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656646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 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搜集的资料。教学进程:(一) 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1、 出示图片:蒲公英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蒲公英。板书:蒲公英2、 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平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3、 板书课题:金黄的草地(1) 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疏疑:草地是绿色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2) 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连起来,说

2、一句话。(二) 学习生字、新词。1、 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2、 检查,重点指导。读准字音:呵欠傍晚一本正经记住字形:弟:中间的长竖不出头。返:“反”字的最后一笔注意变化。3、 在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回指导。(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 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2、 给课文分段。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第一段(第1、2自然段):每当蒲公英开放时,草地变成金黄色。我们常揪掉蒲公英来寻开心。第二段(第3至5自然段):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我们发现后便喜爱上了这种小花。第二课时教

3、学目标:1、 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2、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 播放课件或观察挂图: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蒲公英,他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2、 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 板书:金色的草地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1、 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1) 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2) 指名读,评读。(3) 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4) 你想感受一下

4、吹蒲公英的感觉吗?出示实物,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5) 练习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童趣。2、 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过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我”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1) 自由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2) 总结: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拢的,它随着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绿色的。(3) 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4) 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5) 为什么“我们”不再揪它了?(6) 从“我”的变化看,你有什么感受?(三) 升华情感。1、 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二)一、

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钓、拢”两个生字,会写课后“耍、装、劲、绒”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玩乐的情形,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3.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4.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2.让学生在感情朗读、表演、交流中,体会、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3.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品味语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结合学生自己走进大自然时经历的有

6、趣事情或独特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第四自然段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2.体会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难点:能体会到课文描写的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三、教学策略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教师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2.多媒体情景法: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

7、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四、教学过程(一)展示图片,设悬导入新课1.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蒲公英的知识。2.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蒲公英,请学生们欣赏。3.导语:小小的蒲公英每天有什么变化,你有没有细心观察过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细心观察这种平凡植物的小孩,看看他发现了什么。引出课题并板书:金色的草地。(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

8、查生字。教师随机出示卡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玩耍一本正经谢寥(lio)沙绒毛假装钓(dio)鱼观察花瓣合拢(lng)手掌有趣3.理解词语。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引人注目:引起人的注意,使人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4.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作者是谁?有什么感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老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5.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有困难的生字,给学生自由识字的空间。【设计意图】读通文本是学生阅读理解文本的前提,多种形式的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为深入体验文本做好铺垫。增强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朗读、审美能力。(

9、三)理解课文,品悟作者情感1.营造氛围,感受草地之美。(1)出示图片,谁能借助朗读把大家带入这金色的草地?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配乐出示一组图片。导语: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来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地上。春天,蒲公英盛开了,放眼望去,布满草地的金色蒲公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小鸟飞来了,蝴蝶飞来了,空中弥漫着青草的香气飘飞着蒲公英柔嫩的绒毛。那绒毛轻轻地贴在你的身上,落在我的头发上,亲吻着我们的面颊小朋友,这时,你最想在草地上做什么呢?(3)看来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片草地,请大家齐读。2.趣为主线,生成教学过程。课文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

10、蒲公英!”让学生说说“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预设: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玩很有趣。(1)朗读第2自然段。(2)抓住描写哥俩神情的词语“装着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体会互相吹绒毛的有趣,指导朗读出愉快的心情。(3)用自己的话说说“引人注目”一词的意思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东西很引人注目。(4)蒲公英开在草地上,本是再平常不过的,可是课文为什么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3.读演结合,探究草地变化之谜。(1)出示蒲公英张开和合拢的图片,并用手势图来解释蒲公英和草地颜色的变化。(2)对照表格,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说说草地在一天的三个时

11、间里是怎样变化的,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出来。再指名说一说。蒲公英的花就像_,可以_。早晨,花朵_时,_被包住,草地就是_;中午,花朵_时,它是_的,草地就是_;傍晚,花朵又_,草地就又变成_的了。(3)一棵小小的蒲公英在草地上有许许多多,不引人注目,可是今天我们却有了这样一个奇妙的发现,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同学们请你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来练习朗读,先自己练着读一读。4.体会段落写法。(1)齐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找一找作者在写蒲公英一天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时,由哪个句子连起来写的?预设:这是为什么呢?(2)“这是为什么呢”这句话把蒲公英一天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连接起来了,这一自然段写草地变颜色的一段

12、话先写发现草地变颜色的事实,然后用“这是为什么呢?”来连接草地变颜色的原因。两层意思不但讲得十分清楚,而且还很通顺。同学们以后在写文章时也要学习这样的方法,当然可以用其他的连接句。(3)小主人公2次发现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第一次发现是在无意中看到的,有的人可能不把它当一回事。第二次发现是带着问题,特意去观察后所看到的。引导学生明白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有所发现。5.齐读最后一自然段。(1)为什么说草地是可爱的,蒲公英是有趣的?(2)文中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你觉得这种说法恰当不恰当?(3)联系上文所讲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开合情况体会。你觉得这句话写得怎样?(四)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实践1.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并给学生提供一份蒲公英知识小档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蒲公英的知识。2.利用课件出示含羞草、向日葵等植物,唤起学生的回忆,引发学生谈这些植物的神奇之处,从而对课文做第二次的拓展。3.提出实践性要求。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因而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请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五)布置作业。1.有选择地布置检测练习。2.把你在大自然中的发现及时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