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5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课时)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0639183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5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5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5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5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5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5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5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课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课时)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第一小学 吴丹飞【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这篇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

2、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学习第一部分。【设计意图】通过预学单了解到学生难认字、难写字,基于学生的起点展开教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点困难,因此要给予学法上的指导,教给学生“围绕课题、抓关键词”的方法进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进行整体感知;理解坦克发明的过程是“发明家将矛和盾的长处集于一身”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结合第七组课文“单元导语”中“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怎么看问题,怎么想问题”的学习提示和课后题第2题,设计以“发现问题解决办法”的主线,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解决难点。【教学目标】1. 会认“矛盾、雨点般”等8个词语,会写“矛、盾”两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

3、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围绕课题,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3. 抓关键词句学习第2 自然段,利用思维导图小组合作学习3、4自然段,理解发明家将矛和盾的长处集于一身发明坦克的过程。4. 初步了解“发现问题解决办法”的表达方式,写写生活中其它事物。【教学重点】抓关键词句学习第2 自然段,利用思维导图小组合作学习3、4自然段,理解发明家将矛和盾的长处集于一身发明坦克的过程。【教学难点】利用思维导图理解发明家将矛和盾的长处集于一身发明坦克的过程。初步了解“发现问题解决办法”的表达方式,写写生活中其它事物。课前谈话,激起兴趣快速抢答:出示图片:橡皮+铅笔=()楼房+汽车=()车子+椅子=()你看

4、,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了。一、揭题导入,引发思考1.再来看这两幅图,分别是什么武器呢?对,这就是矛和盾。这两个字也是今天要写的生字,在预学单中有xxx等 x多位同学觉得这两个字有点难写,来伸出手跟着老师写一写。(提醒:“矛”第三笔横勾,写在横中线上。盾两撇要注意。)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再认真地写一遍。注意写字姿势,把背挺直。2.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板书:进攻 自卫)3.矛和盾一个进攻,一个防守,简直是天敌,如果把它们集合起来又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矛和盾的集合。(补充课题)齐读课题。二、 基于起点,检查预习1.课前请大家预习过课文了,在预学单中,很多同学觉得这些词语有

5、困难,我们再来读一读。雨点般 戳不到 左抵右挡 难以招架 大显神威 庞然大物 (1)看一看这三组词分别是写什么的? 矛的特点、盾的特点 坦克的特点 (2)发明家就是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发明了坦克(出示幻灯片)。一起来读读这些词,男生读左边的,女生读右边的,中间的一起读。 2.预习单中还请同学们找了和集合意思相同的词,你找到了吗?板书:集于一身 3.现在你能根据关键词,围绕课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小结:围绕题目,借助关键词就帮助我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 这篇课文来自第7组课文的第一篇文章,来看看单元导语,读一读,在学习课文时我们要关注什么内容呢?接下来我们就关注故事中是怎

6、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的来展开学习。2. 走进第2自然段,看看他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怎么去解决的呢?大声读第2自然段,用划出发现的问题,用划出解决的方法。3.交流句子,出示:对方的矛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1)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你是从哪些词感受到的? 雨点般:请你动作演示,这矛是怎么刺过去的?(引是这样温柔的毛毛雨吗?手指演示,快速体会雨点是又大又密集。)作者用了比喻写出了矛刺过来的速度快、很密集。左抵右挡、难以招架:a知道什么是“左抵右挡”吗?b老师这有一根很锋利的矛,请你拿出你的盾来,我的矛左刺右刺上刺下刺,再左刺c什么感觉? 此刻的你们

7、就在左抵右挡,这就是难以招架。d指导朗读:谁能抓住这些词语读出矛进攻的激烈,展现这危急时刻。指读指导齐读(2)如果用简单的一个词来说就是:盾太小。关于方法谁也能用简单的一个词来说说。预设:造铁屋a如果你就是发明家,当你在危急时刻想出如此有创意的办法时,你的心情怎么样?预设:请你开心的读读。b会读书的同学能从标点符号中看出人物的心情,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句子中有两个感叹号,你觉得这两个感叹号体现的发明家的心情一样吗?(预设:第一个紧张,第二个开心)指导朗读:谁来当当发明家。齐读。(随机点评)4.如果你是发明家,能告诉大家这个办法是怎么想到的呢?(预设:由盾自卫的长处想到的,把自己围在铁屋子里就可以

8、躲避敌人了)小结:刚刚我们划出了关键句,提炼了关键词,了解了作者先写了发现的问题,再写了根据盾的特点想到解决的办法。四、学法迁移,合作学习1.在第2自然段中,我们知道了发明家利用了盾的优点,接下来,发明家又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呢?让我们继续用找关键句、提炼关键词的方法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自由读读3、4自然段,用划出发现的问题,用划出解决的方法。划好后,读一读,在共学单上写写关键词。最后小组交流找到的句子和填写的关键词,比比谁的思维导图完成得好。2.交流:你找到的句子分别是? (1)找得不错,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发现的问题吗?谁还能说得再简单些吗?预设:无法进攻开枪口或炮口:这枪口、炮口就相

9、当于矛在场的发明家们,这个办法又是根据什么想到的?(利用矛进攻的特点)有了枪口或炮口,就可以进攻了!男女生合作读读。(2)现在既可以自卫,又可以进攻了,接着发明家又发现了什么问题?解决的办法又是什么?我们继续交流。哪个小组来汇报? 交流: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发现的问题吗?发明家最后发现的问题是:不会跑;解决的方法是装轮子,按履带。齐读。3.是呀,发明家遇到困难,就是这样看问题,想问题。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深入思考,集合盾自卫和矛进攻的优点,发明了坦克。当他发现“盾太小”,他是这样思考的出示齐读: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接着他发现出示:可是他又想

10、到了办法引读:对了后来他又想到出示:当然4.你看,作者用上了哪些连接词将发明的过程写清楚的呢?用上这些连接词,发明家思考的过程就一目了然了。5.坦克造出来了,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它?请大家看着屏幕,(屏幕出示坦克图片)说一说,你还能找到矛和盾的影子吗?(请生到屏幕处指出来)再说说哪一部分是发明家的创新? (轮胎,履带,使它行动更加的灵活了,威力自然就更大了。)6.这样的发明家你想用一个什么词夸夸他?(板书:善于思考) 小结:发明家不是简单地把矛和盾组合在一起,而是将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再加上轮胎和履带等从而发明了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五、总结写法,写法迁移1.发明家就是这样不断发现问题,

11、不断解决问题才发明了坦克。出示句子。现在让我们也来学习这种写法写一写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你觉得这样的铅笔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吗?椅子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吗?汽车呢? 可以怎么解决呢?拿起笔,开动你的脑筋写一写。2.交流,请你根据评价标准来评一评。3.坦克在战场上是怎样大显神威的?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4课后延伸:【延学单】阅读同步阅读落满霞光的竹林中相对应的课文(见ppt),看看故事中是怎么看问题,怎么想问题的。盾u矛板书设计: 和 的集合 集于一身 进攻 自卫 善于思考矛和盾的集合预学单班级 _姓名_学号_我读了( )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正确 流利 有感情)。我觉得难读的词语有:_ 难写的字有: 课文中和“集合”意思相同的词有( )( )【共学单】 25 矛和盾的集合modn一、写一写。 坦克把 的自卫、 的进攻合二为一。二、填一填。发现问题 解决方法盾太小 自卫 进攻三、练一练。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呢?怎么解决?选择其中一样事物,试着写一写。_!如果_,就_。评价标准:书写工整 先写发现的问题再写解决的办法 写后有修改 可是,_。对了,_。于是,发明家发明了_。【延学单】阅读同步阅读落满霞光的竹林中相对应的课文,看看故事中是怎么看问题,怎么想问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