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0、《惊弓之鸟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605177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0、《惊弓之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0、《惊弓之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0、《惊弓之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0、《惊弓之鸟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0、《惊弓之鸟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0、《惊弓之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0、《惊弓之鸟(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三年级 10 、惊弓之鸟 这篇课文在训练重点上由逐步“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的训练进而训练学生“把一段话写清楚”。教学时,应抓住课文的重点段,首先在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上下功夫,再在此基础上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针对本册教材的具体情况,大纲要求教学中让学生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词句,学习分析自然段,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是怎样用词造句、连句成段的。针对大纲对本册教材的要求和课文自身的训练重点,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拟定以下的教学目标:思想教育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更羸能不用箭只拉弓射下大雁的原因,懂得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

2、得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把事情做成做好。培养能力方面:通过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进行读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基础知识训练方面: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能手”、“本事”、“大吃一惊”、“孤单失群”等词语的意思,井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练习复述课文;培养非智力因素方面:养成认真读文、勤观察、善思考的习惯。这篇课文主要通过更羸只需拉弓,不必取箭即可射下大雁的故事,反映他遇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而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的话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因此拟定为教学重点,而对于更羸观察、思维的过程及准确的判断是学生不易理解的,教学中将其作为难点来处理。设计理念: 构建语文学习型课堂,让学

3、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自主互助的学习氛围中愉快地学好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保持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语文,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能手”“本事”等词语的意思。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和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要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以读带讲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4、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说一说有关鸟的成语。(如:一石二鸟)2根据自己在预习中的理解,谈谈惊弓之鸟的意思。(学情估计:整个成语的意思学生可能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教师重在引导,比喻意义无须学生此时说出。)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学法:自学、讨论交流。方式:小组学习。出示自学思考题1读课文,读准音,把语句读通顺,同时标出自然段。2采用查字典、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全班交流自学情况1(本班学生在拼音上有些问题)认读生字,主要是“弦”“惨”二字。2谈谈自己理解了哪些新词的意思。3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更羸放空箭射下一只大雁)四、质疑读了课文,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

5、方?请提出来。(能讨论解决的讨论解决,当堂不能解决的师生梳理归纳成几个中心问题。)五、指导书写生字提示:“魏”注意“鬼”中的撇折点;“猎”可换偏旁;“愈”不能忘记横;“雁”内是双人旁。六、小结七、作业想办法解决课上归纳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谈话揭题上节课,老师和初步读了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有兴趣的同学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看,老师的字虽不漂亮,可写得多认真啊,希望大家在写字时,也能像老师这样一笔一划地写。我们知道读课文要做到“三到”,是哪 “三到”呢?碰到读不好的句子,我们该怎么办呢?上节课,我们运用上面的两个方法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可这还不够,还要能读出感情来。读出感情并

6、不难,教师告诉你们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板书:“过电影”)什么是“过电影”?也就是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二、有感情练读课文1、投影出示第2节1、2句大家看屏幕上这两句话,请你们一句一句地读,边读边想,头脑中出现了哪 些情景?你脑中出现了哪些情景?(指名回答)教师投影演示“更羸跟魏王去打猎,一只大雁慢慢地飞来”的情景。指导感情朗读a.自由练习朗读b.指名朗读如读得好,教师引导:你们觉得他读得怎样,哪些词读得比较好,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如读得不好,教师引导:(指句子)这里说一只大雁慢慢地飞来,听了他的读,我感觉这只大雁飞得还是挺快的,这两句到底该如何读,大家再练练,然后再指名读、齐读。小

7、结朗读情况大家读得真棒,老师也好像真的看到了一只大雁慢慢地飞着,悲惨地叫着。看来“过电影”的方法大家都掌握了,我们读书就应该这么读。2、练习读24节人物的对话该如何读,请大家继续用“过电影”的方法练习24节。自由练指名读看大家的表情,我就知道你们读得很认真,谁想试着读24节。读完第2节,教师引导:更羸的话比较难读,通过努力,大家有信心读好吗?当更羸看到大雁飞得慢时,心里也很有信心,不用箭,就能让大雁掉下来,更羸的话如何读,大家再去练练,再指名读、齐读。更羸的话魏王能相信吗?让第1位同学继续往下读。如果读得不好,教师引导:魏王连自己的耳朵都不相信了,第3节该如何读,大家再练练,再指名读、齐读。学

8、生读好后,教师小结:那个味已经读出来了,看来要想把书读出感情,不但要学会“过电影”,还要能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让第1位同学继续往下读。还有谁想试着读24节,读的时候要注意我们强调过的地方。3、练习朗读第5小节更羸如何试的?请大家用过电影方法自由读第5小节,边读边想,读完后告诉老师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师同时板书。惊弓之鸟(拉)更羸教师演示:更羸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听到弦声,大雁直往上飞,后来又直掉下来。我们只看到更羸拿弓拉弦吗?(“嘣”的一声响)这样的弦声空中的大雁能听到吗?再来一次,大家一起来一次。这下,空中的大雁肯定能听到了。(板书:嘣)指名读。引导:让人一听,就好像真的看到了这样的

9、情景(指图),听到这样的声音(指“嘣)如没有把“直”读出来,教师引导:听到那么响的弦声,大雁肯定很害怕,就会拼命往高处飞,那么“那只大雁”后面的话如何读,再让那位同学读一次,再学着他的样子齐读。如把“直”读出来,教师指板书: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让那位同学再读一遍,再学着他的样子齐读。大家还想读吗?大家再去练练这一小节,边读边做动作,读出来的效果一定会更好,不信大家去试试。指名4位同学上到台前朗读,看着屏幕,边读边做动作,愿意一起读的同学站起来,边读边做动作。教师小结:大家读得真棒,不要老师教,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读得这么好。剩下的课文,我还想让大家自己去读,通过努

10、力,有信心读好吗?我相信只要你们能边读边过电影,读时注意人物的心理活动,就一定会读得很漂亮。同时,上节课有些同学提出的不懂的词语也一定会弄明白。3、练读69节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读完第6小节,教师引导:魏王见更羸不用箭,真让大雁掉下来,心里感到很惊讶,现在你就是魏王,看这一小节该如何读。指名读,再引导:这个“啊”是从心里发出的吗?再来一次,再齐读。第一位同学继续往下读重点指导读第9小节。自由练读。第9小节是这篇课文最有意思,最能让我们受到教育的话。大家还想读吗?大家再一句一句地去读。指名读1、2句。读完第1句,教师引导:这句话告诉我们更羸可真会观察,课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出示第2小节)指课文,更

11、羸跟魏王去打猎,看到一只大雁飞来了,而且还是慢慢地飞,边飞边鸣。更羸观察多仔细啊,大家再自由读读这一句,再去体会一下。读完第2句,教师引导:更羸不但观察得非常仔细,而且在观察时,还在动脑筋想,在认真分析。(指句子)他看到大雁飞得慢,就想到大雁肯定是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这里说大雁的伤口没有“愈合”就是说大雁的伤口怎样?更羸听到大雁叫得那么悲惨,就知道它肯定是离开了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这里说大雁“孤单失群”就是讲大雁怎么样?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读完3、4句。教师引导:通过仔细观察,动脑筋想,更羸最后作出了判断,他判断只拉弓,不用箭就能让大雁掉下来。他的判断对吗?怎么看出来

12、?我们再来看看第5小节(出示句子),看看更羸是如何不用箭,就让大雁掉下来的。齐读第5节,边读边做动作。更羸判断得多么准确,他之所以判断这么准确,就是因为他观察得仔细,肯动脑筋想。这一小节写得多好,还想去读吗?老师读第1句,女同学读第2句,男同学读第3、4两句。分角色读69节大家读的挺不错的。你们想做更羸和魏王吗?同桌一个做更羸,一个做魏王,再试着练读69节。指名到台前表演4、分角色练读整篇课文指名两位同学上台分角色读。自由组合练读。大家分角色练整篇课文时,可以下位置去认为能和你配合的好的同学去练练。再指名分角色读6、练习读第1小节。魏王听了更羸的话,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下面的同学现在你就是魏王,

13、你会对他说些什么?第1小节也是这样夸更羸的,自由读第1小节。听了更羸的话,我们觉得,更羸真不愧是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板书:有名)三、积累运用教师讲故事:一天夜里,有一个小偷溜进了人家的院子里,正想偷东西,这时,一只大黄狗扑了过来,狠狠地咬了它一口,小偷忍着疼痛,飞快地逃跑了,后来,他一听到狗叫,心里很害怕。用我们学过的一个成语可以是什么?刚学过的成语家就能运用,这可真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以后,我们把“曾经受过惊吓,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很害怕”的,一般都可以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像惊弓之鸟这类好听、有趣的成语故事还有好多,希望大家能多找些这类故事读读,然后讲给别人听听。回家之后,你们愿意把“惊

14、弓之鸟” 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在学习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时,我先用成语引入,这些成语都包含着一个故事,顺理成章的揭示课题并板书:惊弓之鸟。然后我就让学生自己去读故事,看谁可以用自己的话把课题说明白。这样大家都充满渴望的去自由读课文。学生读完后,我问学生,课题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书知道惊弓之鸟就是受到惊吓的鸟。然后我问这里的鸟之谁?学生马上说是大雁。接着我让学生再和伙伴一起分角色去读课文,看文中有几个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这样学生通过读书后,不仅知道了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还知道了他只拉弓不用箭就把大雁射下来了。在学生知道更羸只拉弓不用箭射下大雁后,我问学生,更羸真的为什么会这样自信呢?然后再引导学生读第九节,这样学生就能够边读边思考,知道更羸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加以分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这只大雁因为受过一次箭伤还没有好,很害怕再次受到同样的伤害,所以只要它一听见弓箭的响声,就会拼命往高处飞,这样伤口一裂开就掉下来了。其实它不是箭射下来的,而是被吓下来的。学生理解了更羸的分析,然后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有无类似的经历。有学生就说,自己以前被狗咬过,所以只要一看见狗就感到很害怕,还有的说怕蛇,有的说怕马蜂等等。学生会用这个成语了,在让他们自己归纳这个成语的意思和它现在的喻意就水到渠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