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材部分.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638047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366 大小: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材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6页
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材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6页
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材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6页
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材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6页
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材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材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材部分.doc(3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 教材 事业单位推行公开招聘制度,有利于事业单位提高人员素质、优化人员结构,有利于政府加强对事业单位人员总量的宏观调控,有利于应聘人员公平择业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措施。目前,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正在逐步展开,而全国又无统一的参考用书,为满足广大考生的应考需要,我们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试行办法的有关要求,组织编写了这本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参考用书。该书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法律、公文写作、管理、人文与科技、事业单位知识、职业道德、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相关政策法规等内容。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

2、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一定的理论性、系统性,又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纲挈领,要点突出,言简意明,指导性强。该书既可作为广大考生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事业单位人员培训用书。由于水平有限、经验不足,加之时间仓促、校对量大,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便于我们修改订正,以便将来更加完善。 本书编写组二一五年一月目 录第一部分 政治理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本质特征和发展(1)第二节 物质和意识(4)第三节 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7)第四节 实践、认识、真理(11)第五节 唯物主

3、义的社会历史观(16)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科学体系(24)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26)第三章 邓小平理论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29)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首要问题(30)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32)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36)第五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9)第六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49)第七节 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56)第四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形势政策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65)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66)第三节 贯彻“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67)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67)第五节 构建和谐社会(68) 第六节 科学发展观(70)第二部分 法 律第一章 法理学第一节 法的概念、特征与作用(83)第二节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84)第三节 法的制定(85)第四节 法的实施(87)第二章 宪法第一节 宪法基本理论(90)第二节 国家性质(91)第三节 经济制度(92)第四节 政权组织形式(93)第五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94)第六节 国家机构(95)第三章 行政法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98)第二节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100)第三节 行政行为概述(101)第四节 抽象行政

5、行为(103)第五节 具体行政行为(104)第六节 行政合同(111)第七节 行政程序(112)第八节 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113)第九节 行政赔偿(114)第十节 行政复议(118)第十一节 行政诉讼(122)第四章 民法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126)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128)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129)第四节 物权与所有权(130)第五节 债权(130)第六节 知识产权(132)第七节 人身权(133)第八节 财产继承权(133)第九节 民事责任(134)第十节 诉讼时效(136)第三部分 公文写作与处理第一章 写作基础常识第一节 主题与材料(137)第二节 结构

6、、表达方式与语言(137)第三节 常用文体的特点及写作方法(140)第二章 公文概述第一节 公文特点与功能(143)第二节 公文的种类(144)第三节 公文文体与结构(147)第四节 公文的格式与稿本(148)第三章 公文写作要则第一节 公文写作基本要求(152)第二节 行文规则(153)第三节 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155)第四节 公文的写作程序(159)第四章 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第一节 规范性公文的撰写((161)第二节 决定、决议、通知、通报、批复、通告的撰写(164)第三节 请示、报告的撰写(168)第四节 函、会议纪要的撰写(173)第五章 公文处理第一节 公文处理的基本任务与地位(1

7、76)第二节 收文处理(178)第三节 发文处理(181)第四节 办毕公文的处置(183)第四部分 管理、人文与科技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第一节 导论(185)第二节 个体心理(187)第三节 群体心理(193)第四节 组织心理(197)第五节 领导心理(208)第二章 行政管理第一节 政府职能及其转变(219)第二节 中国政府机构及其改革(223)第三节 行政领导(230)第四节 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监督与协调(236)第三章 人文与科技第一节 历史常识(242)第二节 文学常识(260)第三节 科技常识(265)第五部分 事业单位知识第一章 我国事业单位的产生与特点第一节 我国事业单位的基本概

8、念(269)第二节 我国事业单位的特点(269)第三节 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277)第二章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背景第一节 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系(278)第二节 我国事业单位财政供给情况(279)第三节 我国事业单位面临的主要问题(279)第三章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历程第一节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脉络(281)第二节 财政公共支出改革(282)第三节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283)第四章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政策措施(287)第五章 聘用合同第一节 聘用合同概述(294)第二节 聘用合同的订立(294)第三节 聘用合同的履行(295)第四节 聘用合同的变更(296)第五节 聘用合

9、同的终止(296)第六节 聘用合同的解除(297)第七节 违反、终止和解除聘用合同的责任(299)第六章 人事争议仲裁第一节 人事争议仲裁概述(301)第二节 人事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和管辖(303)第三节 人事争议仲裁调解(305)第四节 人事争议仲裁组织机构(307)第五节 人事争议仲裁时效(309)第六部分 职业道德职业道德(323)附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相关政策法规(326)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体系。从人类整个知识的角度看,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对象角度看,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的本质和

10、规律,从意识形态看,哲学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具有阶级性。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整个哲学史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历史。世界观是指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方法论是指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形成的观察事物、解决问题最一般的方法和原则。世界观中包含方法论,方法和原则中渗透着世界观,所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精神和自然界,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即谁是本质、谁是派生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哲学上的两大阵营。凡是主张存在、

11、物质是第一性、是本质的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凡是认为思维、意识是第一性、是本质的属于唯心主义的阵营。第二,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人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依照对这个问题作出肯定和否定的不同回答,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到目前的最高形态,它的产生和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本质特征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在19世纪40年代。它是近现代自然科学的产物,是近代社会实践和阶级斗争的产物,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理论探索的成果。1.社会历史条件19世纪初期,欧洲的工业革命带动了社

12、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现,阶级对立简单化,阶级冲突尖锐化。以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为标志,欧洲工人运动勃然兴起,无产阶级登上社会政治舞台。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有自己的世界观指明斗争前途,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不能满足斗争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所以说,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了社会历史条件;而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2.自然科学条件19世纪30年代以后,自然科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自然科学领域,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

13、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等三大学说的创立,产生了一场自然科学革命,证明了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唯物的和辩证的性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3.理论来源任何理论的产生,既是时代的需要,又是继承前人思想资料的结果。在社会科学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加以彻底改造,创立了崭新的哲学。(2)英国古典经济学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作了重要贡献。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

14、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基础。(3)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如消灭私有财产制等等,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材料。上述情况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然而,恰恰是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历史提出的任务;这又是和他们本人的艰苦努力和献身精神分不开的。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亲自参与和领导工人斗争,并及时总结经验;同时对前人的思想成果进行了积极的批判总结,吸取其中的合理内核,经过艰辛的探索和研究,创立了崭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1.阶级性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在阶级社会里,任何哲学理论都具有阶级性,当剥削阶级思想家掩盖自己哲学的阶级性时,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丝毫不掩盖自己的阶级性。它公然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为无产阶级服务。2.实践性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主要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曾把自己所创立的哲学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