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702557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第二课时复习引入1、听写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说说课文写了哪三件事。分段朗读,体会思想感情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a 、让学生读这一部分课文,想想周恩来的语言和心里想的几个问题应该怎样读。 b同座位的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a、仔细阅读这一部分课文,想象当时的情景。 想一想当时这位妇女、中国巡警、那个大个子洋人以及围观的中国人都会说些什么? 学生分小组说一说,把当时的情景表演一下。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的。b联系全文的内容,想想周恩来一个人沉思时都在想些什么,并把想到的写下来,互相交流。c思考:课文在第九自然段里为什么不把周恩来沉思的内容写出来。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a、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b利用教室的环境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c分析一下少年周恩来的读书目的与其他学生读书目的到底有什么不同。 d再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在写的读书志向之前先写了同学们的回答,为什么具体写了魏校长在听到周恩来的回答之后的反映。 4、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联系全文,深入思考1、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2、课文中的三件事情之间是什么关系,文章又是怎样把三件事连在一起的。积累词语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读一读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然后写一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