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期末考核

上传人:A11****业论文 文档编号:100694873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秋季《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期末考核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年秋季《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期末考核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秋季《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期末考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秋季《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期末考核(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作业考核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满分100分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象:概括的说是研究初等教育改革中的事实或实践活动。具体说,可以包括初等教育改革的本质、初等教育改革与其他社会改革的关系、初等教育改革的规律、过程、评价、设计等方面。2、“两基”、“两全”:“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3、教育投资体制:是一个国家组织、领导和管理教育投资活动所采取的基本制度和主要方式、方法。4、幼小一贯学校:2004年,日本中教审提出要将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一体化的建议,并具体提出了建立“幼小一贯学校

2、”的计划。文部科学省决定从2005年试行、2006年正式设立“幼小衔接推动班”制,为未来正式实行“幼小一贯学校”作准备。其基本特点是:小学低年级教育“幼儿园化”;教师之间的深度合作受到重视;研究工作成为教育实践的有力支撑。5、“两个必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试述初等教育改革的一般过程。答:准备阶段;动员阶段;实验阶段;巩固和反思阶段;实施阶段。2、简述当前学制改革存在的问题。答:存在问题:拉大了初等教育投入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造成了对初等教育管理认识的混乱和行为失控;影响了初等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师资水平的提高;导致

3、了小学校方行为的畸变和校与校之间的差距。解决办法:深化对初等教育的性质和战略意义的认识;选择相对集中的初等教育投资和管理体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初等教育宏观调控的责任;兼顾初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与效益;规范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制定使政府职能和行为到位的法律细则。3、简述国际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可结合具体国家说明)。答: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证是一项具有法律效应的活动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证作为各国教师资格认证的主要内容,其认证程序和内容均以法规的形式确立下来,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项具有法律效应的活动。美国最早在1764年,在佛蒙特和罗德兰这两个殖民地首先通过法律,考核代聘教师者的能力并发放许可证;

4、英国在1944年颁布的教育法中,就规定了有关单位须定期进行教师资格证书考试,考试合格发给资格证书,未取得证书的不准担任教师工作;法国则在1816年,第一次规定了教师的能力考试和证书的发放问题。4、说出你所掌握的课程定义,你认同哪种?谈谈你的看法。答:一般的讲,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应规定培养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同时,应将实施的过程看作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课堂情境中发生的事情、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标志着课程实际达到的水平。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谈

5、谈你对择校运动的思考。答:选择学校运动根本目的是要运用市场方式重建公共教育体制,其具体目标是提高公共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充分满足各种教育需求。与过去教育改革不同的是,它试图通过自由择校来引进竞争和市场机制,从而为初等教育的发展找到新的动力市场的力量。在多样化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公立学校系统的垄断开始被打破,这促进了学校教育服务向多样化发展,学校教育服务体系开始从一种“供给者”体系转向“需求者”体系。2、选择我国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中的23个阶段,简述其主要改革内容并结合当时实际进行评价。答:1、改造和发展阶段50年代初期的教育改革(1949年1957年)从1951年开始的教育改革,以学习苏联教育

6、经验改革原有教育为特征,改革的主要内容是:1949年至1952年,在帝国主义封锁的情况下,我国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中共中央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要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条路线指明了我国前进的道路,同时也规定了教育发展的方向。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的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苏联帮助设计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合作社,建立

7、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起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社会主义轨道,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如何完成这些任务呢?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要进行伟大的国家建设,我们面临的工作是艰巨的,我们的经验是不够的。因此要认真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与此同时,在教育工作上认为,苏联的教育经验“是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与高度工业化的反映,是苏联高度文化科学水平、高度政治思想水平的表现;是苏联经过36年努力的成果,应该是我们长期学习和不断努力奋斗的目标;苏联教育的先进性表现在教育思想体系、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有机联系;我们向该运用苏联先进经

8、验进行系统全面的改革。”基于上述原因,我国的教育工作确立了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改革原有的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所需要的劳动者与专门人才的发展战略。2、调整发展阶段1958年至“文革”前的教育改革(1958年1965年)从1958年开始,以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为特征的教育改革主要内容是:当时,我国经济上的社会主义办学改造已经取得了基本胜利,政治上、思想上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苏共二十大以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不同意全盘否定斯大林,另一方面以苏联为戒,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早在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论小大关系中指出: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习

9、外国经验。1958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又进一步提出了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建设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总目标。八届二中全会还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实际上是在批评教条主义和右倾思想的基础上,明确了全国解放多年以来包括教育工作在内各条战线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出了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以苏为鉴,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为了彻底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

10、标,必须在继续进行经济战线、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积极地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指示规定了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确立了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的原则。教育革命的任务是消灭三大差别,培养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新人,指示提出了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办学方针。3、严重受挫阶段“文革”中的“教育革命”(1966年1976年)1966年6月至1976年10月发生的“文化大革命”,首先从文化界发起,进而波及教育界,使教育界成为重灾区。这是一场给国家和民族造成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而在此期间进行的“教育革命”也使教育事业遭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和损失。

11、中断了中国教育正常的发展,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中小学课本充斥着政治口号,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读书无用”的不良风气贻误了一代人。林彪、江青一伙污蔑教育战线是“黑线专政”,全盘否定解放后17年的教育工作。1971年,张春桥、姚文元等人编造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又对17年的教育工作做出荒谬的“两个估计”,即建国后17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毛泽东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教师队伍中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教育事业因此遭到严重破坏。4、恢复、调整、和改革、发展阶段1978年至1984年的教育改革(1978年1984年)1978年12月召

12、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基础教育尤其是普及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和政治环境。1979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了湖南省桃江县关于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情况报告。中央在批示中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培养科举技术人才,基础在教育,而小学教育又是整个基础的基础。中央要求各级党政领导把普及小学教育当成一件大事来抓,要切实抓好。四、分析题(共30分)1993年,俄罗斯公布了初等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分为两种,分别与三年制和四年制小学相适应,其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课程或课程类型三年制小学四年制小学一二三总比(%)一二三四总比(%)俄语44415.0333311.9语言和文学44415.044

13、4415.8艺术2227.522227.9自然科学、社会科学123.822227.9数学55518.6444415.8体育2227.522227.9工艺学2227.522227.9以上统一必修课19202175.01919191975.2有选择的必修课54315.0135513.9学生必修课总数242424902022242489.1选修课、个别课或小组课23310233310.9每周课时数26272710022252727100根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分析俄罗斯1993年小学课程方案的特点,谈谈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答:俄罗斯1993年小学课程方案把课程改革作为改革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工作,在政

14、策上、投入上、实践上、研究上均高度重视,大力倾斜,在课程决策,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世界性的课程改革运动,这一运动有以下特点:1课程决策开放化2课程目标层次化3课程结构动态化课程改革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课程思想、课程政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组织等的全方位变革。关于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问题,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但仍然有不少共性的原理与规律,值得我们在中小学课程改革实践中学习和借鉴。1.转变课程观念是课程改革的基本前提。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与关键,而要成功地实施课程改革,课程观念的改革是

15、基本前提。战后欧美发达国家历次的教育变革都是以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全社会性的教育理念的大讨论为背景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综合中小学课程结构的改革始于对60年代中叶以来美国教育质量连续下降的深刻反思和对国际经济、技术激烈竞争的积极回应,由教育专家提出课程改革方案并进行广泛的讨论和试点并为社会所接受后全面铺开的。50、60年代英国中小学活动课程的兴起源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引发的传统课程观念的变化,人们普遍认为活动课程较之传统学科课程更有利于尊重学生的态度和兴趣,更有利于实施个性化的教育,更能体现教育的公平。德国70年代以后的建立综合中学和综合课程改革发端于70年代以后世界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民主、平等、发展成为德国民众的共识,由此引发对传统教育存在的机会不平等、分裂的学校体制、相去甚远的课程结构和不同轨道不同出路等现象的强烈不满与批评,从而确立了实用学科与文雅学科综合的课程结构和实科中学、文科中学合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