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4 给予是快乐的 第2课时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702554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4 给予是快乐的 第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4 给予是快乐的 第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4 给予是快乐的 第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4 给予是快乐的 第2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4 给予是快乐的 第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4 给予是快乐的 第2课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题 导入新课出示:课文中讲了把给予请大家再读课文,看谁找到的答案多?二、设置提纲 引导自学老师把握好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写到黑板上1、保罗的哥哥把新轿车给予保罗2、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弟弟3、保罗把自己的欢乐给予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三、分组讨论 合作探究课文中重点讲了哪些内容呢?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小弟弟。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1、先看保罗和小男孩在看车时的一段对话,你认为哪句话写出了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小弟弟?“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读这句话,想什么意思。请你说说小男孩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板书:给予保罗听了这句话为什么很吃惊?读文中内容,知道保罗开始以为是小男孩希望有个能

2、给予他新车的哥哥,可现在知道了他并不是想要一个能给予他新车的哥哥,而是想要有能力帮助别人,做一个能给予别人帮助的人,他的思想是多么的高尚啊,所以十分惊讶。理解“不由自主”这是保罗对小男孩由敬而生爱,所以想到了要带他坐车出去玩玩。齐读课文第1到7节,读出保罗和小男孩看车时的一段对话,体会小男孩“一心希望给予别人快乐”的高尚的思想。2、在乘车出去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从小男孩的哪句话中可以看出他想把欢乐给予他的小弟弟。“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读这

3、句话,想想这句话的意思。四、自学反馈 精讲点拨(1)小男孩在说这句话时心里在想什么?要把快乐给予弟弟(2)保罗在没听到这句话时,是怎样想的?认为这个小男孩想在邻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车回家的。(3)听了这句话后保罗知道了什么? 他不是想要在邻居面前炫耀,而是要让他那脚有残疾的小弟弟看一看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的新车,并且告诉自己的弟弟,今后他也要送给弟弟一辆这样的新车,让他坐在新车里看圣诞节橱窗里的好东西。(4)保罗知道了这个小男孩的想法,现在会怎么做呢?读课文第12节,用笔圈出写保罗动作的词。下了车抱进了 (5)“接下去他们去了哪?”请大家发挥想象。 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小弟

4、弟小男孩保罗小弟弟是第一次这样乘车亲眼看到圣诞之夜的风光而难忘小男孩是为让弟弟得到了一次意外的欢乐而难忘保罗是由于感受到帮助别人的欢乐而难忘保罗得到了一辆新车,遇到了一个小男孩。你认为什么更使他高兴?为什么?因为他遇到了小男孩,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五、巧设练习 检测目标 学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谁的话让你感动了。(小男孩) 那么你现在有什么话要对小男孩说呢?请大家准备一下,把你最想对小男孩说的话写下来。六、拓展训练 提高能力交流1、今天这节课上你给予了谁什么?或谁给予了你什么?今天来听课的老师中谁曾经给予你什么?2、在你的记忆中曾经有谁给予了你什么?你给予了谁什么?1、好朋友交流2、全班反

5、馈1、对学生的评价重在内在素质的提高。2、既是反省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又是交互主体关系的体现。板书设计:给予是快乐的保罗(误解)懂得小男孩有哥哥当哥哥炫耀承诺 教学反思:如何创设民主轻松的氛围呢?首先,在讨论学习中教师不该再以权威者、监督者的身份出现,而应像朋友、亲人似的去关爱学生,用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他们亲切、鼓励和信任的情感,使学生能积极地表现自己,无所畏惧。其次,学生以何种方式组成学习小组?师者也可以着眼自主,任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自由选择:“好差搭配式”有利于优等生对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和对后进生的“达标”学习;“同村组合式”方便于课外学习,可以利用上、放学的机会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自由选择式”组成的小组成员爱好相投,感情相融,有利于学习上的合作互助如此宽松和谐的讨论氛围岂不更妙?再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民主学习的权利,对讨论中的错误答案,不能给予简单的指责、嘲笑,应保护他们讨论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勤思、敢言的习惯。同时,教师也应该走下“神圣的讲坛”,主动介入讨论,做好引导而又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应该相信学生的潜力,始终满怀信心,和颜悦色,以情感人,使学生轻轻松松,展现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