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656629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2018东城期末 三、名著阅读(共5分)上面这张邮票表现的是水浒中的 故事,画面中间是手握大刀、摇摇欲倒的杨志,他一路 (性格特点),这一点可以从赶路改变作息时间看出,还可以从 (限20个字以内)等具体情节看出来,但最终杨志还是败给了智多星 (人名)。这一事件之后杨志不得不投奔到 (地名)落草,和鲁智深做了寨主。三、名著阅读(共5分)17.智取生辰纲 小心谨慎 示例:不许手下随便吃别人给的食物。吴用 二龙山2018西城期末三、名著阅读(共5分)17. 下面是论语中的几则语录,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2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2、,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在以上的几则语录中,孔子及其弟子都谈到 的重要性。这一点在三国演义中有充分的体现:如徐庶被迫投曹后,践行与刘备的约定未献一计;又如 。(2分)18.常言道:“办法总比困难多。”请你从西游记

3、三国演义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红岩海底两万里几部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相关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00字左右)(3分)答: 三、名著阅读(共5分)17 答案:信 (信用) (1分) 答案示例一: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关羽降汉而不降曹操。答案示例二:孙策与太史慈相互信任,太史慈归顺。 (1分,内容基本符合即可)18.答案示例:在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航海时遇到风暴触礁,只身漂流到杳无人烟的孤岛。面对生存的困境,他用木头和船帆搭成帐篷,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他到森林捕猎,到海边捕鱼,把山羊养起来,并种植麦子等,顽强地在小岛上生存下来。(108字)(3分,叙述名著情节中的困难1分,解决方法1分。语言表

4、达1分,字数不符合要求扣1分。)2018海淀期末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1. 下列对论语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理解:“礼”的根本不在于外在形式,而在于人内心。 B.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理解: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是智慧的。 C.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理解: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说了之后一定要履行承诺。 D.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理解:在父母面前常能做到和颜悦色才是真正的孝。

5、12.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回答问题。(3分)题目一:红岩是一部以描写革命者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在牢狱中,革命者们团结一致,相互鼓励,共同斗争,成为绝境中最鼓舞人心的力量。请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题目二: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众多英雄人物上梁山的道路大致有三种类型:出身底层不满社会黑暗,因一事触发义无反顾奔上梁山;有较好地位却被统治阶级逼得走投无路而迫上梁山;为了兄弟情义同上梁山。请任选其中一类,结合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和具体情节,作简要分析。答: 三、名著阅读 11答案:C(2分)12 题目一:答案示例一:革命者在狱中举办新年联欢会,贴春联,演节目,互赠“贺年片”在

6、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他们互相鼓励,表现出质朴真诚的革命情谊和顽强乐观的革命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答案示例二:革命者要求开追悼会悼念龙光华,被拒绝后大家团结一致,绝食抗议,坚持四天不动摇。难友们在极端恶劣的情境中不畏强暴,肝胆相照,令敌人胆颤,令战友振奋,最终为龙光华举行了庄严的追悼会。题目二: 答案示例一:鲁达三拳打死了欺侮金翠莲父女的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后因在野猪林救林冲而得罪高俅,只能落草二龙山,后投奔梁山。鲁智深本出身社会底层,因行侠仗义、打抱不平而惹了官司,最后一步步走上梁山。答案示例二: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遭高俅和高衙内陷害,被发配沧州。后来,高衙内又买通

7、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林冲忍无可忍杀死陆谦,雪夜投奔梁山。林冲本有较好的出身和家庭,但为黑暗的势力所迫,走投无路,被逼上梁山。答案示例三:李逵流落江州,在戴宗引荐下,认识了慕名已久的宋江。宋江拿出银子给李逵去赌博,李逵极为拜服宋江的慷慨。后来为救宋江冒死劫法场。李逵与宋江兄弟情深,后随宋江上了梁山。(3分。相关情节2分,分析1分)2018朝阳期末2、 名著阅读(共5分)7.三国演义塑造了“智绝”诸葛亮的形象。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个评价最能体现诸葛亮的智慧?请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情节谈谈。(3分)A.刘备赞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B.周瑜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C.徐庶自叹不如:

8、“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真当世之奇才,非可小觑。”答:8. 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有感于孔子所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同学们开展以“向贤者学习”为话题的读书交流活动。请说出你认为“贤者”应该具备的一项品格,并从文学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人物经历谈谈对这种品格的理解。(2分)答:二、名著阅读(共5分)6. 答案示例一:我选A。曹操派夏侯惇进攻新野。诸葛亮运筹帷幄之中,在博望坡设下埋伏,令赵云诱敌深入,然后火攻。夏侯惇果然中计,大败而归。答案示例二:我选C。空城计中,诸葛孔明在兵少兵弱的情况下,独自在城楼上弹琴,吓退多疑的司马懿,这计谋非一般人敢为,的确出鬼入神。 (共3分。选

9、A、B、C均可。情节1分,人物分析2分)8.答案示例:贤者应有坚定的意志。三国演义中关羽面对富贵和威胁,从未动摇过对刘备的忠诚,成为千古“义绝”,令我敬佩。 (共2分。 品格1分,人物分析1分)2018丰台期末二、名著阅读(共6分)6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了自己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经历,记述了对他产生过影响的人物,比如质朴善良又迷信的长妈妈、“白眼看鸡虫”的范爱农等。书中写到了两位老师,一位是鲁迅在 (填地点)读书时的蒙师寿镜吾先生,在鲁迅眼中,他是一个 的老师:另一位是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鲁迅的求学经历也折射出中国当时的时代特点。书中 一文讥讽了两位“名中医”,他们医死

10、了包括鲁迅父亲在内的许多病人,这促使鲁迅下定决心学医救人。但经过日本讲堂里的“电影事件”,鲁迅最终决定 ,以笔来唤醒国民麻木已久的灵魂。(4分)7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它不是科学知识的简单图解,而是科学与文学艺术相融合的作品。小说情节生动有趣,充满神秘色彩。请概括一个你认为精彩的故事情节,并说说你在阅读中获得的启示。(2分)答:_二、名著阅读(共6分)6(4分)三味书屋 博学方正 父亲的病 弃医从文 评分说明:每空1分。7(2分)情节:如漫步海底平原、海底森林打猎、尼摩船长与鲨鱼搏斗(救印度采珠人)等;阅读启示:可围绕“想象奇特”“知识丰富”“科学探索”等方面来答。评分说明:情节和阅读启示

11、各1分。2018石景山期末四、名著阅读(5分)22请结合读过的文学名著,谈谈你对“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这句话的理解。(不超过100字)四、名著阅读(5分)22评分标准:共5分。内容4分,语言1分。2018大兴期末三、名著阅读(共6分)12.论语中有些语录体现了孔子实事求是和认真严谨的治学思想,他教育学生要有踏实谦虚的学习态度,不要弄虚作假。阅读下面四则语录,请你选择最合适的一则,赠给【链接材料】中的北方人,与之共勉。(只填序号)(2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

12、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链接材料】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明江盈科缘箩山人集)注:菱:菱角,水生植物的果实,鲜嫩时可作水果吃。仕:做官。啖(dn):吃。并壳:连同壳一起。此坐:这是因为。答: 13.尚“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也曾论述过“义”,如“见义不为,无勇也”,“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请从西游记水浒传三

13、国演义海底两万里中任选一部,并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对“义”的理解。(80100字)(4分)答: 三.名著阅读(共6分)12. (2分)13. 答案示例:水浒传中,鲁智深因救助素不相识的金老父女,不仅丢了官职,更成为朝廷要捉拿的逃犯。但他并不后悔,这种毫无功利的善行,就是他嫉恶如仇的本性和强烈的正义感使然。这种善行体现的就是义。(4分)2018房山期末三、名著阅读(6分)14. “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的故事分别出自于我国古典章回体长篇小说 ,作者分别是、 ,。(3分)15.“人的成长就是否定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请从读过的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相关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

14、解。(不少于100字)(3分) 答:(此处排150个方格 )三、名著阅读(共6分)14.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罗贯中、吴承恩、施耐庵(评分说明:共3分,每空0.5分,顺序错不得分)15. 有自己的解读,选择的人物和情节匹配,其成长过程能证明“否定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评分说明:共3分,自己的解读1分,人物和情节匹配0.5分,能证明三个过程1.5分)2018顺义期末三、名著阅读(5分)8. 苏轼在晁错论一文中写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在阅读名著时,我们常有同样的感受。请挑选你熟悉的一部文学名著,结合主人公的经历说说其事迹是如何体现这句话的。(100字左右)答:三、略(要求有对苏轼这句话的解读,有对名著主人公相关事迹的概括,及对此名句的印证说明)2018昌平期末三、名著阅读(共5分)14水浒传精心塑造了一群梁山好汉形象。请选取其中一个人物,结合他的主要事迹说说你对“好汉”一词的理解。(2分)答: 15某同学制作的论语书签还未完成,请你将对应的语句摘录在书签上。(3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