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诉腾讯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0694624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60诉腾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360诉腾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60诉腾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60诉腾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60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一案近日在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据悉,此案被称作是“互联网反垄断第一案”,同时也是反垄断法出台6年以来,最高院审理的首例互联网反垄断案。回首2010年最开始的“3Q”大战再到此次的垄断案。360与腾讯的这场交锋将对互联网市场进行极其关键的界定。中国互联网领域是否存在垄断?如何划定正当竞争与垄断行为的界限?这几年互联网产业在野蛮生长的同时,滋生出了各种乱相,公司之间拉帮结伙、挟用户以自重、模仿抄袭、以不法手段排挤乃至吃掉竞争对手的案例比比皆是。360和腾讯的诉讼或许为公众揭开了这个行业乱相丛生的冰山一角。但审判的问题密切与消费者相关: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互联网?

2、3Q大战硝烟再起,核心问题待解 有经历过那场著名的“3Q”大战的人们一定难以忘记当时的情形。2010年除夕之夜,腾讯以QQ升级时默认捆绑的方式,全面推广一款模仿360安全卫士的产品“QQ医生”,随后360推出“扣扣保镖”进行反制,提供阻止QQ查看用户隐私文件、防止木马盗取QQ以及给QQ加速,过滤广告等功能。腾讯对此反应强烈,2010年11月3日晚6点突然开始强迫用户“二选一”:宣布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用户必须卸载360软件才可登陆QQ,360也跟进宣布与对方不兼容。这也是”3Q大战“中最为激烈的一幕,两家公司的激烈对抗在监管部门的介入下有所缓和。而此次360向广东省高院起

3、诉腾讯垄断,讼请求中,包括认定腾讯垄断,并索赔1.5亿元,但一审败诉。360遂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不管最高法将会如何判决,腾讯和360双方博弈的过程却值得一看。腾讯和360尤其是腾讯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只有一个原因:垄断。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表示,本案的审理有四大核心问题存在争议:第一大核心问题是,最高院如何界定互联网公司的相关地域市常在之前广东高院的一审中,认为腾讯QQ的相关地域市场为全球市场,在全球市场中看,腾讯QQ并不具备市场垄断地位。第二大核心问题是,如何界定相关商品市常之前广东高院界定综合性即时通讯与文字、音频以及视频等单一的即时通讯之间属于同一相关市场的商品集合,同时将Q

4、Q与社交网站、微博服务认定为属于同一相关市场的商品集合。这一界定方法同样引起争议。第三大核心问题是,腾讯在相关市场上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360一方主张,无论采用何种市场定义,腾讯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均超过二分之一,应当推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第四大核心问题是,腾讯强迫用户“二选一”的行为是否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在一审中,广东高院认定,用户是否卸除360软件是用户自身固有的权利,腾讯不能代替用户做出选择。3Q大战加速互联网生态新一轮进化 虽然此次垄断案被称为“互联网反垄断的第一案”,但类似“3Q”大战的案例之前并不是没有出现过。90年代,微软垄断挤垮网景的案例与如今的“3Q”大战如出一

5、辙。90年代初,微软在浏览器市场并不占据优势,而当时的网景浏览器是市场份额接近80%的垄断产品。微软用捆绑加免费的模式最终干掉了网景,网景用牺牲自我让微软随后十几年身陷各种反垄断调查的泥潭。360当然不会愿意牺牲自身来成就腾讯的垄断罪名,本次最高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或许不会认定腾讯垄断成立,不过在腾讯的某些行为上,相信最高人民法院会作出精确定义,如二选一行为是否触犯法律等。吵过了、闹过了,喊冤了,作中国互联网史上最惨烈的“争霸赛”“3Q大战”在众多网友眼里好像是一场闹剧,但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绝不是一场闹剧,它催生了中国互联网新一轮的进化。马化腾在3Q大战后两个月内提出了著名的“马八条”

6、,宣布腾讯全面开放。此后的2011年,新浪微博、百度、360等大公司纷纷提出或升级开放计划。用法律解决问题是中国互联网的进步。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在互联网领域的立法滞后,但随着互联网引领的新经济时代到来,该领域的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必然会随形势发展而不断完善。360和腾讯之间爆发的诉讼本身,客观上来说,为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做出了贡献。后3Q时代,保护好消费者权益是关键 奇虎与腾讯在互联网业务中产生了纠纷,各自采取不正当竞争行为,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使用。双方对簿公堂,开展理直气壮的辩解。360一方认为自己在向垄断开炮,呼吁为创新开辟更多空间;腾讯一方回应称,腾讯开放平台已经拥有80万开发者,微信

7、公众平台也有超过200万的公众账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都拿维护网民利益说事。实际上,在不少网友眼里,双方闹纷争的本质就是互联网大佬之间的利益纠纷,用户需求不过是被拿来当盾牌。此前,周鸿祎在研发的3721上网助手失败后,致网友不得不说的话中谈到:“3721失败,是我忽视了用户的感受,不尊重用户的利益,眼里只有竞争对手。换句话说,不是竞争对手打败了我,是用户打败了我。”认识到这点后的周鸿祎在“3Q大战”中,率先“收手”,召回“扣扣保镖”。“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是业界对“腾讯发展模式”的一种调侃,也许未来,类似类腾讯vs360的网络大战还会发生,且来势会更猛。互联网领域竞争异常激烈,明争暗斗一直不断。不可否认,互联网发展,需要企业竞争;激烈的竞争,能够催生无穷创新。可是,市场竞争不是各方大打出手;创新的源泉开发,更不能以损害网民利益为代价,携带着创新的“野蛮生长”只能破坏整个行业的动态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