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角色体验揣摩词句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0659310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角色体验揣摩词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角色体验揣摩词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角色体验揣摩词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角色体验揣摩词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角色体验揣摩词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角色体验揣摩词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角色体验揣摩词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角色体验 揣摩词句 爬天都峰(人教版课标本三上)教学预案江苏省东台市实验小学 王亚平(224200)文本解读及教学建议 爬天都峰记叙作者随爸爸去黄山旅游时和一位老爷爷相互汲取力量,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事。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语言平实,情节也不复杂,但怎样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领悟中心并非易事。教学时不妨紧扣这几点:一个关键词 课文末尾“汲取”一词,可谓关键,值得以此词作为文眼辐射全权重的对话,细读品味。聚焦“汲取”一词,即能驾轻就熟地梳理文章的

2、来龙去脉,又能够捕捉文本思想,实乃牵一发而动全身。两幅画面 课文重点给我们呈现了两幅画面,一静一动,互为映衬。静态画面是峰之高、陡、险,课文第二自然段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描绘;动态画面是“我”和老爷爷攀登天都峰时的艰辛,课文六、七两自然段的“奋力”“手脚并用”“终于”等词语的意蕴值得玩味。在语言文字的寻觅与对话中,借助想象,将这两幅画面建构到学生脑海中,则此课渠成水到。三处潜在的心理活动 山脚下、爬山时、登上峰顶后,“我”和老爷爷的心理活动学生体会透彻,那么课文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设计理念高尔基曾说过:“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词句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构成所有文章的“砖瓦”,没有对词句的理解

3、,就没有对篇章乃至整部作品的理解,众所周知,“词语教学和语段教学”是中段阅读教学的两个基本的落点。在细读文本中关注词句,把阅读的触角伸向咀嚼语词的滋味,玩味词句的意蕴,这是中段阅读教学期待加强和重视的问题。教学时,以品读为主,抓住关键词体会人物对话,学生积极参与读书并获得发展成长,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力求简约且实效。教学方法1、依据本单元组的训练重点和讲读课文的要求,通过课后思考题,抓住重点词语学习课文并指导朗读。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3 通过完成教师设计的综合填空练习,把握课文要领,深化记忆,并促成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与迁移能力。教学流程:教学流程主要分

4、为五个板块: 一、我会提问,学生针对题目自主质疑; 二、我会读书,学习第二自然段,领会天都峰的高、陡、险; 三、我会表演,学习6、7自然段,品味“爬天都峰”的艰辛; 四、我会思考,学习文中的对话,揣摩小妹妹和老爷爷的心理; 五、我会积累,学生朗读全文,摘抄好词好句。 板块一:我会提问1、揭题,齐读课题爬天都峰 课件出示:我会提问学生读完题目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师总结:你们提的问题都很好,会提问的孩子会读书,会学习。说说看,我们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呢?可以提出你的建议。过渡:这节课我们就认真阅读课文,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同时按你们说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设计意图:题目是文

5、章的眼睛,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曾说:“不知题理题窍,临文时,必无决断”作文如此,读文也是如此。用图片导入并介绍天都峰,有效地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积极性;读书疑为先,使学生产生进入文本释疑解难的欲望。营造了良好的阅读开端。 板块二:我会读书 学习第二自然段,领会天都峰的高、陡、险。1、课件出示: 我会读书师陈述: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文字,另一只眼睛看纸背后的画面。请仔细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透过文字,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你看到的吗? 天都峰真 ! !生读书体会。2、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演示理解词语“笔陡”,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挂”写出了天都峰的陡,知道“发颤”是通

6、过心理活动写出天都峰的险。预设点拨如下:师拿一支铅笔演示:“笔陡”就是你见过挂着的东西吗?就像窗帘是挂着的,还有呢?这个“挂”字让你体会到什么?透过文字,你还体会到什么?你真有一双慧眼,会读书!“发颤”就是看上去叫人发抖,于是小妹妹心里就想你理解得真好!请你读读这一段。3、指导朗读:在体会的同时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天都峰的高、陡和险。师生共同评价,看看谁的朗读最能把山峰的高、陡、险表现出来。老师采用情境式语言评价。(评价语:你的朗读让我听出了天都峰很高)4、课件点击出示图片,(图片为课文插图中的图片)依据图片指导学生读好这一段。5、师引读:天都峰真高啊!峰顶 在云彩上面哩!天都峰真

7、陡啊!登山的石级和石级边上的铁链 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天都峰真险啊!又高又陡的山峰看上去 真叫人发颤。设计意图:用感悟、评读的方式引领学生咬文嚼字,潜心研读。意在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培养读书习惯。学生语文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力均能得以培养,一举两得。 板块三:我会表演 学习6、7自然段,品味“爬天都峰”的艰辛。1、 过渡,提出学习要求:你们很会读书,善于体会,那你们一定也能表演。请自由朗读6、7自然段,读完后我想请你们演一演。想当一名优秀的演员吗?告诉你们一个好方法就是要读懂这两段,充分理解这两段。请自己读读这两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课件出示:我会表演)2、 交流读书体会

8、,抓住“奋力”“终于”这些关键词语,体验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感受“奋力”预设点拨问题:小妹妹是怎样“奋力”向峰顶爬去的?“奋力”什么意思?从课文中的哪些词语看出小妹妹爬得很“奋力”?通过做动作理解“攀着铁链”和“手脚并用”。学生说到“一会儿一会儿”时,要求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说自己看到的情景,比如大扫除时,同学们干得热火朝天,他们 。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将如何向峰顶奋力爬去?你心里怎么想的?体会“终于”最后大家都爬上峰顶了,用了“终于”一词,“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如果让你来演,你会加上什么动作呢?这个词体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指导朗读六、七自然段:谁能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读出来?3.合

9、作表演:你们读得好,一定会演得好,我请三个人来演一演。爸爸、小妹妹、老爷爷,他们上山的顺序怎样?先讨论一下。学生表演时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其他学生注意观看,看完后评价。4.总结:现在你能说说题目中用“爬”而不用“登”的原因吗?(由于天都峰又高又陡,直身走很危险,大部分上山的路只能像猴子一样爬着前行,所以用“爬山”。反过来,用“爬山”作题,也告诉了我们,天都峰是一座又高又陡的山峰;从他们爬山的过程可以看出,他们是“手脚并用”,只能说成“爬天都峰 ”。)设计意图:“表演”是一种适合刚跨入中年级学生的学习方式。表演之前让学生潜心会文,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操作时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

10、考,参与讨论,参与交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板块四:我会思考 学习对话,揣摩小妹妹和老爷爷的心理。过渡:你们会表演,会读书,非常棒!在读书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深入思考。课件出示:我会思考师提出思考的问题:俗话说“言为心声”,下面出现的话语你能读懂吗?看看表明了怎样的心声?课件制作说明:同一版面出现课文中的对话内容,由下往上分三组点击出现。第三组: “小妹妹,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对,咱们一起爬吧!”第二组: “谢谢你啦,小妹妹。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

11、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第一组: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1.出示课文结尾爸爸说的一句话,爸爸的话表达了什么?(赞扬小妹妹和老爷爷)2.课件出示第二组对话,理解老爷爷和“我”的对话分别表达的意思。讨论: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呢? 讨论小妹妹感谢老爷爷的原因:你就是课文里的小妹妹,读读课文,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请浏览全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课件出示填空:来到天都峰脚下,我看到天都峰峰 路 时,我心里 (害怕 、紧张) ,有点(担心、犹豫、拿不定主意)这时,我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来爬山了,心想: 。于是

12、我不再 , 向峰顶爬去, 爬上了天都峰顶。师相机板书:害怕、犹豫 相互鼓舞讨论老爷爷感谢小妹妹的原因:你就是课文里的老爷爷,读读课文,然后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老师不给你提示,相信你们也能说出来。生交流后读书,读好相互感谢的语气。 3.出示第三组对话,体验小妹妹和老爷爷相互佩服的心理,指导学生朗读。4.点击“汲取”为红色字,深入理解“汲取”一词,以“汲取”观照全文,总结得到的启示;用“汲取”说话。板书:汲取点拨如下:现在,对“汲取”这个词,你们定会理解更透彻了,谁来说说,他们相互汲取到了什么? 你能用“汲取”这个词说说你平时是怎么战胜困难的吗?总结:在生活中,我们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

13、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这篇课文也能让我们汲取到很多启示,请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你汲取到什么?生读书后交流。5.分角色朗读对话。设计意图:这个板块的教学教学始终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体会人物心理变化,咀嚼语言内涵,达到深入理解,训练了学生深究语言的能力。抓住人物对话、层层深入、步步为赢,爸爸的话就能迎刃而解了。这样的练习得言又得意,既训练了语言,又发展了思维。 板块五:我会积累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把这个爬天都峰的经历讲一讲。2.摘抄课文中自己认为用得好的好词好句。设计意图:回归整体,熟读成诵,体会文章语言文字的精妙,结构的完整,以及作者是如何按顺序写事情的,进而培养预感,促进内化和积累语言。附板书:爬天都峰汲取相互鼓舞“我” 害怕、犹豫 老爷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