资料,找到了叶圣陶先生说过的一番话:“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

3、,功夫便只做对了一半。”我有些明白了,要想上好这堂课,我首先得思考我想用这节课教会孩子们什么?我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文本,想从文本中找到有意义的发现。这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相当精彩,每一个自然段的构段方式也惊人的相似(均是先描写卡罗纳的悲痛,然后写大家的感受和做法),于是我设计了两节不同的课:一节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然后进行描写训练;一节关注课文中的构段方式,思考这样构段的巧妙之处。对比两节课的课堂气氛和效果,我发现,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描写方法的了解和学习更符合学情,而构段特点和作用这个知识就有些拔高了,应该舍弃,也许这样的学习放在六年级进行会更有实效。找准了关注点,接下来该考虑如何有效教学这

4、个问题了。课文中描写卡罗纳的句子最为精彩传神,我将“走近卡罗纳,学习描写方法”作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阅读环节的第一个内容就是默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卡罗纳的句子,由此走进卡罗纳的内心世界,感受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的巨大伤痛。然后进行句子比较,感受文章中外貌、动作、神态等描写的细致、形象,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运用描写体现人物内心世界比直接说出人物心理感受要生动得多。最后适时进行描写训练,四年级的孩子初学描写,需要为他们搭一把梯子,我选择了贴近他们生活的一个例子“小胖的语文书不见了,他很着急。”让他们试着用上课堂上学到的描写方法,把这句话说具体。于是,有的学生抓住小胖的动作来说,小胖的语文书不见了,他

5、东找找、西找找,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有的学生抓住小胖的语言来说,小胖东问问、西找找,见到谁都要问一句:“你见到我的语文书了吗?”;有的学生还补充了小胖的神态,他找的时候一定是皱着眉头的,找不到书他的头上一定会有汗珠学生就在这样的训练中学会了描写。3.课堂中的心育渗透能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呢?本学期我们正在进行“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结合本单元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话题帮助和安慰,我从这堂课中找到了两个心育渗透点:一个是帮助丢书的小胖,引导学生帮助;一个安慰、关心文中的卡罗纳,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在这两个教学环节中,学生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还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就在那一句

6、句真挚的话语中接近了尾声。下课后,我始终觉得课堂有一些缺憾,是什么呢?反复思量,我发现课堂看似精彩,也让人感动,可始终没有走出卡罗纳,没有走出爱的教育。真正的爱的教育一定是贴近孩子生活的,只差那么一步如果你的身边有人遇到了卡罗纳这样的不幸,你会怎么做呢?我认为走出了文本,走进了生活,才是有效的爱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渗透心育。生活中总是有偶然和不幸,就在不久前,班里一个孩子失去了父亲。当他返回学校后,我看到孩子们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不和他开玩笑,不在他身边讲自己爸爸的事,主动和他一起玩耍我知道,卡罗纳一课已经在班级里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关爱的种子。看来,我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只要学生是在用心聆听、用心阅读、用心感受、用心表达,文本一定会走进孩子的心里,美好也一定会写满孩子们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