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632193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惊弓之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2、理清更羸推理过程,明白只拉弓大雁就掉下来的原因,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训练。3、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从中受到启发。教学重点:1、理清更羸推理过程,用因果句式进行逻辑思维训练。2、理解成语含义,从中受到启发。教学难点:理清更羸的推理过程,用因果句式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教学用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谁来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更羸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判断是一只受伤的大雁,于是他只拉了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二、学习第五自然段。1 、不用箭,只拉弓,

2、大雁就能掉下来,真有这样奇怪的事情吗?课文的哪一段写了更羸只拉弓大雁就掉了下来的情景?2、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说说更羸是怎样做的,指名说。3、体会更羸的威武、自信。(1)指名上台做动作模仿。(2)从他的表演中感受到什么?谁来评价评价?(威武、自信)(3)指导朗读,体会更羸之威武自信。4、结合语境理解两个“直”的不同含义。(1)在这句中有两个“直”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谈谈你的理解。(2)结合视频,感知两个“直”的区别。用自己的话说说 “直往上飞”是怎么飞?(一个劲往上飞)“直掉下来”是怎么掉的?(垂直掉下,速度很快)(3)把自己的理解带进去再读读。指名读、齐读。三、学习六至八段1、此情此景,魏王有什

3、么反应?(大吃一惊)指导朗读。2、更羸怎么说的?理解“笑笑”。(事情的发生全在意料之中)读出什么语气?3、过渡:魏王更加奇怪了,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呢?你们也想知道吗?那课文的哪一段帮我们解开了谜团?四、学习第九自然段,分析“拉弓射雁”之具体原因,明晰推理过程。1、自读第九自然段,更羸看到了什么?用“”画出来。 更羸听到了什么?用“”画出来。 更羸是怎样进行分析的?用“=”画出来。2、小组交流上面的内容。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梳理板书。(1)指名汇报哪句是更羸看到、听到的?哪些是他由此而分析到的?(2)女生读更羸看到听到的内容,男生读分析的内容。反复朗读,在读中加深理解。(3)学生汇报,师板书。

4、A 更羸看到板书:飞得慢,听到板书:叫得惨;(这仔细看认真听就是“观察”,板书:观察。)B 由此想到板书:受伤、离群。(在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思考就是 “分析”,板书:分析)C 想想这只受伤、离群的大雁此刻最怕什么呀?至此更羸又做出了怎样的“判断”? 板书:判断:只拉弓、掉下来。指名用:“一就”造句 3、讨论:更羸是怎样一步步推断出不用箭,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试着用上“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帮我们表述得更清楚。(1)分组讨论,试说。(2)指名说。4、借助关联词语,进行思维训练。谜团解开了吗?用上这样的句式说说更羸只拉弓大雁就掉下来的原因。(齐读练习题)5、对人物形象小结:当时只有更羸看到这只

5、大雁了吗?为什么在场的人都看见这只大雁,而只有更羸知道大雁受过箭伤?(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6大雁被射下后,魏王又会说什么呢? 7、读了这个成语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五、理解成语含义1、学完这个故事,你知道“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原先受过惊吓,之后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的人。2、有句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这个意思。六、分角色朗读这则成语故事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内容基本都是以更羸与魏王对话的形式出现,让我们来分角色朗读吧!(两名男生分别读更羸与魏王的话,其余语言一起读。)七、动画再现故事 想不想看看这个故事的动画版本呢?让我们一起在动画故事中复温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 八、总结布置作业。同学们,课中我们结识了善于观察和思考的更羸。其实在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的神射手,一箭双雕中的长孙晟、百步穿杨中的养由基、还有刻苦学射的纪昌他们的超群技艺是什么呢?课下请同学们在这一个个精彩的成语故事中去找找答案吧!板书设计: 惊弓之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观察 飞得慢 叫得惨分析 受伤 离群判断 只拉弓 掉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