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9呼风唤雨的世纪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702819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9呼风唤雨的世纪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9呼风唤雨的世纪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9呼风唤雨的世纪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9呼风唤雨的世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9呼风唤雨的世纪(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3、综合运用本学期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质疑理解、品词析句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了解、体会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4、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与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重难点:1、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2、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教学方法:读读议议说说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堂教学一、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课文,题目是(指黑板上板书)生读:呼风唤雨的世纪,趁机了解两个词语的意思。2、师:这

2、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呢?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路甬祥爷爷专门为我们少年儿童写的。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预习情况。课前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我们先一起来交流一下词语自学的情况。2、师:谁愿意来读一读?我们专心听,如果他读得不准或不对的,等会儿我们帮他指出来。师:谁愿意再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读?3、师:听得出来,同学们词语预习得比较充分。那本课中的词语,哪个你知道大概的意思?(生:“依赖”就是依靠别人。“远洋船舶”就是在大海洋里航行的船舶。)师:那看到过什么是农耕社会吗?(课件出示“农耕社会”图片)大家看,这是一幅农耕社会的写照图,你们仔细观察,农耕社会里,农

3、民使用的工具是如此的师:对,简单。农耕社会里人们只能靠天吃饭,假如连续暴雨,老百姓可能4、师:大致理解了词义后,让我们再把这些词语齐读一遍。三、初学课文1、师:词语掌握的很好。迅速浏览课文,看看本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得? 20世纪是个(出示第一自然段,生齐读)。它就是这篇文章中心句。再读这句,是谁来呼风唤雨呢?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在这一问一答中,你发现了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准确的说是自己提问自己回答的句子叫设问句。设问句能一下子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用一用,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2、师:同学们,为什么说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哪个自然段带给了我们答案,迅速看看?指一生汇报读第

4、二自然段。(边说边在课题后打上一个大问号)除了这个问题,我想请你们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请你在书上做上小记号,也可以写一写关键词。接下来,我们就围绕你们提出的问题来学习。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师巡视,点拨“可以从词语中去发现问题”。3、师:经过思考在你心中激起哪些好奇的浪花呢?,谁先来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关键词,如:发明、发现?改观?改变?4、师,好,同学们都能抓住关键词来提问,非常好。你们关注到课文中的泡泡了吗?(出示泡泡:“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的?)读一遍这个问题。(指黑板上):这么多的问题都是同学们自己提出来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发现和发明

5、的意思。”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做练习。再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哪些是发明,哪些是发现?(因为“月球”、“深海”、“百亿光年外的天体”、“原子核世界的奥秘”这些都是原来就有得,是人们发现的,“电视”、“程控电话”这些原先是没有的,后来人们造出来的。)请男女生分读。读着读着,你发现这个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说明什么?师:对,路甬祥爷爷为了让我们对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有真切的认识,举了大量的例子。(板书:举例子)还有什么特点?是呀,不仅句式对称,而且用词很精妙,不同的事物用上不同的动词。板书:用词精妙。5、是呀,作者不但用词精妙,而且举了很多例子,让我们对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有了清楚的认

6、识。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么美妙的句子。 学生齐读写“发现”和“发明”的句子。6、师:世纪除了课文中提到的这些“发现”和“发明”外,还有吗?电脑和移植手术、霓虹灯广告出现在大街上、发现了青霉素、发明了空调、7、师:世纪的“发现”和“发明”非常多,老师也去找了一些,看8、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多不多?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仅仅是课文中提到的和老师列出来的这些吗?是啊,省略号说明还有很多很多!20世纪,我们拥有了这么多的“发现”和“发明”,在古时候人们又是怎样生活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一找。9: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是怎样的社会,刚才我们说过了。假如老天爷不高兴,人们就得农耕社会里,人们的生

7、活十分贫乏。那时没有(生接读,下同)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仅仅是没有这四样东西吗?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提示按种类来写。例:交通、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体育用品等。师:面对如此贫乏的生活,人们只能通过幻想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他们的哪些愿望变成了现实?(千里眼就是现在的望眼镜、是雷达。顺风耳就是现在的电话、传真机、对讲机。腾云驾雾就是现在的飞机、火箭。)师:还有古代的其他美好幻变成现实的吗?出示课件。千里传音、呼风唤雨、海底遨游、易容术。10、师: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师

8、:读着这句诗,你有什么感受?(现在的科学技术改变了很多。)你从哪看出来?(从“千树万树梨花开”看出变化真多和大。)(我感受到变化快。“忽如一夜春风来”指的是时间很快。)师:是呀,20世纪相对于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来说,是很短的一小段。作者引用一个诗句就把世纪在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时间之短,但变化之多、之大、之快表现得淋漓尽致。多么让人惊叹!那就用惊叹的语气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这一句还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师:让我们合作再来读读第三、四自然段部分句子,再次感受农耕社会和世纪的不同之处吧!出示对比段落,男女生读相应的语段。11、师:通过刚才的对比朗读,大家知道路甬祥爷爷在向我们阐明古今人们生活的巨大改观,用的是什么表达方法?(板书:作比较)通过古今作比较,让我们对科学带给人们的舒适和方便有了强烈的感受!这就是“作比较”的妙用!古今对比,让我们知道是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怎能不说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四、拓展训练。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自己提出了问题,解决了问题,下课之前,老师想再问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下一个世纪会是怎样的?世纪还有哪些发明和发现?在21世纪能不能发明增高,妇女减肥的药等?)师:同学们提到的这些问题,我们在下节课的学习甚至是今后的学习中一起来交流、探讨、研究!谢谢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