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课件作者蒋雪艳课件-散文-听听那冷雨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0580825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教学课件作者蒋雪艳课件-散文-听听那冷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学语文教学课件作者蒋雪艳课件-散文-听听那冷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学语文教学课件作者蒋雪艳课件-散文-听听那冷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学语文教学课件作者蒋雪艳课件-散文-听听那冷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学语文教学课件作者蒋雪艳课件-散文-听听那冷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教学课件作者蒋雪艳课件-散文-听听那冷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教学课件作者蒋雪艳课件-散文-听听那冷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体会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领会本文在构思上的独特之处。 3.了解本文多用叠字、长短错落的句式组合等语言特色。,一、课文的写作背景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即离开大陆。直到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重新踏上祖国的大陆,已是经历了整整43个春秋。正是与大陆长期隔绝的港台生活,使其创作越到后来越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情结,尤其是在七十年代,余光中写了许多思乡怀土的诗文佳篇。诗中最有名的是那首曾经在大陆轰动一时、广为传颂的乡愁,散文中最出色的就是这篇听听那冷雨。作者在回忆七十年代初创作乡愁的情景时說:“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

2、大陆整整20年的時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內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听听那冷雨写于1974年,写作时的心境与乡愁是极其相似的。,二、课文的思想内容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通过巷里听雨,抚今追昔,思绪万端,写了自己在台北春雨中凄凉、凄清、凄迷的复杂感受,抒发了一个远离大陆多年的游子对久别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热切眷恋之情。 文中紧扣“冷雨”,通过巷里听雨来抒发作者的乡愁情思。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春雨勾起作者对故土大陆的思念孺慕之情。第二部分(413自然段):具体抒写冷雨情思。又分为三层:第一层(4自然段),写“雨”字视觉上的美感;第二层(512自

3、然段),写嗅雨、观雨、听雨的感受;第三层(13自然段),写七十年代的台北“没有音韵的雨季”。第三部分(1415自然段):写古屋不再、岁月无情的慨叹。,三、课文的艺术特点 本文写作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新颖的构思。自古以来,写雨的诗文很多,也有不少借秋雨写愁的作品。而本文则是以“冷雨”来写春雨,不仅写了冷雨的可嗅、可观,而且更突出地写了冷雨的可听,从听觉上来表现作者思乡欲归而不能的种种复杂感受。构思的新颖还体现在叙述的角度上,作者没有采用一般文章通常使用的第一人称,而是用了第三人称的写法。这种人称叙述方法,能够使抒情主人公更好地融入景物、背景之中,人景融为一体,造成一种特殊的美感,一种与“夕

4、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极为相似的艺术表达效果。第二,独具特色的语言。本文语言的突出特点是大量使用重叠的手法,有的叠字,有的叠词,有的叠句;有的对偶重叠,有的排比重叠,有的则反复重叠。句式上采用长句和短句结合的方式,短句少则二三字,长句多则超过二十个字,有的句子甚至中间不加标点有意形成长句,如“雨是阴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等。长短错落的句式与叠字叠句结合起来,造成一种回环往复、连绵不绝的语势和耐人寻味的效果。第三,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叠字等多种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我所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应该有木箫的甜味,釜形

5、大铜鼓的骚响,有旋转自如虹一样的光谱,而明灭闪烁于字里行间的,应该有一种奇幻的光。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与文字相遇,每如撒盐于烛,会喷出七彩的火花。(余光中左手的缪思后记) 读听听那冷雨,看看他对散文艺术作了多少探索与革新。以雨入诗文,古往今来,何止千百,而并非每一篇章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意蕴、意境、面貌、个性,自己独创的文笔。他使用重重叠叠的叠字叠句,参差错落,贯串全文。有的是近似的排比反复出现;有的是同声叠韵,如“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别具匠心;句子的结构灵活多变,短句短到点点滴滴,一字一句,二字三字一句,长句像连绵不断的雨脚,一口气长到三十九字;杂以流动

6、自然的少量韵语段落。方块字的形象性和平仄声,神而化之,竟凝结为一幅绵绵密密、千丝万缕的雨景,一阵阵远远近近,紧敲慢打的雨声,甚至那潮潮湿湿的雨意,清清冷冷的雨味,飘飘忽忽的雨腥,一齐进入读者的眼耳鼻舌身,同时渗透每根神经。李清照的声声慢连叠七字,称“卓绝千古”,杜甫的公孙剑器,白居易的浔阳瑟瑟,王禹偁的黄风竹楼,脍炙人口,都乞灵于巧妙的借喻形容,而听听那冷雨,却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这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对中国文学和现代文学的表现力增加一点信心,也应该承认这在“五四”以来的散文领域中,算得是别辟一境。(柯灵台湾散文选序),雨是古今作家反复歌咏的对象,而余光中在文中所创

7、造的“冷雨”的意象是经过独有的审美感受创造出来的。余光中笔下的雨,如“鬼雨”、“冷雨”都具有鲜明的独创性。这是作家独具慧眼的发现。听听那冷雨借“冷雨”这个意象,把人带进了一个冷寂、凄迷的氛围之中,抒发了身在海岛、异城的游子对故国、故土的无尽的乡愁。 这篇散文运用通感、比喻、叠字等多种修辞手法,构建出一个空濛而迷幻的出神入化之境。如“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一句,综合运用了通感、叠字、排比等手法,渗融着诗的意境,有雨声的节奏感,诉之于感官,给读者的感觉是多方位的。(江少川主编大学语文),一、本文主要抒发了一个远离大陆多年的游子对久别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祖国悠久历

8、史文化的热切眷恋之情。 二、本文一反前人多以暖色调描绘春雨的写法,而是以“冷雨”来写春雨,不仅写了冷雨的可嗅、可观,而且更突出描写了冷雨的可听,从听觉上来表现作者思乡欲归而不能的抑郁感伤之情。 三、长短错落的句式与叠字叠句大量运用,造成一种回环往复、连绵不绝的语势和耐人寻味的效果。 四、第4自然段通过“雨”与“rain”、“pluie”的对比,说明“雨”字视觉上的美感。第6自然段通过溪头山与丹佛山的对比,表现中国山水所独有的诗的意境和韵味。第13自然段通过七十年代“公寓的时代”与过去的时代、“没有音韵的雨季”与“瓦的音乐”的雨季对比,表现作者昔日熟悉的生活场景已荡然无存,而只能从历史的记忆中追

9、寻的伤感。最后两自然段通过白发者徒自“听那冷雨打在伞上”与一对年轻恋人在伞下“美丽的合作”对比,表现作者岁月无情、思乡欲归而不能的无奈与感慨。,淅沥的雨缠绵的情 听听那冷雨解读 李洪先 如果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仍停留在农业时代,太软太旧”,徐志摩的文化个性更多地显示“自我”情感的尽情展露的话,那么,台湾作家余光中的散文则具备了“世界性的文化性格”(谢冕语)。它超越了传统阴柔散文“清丽”“淡雅”的“轻工业”色彩,体现了他本人所追求的豪迈奔放,气势恢宏,光怪陆离,气象万千的“重工业”大品散文的特点。其中写于1974年的散文听听那冷雨便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篇。 一、主题探微古大陆文化之恋 余光中在台湾文

10、坛的确堪称是一尊“望乡的牧神”。确切地说,我们认识余光中还是从他那首小诗乡愁开始,但这“乡愁”,并非单纯的思乡之情, 而是浓郁的“文化恋母情结”的集中表露。他曾把古大陆、新大陆和台湾岛比作母亲、情人和妻子。情人虽诱人,但注定长久不了,新大陆的富足与朝气蓬勃,使他为祖国的发展,特别是文化的前途而深深担忧。台湾岛虽为他足之所履,身之所依,但对妻子的感情毕竟不能跟母亲的情感相比。而台湾海峡割断了他对“母亲”的联系,抹不去的漂泊意识使他们永远感觉是“亚细亚的孤儿”,旅居海外又厌倦了“洋人生活”和“二等公民”的地位,使得他对母亲的思念更为刻骨铭心。在身心撕裂的痛苦中,对祖国文化的依恋变得更加浓烈而持久,

11、望乡,的心在“寻根”的认同中得到刹那间的慰藉。“寻找家园”成了代代文人的“集体无意识”,成了永远也无法解开的“文化恋母情结”。正如余光中在散文听听那冷雨开篇所说:“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的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种看似矛盾的心理恰恰表达了游子思归的鲜明主题。 但余光中的怀乡病“不在台湾海峡的这边,也不在海峡的那边,而在抗战的歌谣里,在穿草鞋踏的土地上,在战前的记忆,也在古典式悠扬的韵里。他的中国不是地理的,是历史的。他的中国已经永远逝去”(四月,在古战场)因此,听听那冷雨中虽有对杏花春雨江

12、南的甜蜜依恋,竹楼瓦底车中伞下的情思雨趣,但更多的是对母亲文化的仰慕向往、魂牵梦萦。文中从“惊蛰”中国二十四节气起笔,接着进入“清明”时节雨纷纷、进入“黄梅雨”这些中国人熟悉的时间概念,散发着醇浓的中国味。作者的思绪联翩,“想入非非”,想到“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的江南”,“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那片土”不是在台湾,也不在大陆,更不在异域高高的丹佛山上,而在长着厚厚思乡苔藓的漂泊之人的心里,那就是古今文人千古不变的“精神家园”。因而,“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无须多言,一个“雨”字,一切尽在其中。“视觉上的这种

13、美感,岂是什么rain 也好pluie 也好所能满足?”一股民族自豪感从心底油然而生。因而,雨虽冷却值得听听,看看,嗅嗅,舔舔。于是有了“好雨知时节”的礼赞,有了宋代米氏,父子的山水画,王禹偁的听雨屋。雨是温柔的灰美人,她弹奏着音乐来了,是母亲的摇篮曲,是蚕食桑叶的唰唰声,是一通又通的羯鼓,是强劲的电琵琶的演奏声听雨,从绵绵春雨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从楼上听到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滴串成一部人类的生命史,“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雨,该是一滴湿淋淋的灵魂,窗外在喊谁?”喊你,喊我,喊古今千万思归的游子,什么力量能挡住这磁石般的民族向心力! 二、多变的形式赏析跳荡的意象和多彩的语言

14、1.意象叠加,意境深远 余光中的文学功力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积淀的丰厚土壤,信手拈来就恰如其分,毫无斧凿之痕。如“它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纷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从中可以看出他已将古代诗词名句巧妙地为我所用,以表达对古大陆的向往留恋和无奈的心境。再如“仓颉的灵感不灭”、“翻开一

15、部辞源和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赵家的天下”、“米家的山水”、在王禹偁的听雨屋“鼓琴,咏诗,下棋, 投壶”、“诗经的韵里”等等。这些中华文化的痕迹,如影随形,浸入肌骨,虽,“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虽“前尘隔海, 古屋不再”,但仍要听听那冷雨,以慰望归之苦。本文运用意象叠加的形式创造了一个苍茫渺远的空灵意境,大跨度的意象显示了作者思维的深广,表达了作者依恋、热爱古中国传统文化,思念家乡却有家难回竟至于音信全无的极度矛盾、痛苦的复杂心情。他曾在逍遥游后记中这样说过:“尝试把中国的文学压缩、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拼拢,折来且叠去,为了试验它的速度、密度和弹性。”本文就是作者在

16、这方面的成功尝试。 2.大量运用叠字叠词,营造了浓郁的音乐氛围 作者运用叠字的目的之一就是加大词语的出现频率,反复刺激读者的视觉,自然而然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进而使读者快速进入审美境界。文中利用叠字艺术写出了春雨的缠绵,夏雨的滂沛,秋雨的凄迷,想象中冬雨的浪漫,写出了雨声的音乐美,如文章开始“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沥沥”,几个叠字描绘的是大陆春天乍暖还寒的图画。“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似乎使我们感到一切春雨秋雨、疏雨骤雨,“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雨敲在鳞鳞千瓣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连绵的叠字,营造出一种动态和声响效果,读来恍如静夜听雨,感慨万端。“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一组叠词的连用,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似乎是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以表达自己对冷雨的体验与感喟。这种描述使读者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各种感官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