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5《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702577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5《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5《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5《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5《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5《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5《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5《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本设计以“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体会修改作文的方法;通过自主阅读,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练结合,读悟结合,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读懂课文,领悟情感,内化语言,“使学生自奋其力,自改其知”,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同时感悟如何修改作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3.感受叶老的认真、质朴,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4.感受巴尔扎克意志坚定、刻苦努力的精神。学情分析:本篇课文有多处含义深

2、刻的句子,对于一个四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困难很大。因此要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教师适当的引导,在读出悟出含义。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叶老一丝不苟,平易近人的思想品质。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课前准备: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出示爬山虎图片)这片绿绿的爬山虎就是我们前面学到的叶圣陶爷爷院子里的爬山虎,还记得叶老是怎么描述它们的吗?(指名背诵: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儿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是为了纪念叶圣

3、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齐读课题)师:这是一片充满生机、生命力十分旺盛的爬山虎,看着这一墙绿色,我们该怎么读?生再读课题。二、检查预习出示课件:1.文章写了谁和谁之间的哪两件事?(相机板书:修改文章 邀我做客)2.对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叶圣陶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三、品读领悟(一)学习:修改文章1.师过渡:老师这里有个疑问,在修改文章这件事中,作者看到修改稿后为什么会愣住呢?下面小组合作学习1-5自然段,想一想:(出示课件)叶老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的?我 为什么会愣住?有何感受?2.师生交流: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感受,让我们大家也来看看那篇修改稿。(出示作者的修改稿)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你看了以

4、后有什么什么想说的呢?预设生:我也愣住了,修改了那么多地方,叶老先生太认真了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板书:一丝不苟)师:是的,一个著名的作家竟然对一个普通中学生的作文修改的这么认真,在以后的小组批改作文中,我们学习他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师:那我们在文中找一找作者为什么愣住的句子。出示: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1)请你来读读这个句子 (2)理解“愣住”:什么是“愣住”?(吃惊,惊讶)那我们应该怎么来读这个词呢?(学生读)恩,确实被愣住了。那我们把它放进句子里你觉得应该怎么来读?请你来读

5、一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3)请大家再找一找,叶老先生 还为作者改了哪些地方呢?出示: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长句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师:请这一小组的同学来读一读。你们的朗读也使我愣住了 ,请这一小组也来读一读。小结:如此认真的批改,难怪作者看了会愣住,会惊呆啊,我们也要学习叶老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4)叶老不仅为“我”改了作文,还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学生接读:“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

6、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师:如果说叶老认真细致的修改令“我”叹服,让“我”受益匪浅。那么,这则短短的评语,则树立了(学生接读:“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师过渡:叶老先生不但认真、细致地修改了我的作文,令我意外的是,这一年的暑假,我收到了到叶老家做客的邀请,下面我们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二)学习:邀我做客 1.课件出示: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我和叶老先生之间很“融洽”呢?文中几次写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划出相关语句。2.师生交流:交流第个问题:出示 :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我们的交谈很

7、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师:请你来读一读。师:读得十分自然。你来读,读得十分亲切,你再来读,读得真融洽呀!我们一起来读!师过渡:当作者沉浸在和叶老先生融洽的交谈中时,他的眼前看到了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文中几次出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交流第个问题:出示: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师:这一片绿绿的爬山虎美吗?让我们通过读体现美。师:透过这美丽的爬山虎,我们还能体会到当时“我”的心情

8、如何?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师:联系上文想一想,“我”为什么这么高兴、激动?指名答。(板书:联系上下文)一个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中学生,还请到自己家里来,足可以看出叶老是一个平和、(没有一点架子)的人。(板书:平易近人)师: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希望同学们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出示: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就是( 出示课题 )学生读课题让我们感受到这一墙爬山虎充满了一种生机与活力,也仿佛看到我充满了信心和活力。小结:通过对这两句话的品读,不光让我们感受到爬山虎的美丽,更让我们体

9、会到了叶老亲切、平和的人格美已经作者对叶老的怀念。这就是借景抒情!(板书:借景抒情)师:难道这仅仅只是一片美丽的、生机勃勃的爬山虎?它还是(叶老人格魅力的写照。)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要高高挂起,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无论将来你处于如何显赫的位置,我们都要像叶老那样一丝不苟,平易近人!品读句子:“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四、拓展升华师:正因为叶圣陶先生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后来肖复兴发奋学习,充实做人,勤奋写作,终于成长为当代有名的作家,出示肖复兴资料.师:肖复兴没有忘记叶圣陶先生对他的教诲,没有忘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就永远留在了记忆深

10、处。 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作者前进,成为一名著名作家,教育家。那么,主题学习丛书巴尔扎克的童年故事一文中,巴尔扎克的经历又会给我们什么启发呢?板书:巴尔扎克的童年故事巴尔扎克的童年故事一、小组合作探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1. 巴尔扎克在文学路上遇到了什么烦恼,他是如何克服的?2. 巴尔扎克又是怎样做的?3. 从巴尔扎克的经历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你觉得成功还需要什么?二、师生交流:课件出示:一天, 父亲再也按捺不住气愤,质问巴尔扎克:“我让你学习法律, 你为什么要学习文学?”“爸爸,您知道,我对法律是毫无兴趣的。”巴尔扎克非常亲切地对父亲说。“毫无

11、兴趣! ”父亲暴怒地快要跳起来, “你有兴趣的是什么?是文学! 搞文学谈何容易, 我看你根本不是搞文学的料! ”“那不一定!”巴尔扎克摇摇头, 非常自信地说,“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取决於他的信心和努力。“信心和努力?那好,从今天起,给你两年的期限, 搞不成,就得学习法律, 你敢答应吗?”“敢!”巴尔扎克斩钉截铁地回答。师:从这些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相机板书:意志坚定)课件出示:一段时间的写作实践,使巴尔扎克感到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都很浅薄。于是,他拼命阅读世界文学名着,广泛地接触社会和了解人生。他天天出入於图书馆和书店,总是来得最早,离开最晚。有一次,他在图书馆里翻阅资料,边看边记,忘记了时间的

12、早晚。图书馆的人员下班了,也忘记招呼巴尔扎克一声。第二天早晨,图书馆的人员来上班了,发现巴尔扎克还在边看边记。为了读书,巴尔扎克真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师:从这段话中,你又有何体会?(相机板书:刻苦努力)师:经过几年的努力,巴尔扎克出版了小说朱安党,赢得了法国文学界的一致赞扬。以后他又陆续完成了人间喜剧等97部小说,确立了他在法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为小说界楷模,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要学习巴尔扎克这种意志坚定的精神,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拼搏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板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巴尔扎克的童年故事 修改文章一丝不苟 意志坚定 堪称楷模 邀我做客 平易近人 刻苦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