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达标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576573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达标创建工作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达标创建工作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达标创建工作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达标创建工作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达标创建工作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达标创建工作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达标创建工作汇报材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二0一八年七月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首先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莅临我矿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验收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将矿井概况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如下:一、矿井基本情况 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离石区西北约25km处的坪头乡雒家庄、池家峁、年跃塔村一带,行政区划属离石区坪头乡管辖。井田与坪头乡有公路相通,坪头乡至方山县大武镇有公路相连,距209国道直距约16km,南距离、临、柳、石扶贫公路直距约9km。经209国道、307国道可与太(原)军(渡)高速公

2、路离石出口相接。孝柳铁路从井田南侧25km处通过,交通较为便利。矿井井田面积4.7345km2,批采煤层为4#-9#煤层,其中5#、8#、9#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4#煤层为井田不稳定、不可采煤层,5#煤层大部分已采空。8#、9#煤保有资源/储量4584万t,工业资源/储量4578万t,设计可采资源/储量2358万t,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150万t/a,服务年限12.1a。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48m/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14m/t,综采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82m/min,掘进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23m/min,2018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 2017年

3、经山西省地质矿产研究院检测8#煤层火焰长度3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65%,依据AQ1045-2007标准判定该煤层有爆炸性;2017年山西省地质矿产研究院检测8#煤层吸氧量0.60cm/g,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类,属自燃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矿井无冲击地压。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共布置3个井筒,即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8#煤一采区现布置1个综采工作面(8102工作面),2个机掘工作面(8103两顺槽),矿井采掘比1:2。二、矿井证照及机构设置情况矿井生产经营有关“证照”一览表证件名称证件号码有效日期发证机关采矿许可证C2012.10.24至2019.10.24山西省国土资

4、源厅安全生产许可证(晋)MK安许证字2018X075Y2B42015.11.17至2018.11.16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G1991.11.7至2019.10.24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矿井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设置有技术科、地测防治水科、通风科、安监科、机电科、调度室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六职”矿长、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齐全,均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建立了以矿长为首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和以总工程师为首的安全技术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管理及技术管理职责;建立了矿井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逐级落实到人头,落实到岗位,落实到

5、生产经营全过程。三、矿井各主要生产系统情况1.开拓系统矿井水平延深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布置有3个井筒,即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矿井布置一个水平开采8#、9#煤层,水平标高为+668m。共划分三个采区:一采区位于运输大巷北部、二采区位于运输大巷南部、三采区位于井田西南部。2.采掘布置目前在8#煤层一采区布置“一采两掘”:8102综采工作面和8103运输顺槽、8103辅运顺槽掘进工作面。8102综采工作面,煤层倾角1-7度,煤层平均厚度3.2m。工作面装备MG500/1180-WD型双滚筒采煤机,ZY6400/18/38型液压支架和SGZ900/630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2个掘进工作面,分别为8

6、#煤层8103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和8#煤层8103辅运掘进工作面。两个综掘工作面均配备EBZ200型综掘机,采用综掘施工工艺,锚网索联合支护。3.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方式,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回风立井装备两台FBCDZ-26/2400型主要通风机,电机型号YBF630S3-8,功率2400kw,一用一备。回采工作面采用一进一回“U”型通风方式。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配备两台FBD6.3/237型通风机。4.提升、运输系统 主斜井装备一部DTC120/60/2*450S型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提升煤炭,同时装备一部RJY75-26/3000(A)型架

7、空乘人装置用于运送上下井人员;副斜井地面装备一部JK-3.52.5型单滚筒提升机,采用单钩串车提升运送设备物料及提升矸石;井下运输大巷装备一部DTL120/100/2250型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运输煤炭,一采运输下山装备一部DTL120/100/2315型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运输煤炭。井下辅运大巷和采区辅运下山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5.排水系统 在副斜井井底附近布置中央水泵房主排水系统,一采区运输下山尾部布置采区水泵房排水系统。井下主、副水仓有效容量1657m3,中央水泵房布置MD155-676型矿用耐磨离心式水泵3台,配套电机功率280kw。沿副斜井安装两趟1946型无缝钢管排水管路至地面矿井污水

8、处理站。采区水仓主、副水仓总有效容积为1200m。采区水泵房安装MD155-307型矿用耐磨离心式水泵3台,配套电机功率160kw,沿一采区辅运下山、辅运大巷安装两趟1946型无缝钢管排水管路至井底水仓。在一采区运输下山采区排水泵房附近设有2台强排潜水电泵,型号为BQS300-595/7-800/N,配套电机功率800kw ,电压等级10kv。沿一采区辅运下山、辅运大巷经副斜井安装一趟21910型无缝强排管路至地面。6.压风系统 地面压风机房安设LG-250-8型螺杆式空压机2台,干管选用1946型无缝钢管,支管选用1084型无缝钢管,沿副斜井、辅运大巷、辅运下山敷设至井下各采掘工作面用风地点

9、。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m处以及长距离掘进、大巷、顺槽每隔200m设置三通及矿用压风自救装置和供水施救系统。每组系统可供6人使用,压缩空气供给量每人不少于0.3m/min。7.供水系统 矿井供水施救系统水源由地面日用生活水池提供,水池容量为2200m3,引自工业场地日用给水系统,水源取自深井地下水。设一趟独立的供水施救管网,由主斜井敷设至井下,送至采掘工作面及所有工作地点。供水施救装置和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一起,所有避灾线路途经地点都安装供水施救装置,每组可供6人使用,保证在灾变时提供应急供水。8.防灭火系统 矿井建立有黄泥灌浆、喷洒阻化剂、注凝胶三种防灭火系统。采用JSG-7型煤矿自燃发火束

10、管监测系统,科学地对煤层自燃发火进行预测预报,系统完善、运行正常。工作面上隅角、回风巷、采区回风巷等地点安装有一氧化碳、温度、烟雾传感器,老巷密闭设专人执行周巡回检查制度,开展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工作。井上、下均设置设有消防材料库,主要巷道每隔100m(带式输送机的巷道每隔50m)设置支管和阀门,在井上下各要害场所、胶带输送机机头、各电器设备处、采掘机、各配电点及机电硐室等地点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防灭火措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要求。9.供电系统 矿井地面设有35kv变电站一座,双回路35kv架空线分别引自距本矿东南10km的上安110kV变电站35kv母线段和距本矿西南13km的城南110kv变电

11、站35kv母线段,两回电源架空线均选用LGJ-120钢芯铝绞线。站内安设有型号为SZ11-8000/35/10kv主变2台为井下、地面生产系统及生活附属设施等提供电源。矿井地面设有10kv开闭所一座,地面10kv开闭所装备KYN28A-12型高压开关柜20台,为主斜井皮带、副斜井提升绞车、井下强排泵、地面生产系统、开闭所内部等提供双回10kv电源。开闭所内设有S11-800/10/0.4电力变压器2台,为地面生活、辅助设施供电。井下在副井底附近设中央变电所一处,在采区中部设采区变电所一处。中央变电所两回路10KV电源引自地面35KV变电站10KV不同母线段,沿主斜井敷设2路MYJV22-8.7

12、/10 -3185 mm2矿用动力电缆为井下中央变电所供电,供电距离1850m。中央变电所内10kV及0.69kV母线均采用单母线分段供电方式。采区变电所两回路10kv电源引自井下中央变电所10KV不同母线段,沿井下辅运大巷、辅运下山敷设2路MYJV22-8.7/10 -3120 mm2矿用动力电缆为采区变电所供电,供电距离1500m。采区变电所内10kV及0.69kV母线均采用单母线分段供电方式。采区选用2台KBSGZY-315/10/0.69kV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作为井下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用电的专用电源。 10.通讯系统 矿井装备一套KT195矿用程控调度交换机,政调合一、容量400

13、门;一套KT152井下无线通信系统,实现井下移动人员的相互联络及与地面生产调度人员的联络,并可通过专用接口接入生产调度通信系统;一套KT241井下紧急救援广播系统。11.安全监控系统 矿井装备一套KJ90N型安全监测及生产监控系统。系统可对瓦斯、风速、负压、烟雾、温度、一氧化碳、主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的开停、井下主要风门的开闭状况进行连续监测,对掘进工作面风电瓦斯闭锁、供电系统等工况及相关参数进行连续监测。12.人员定位系统 采用KJ128A型井下作业人员定位系统,在地面中心站设两台KJ128A人员定位系统主机(1台工作,1台备用),井下设有识别基站,人员配备有定位识别卡。四、安全管理情况我矿在

14、安全生产工作中,始终坚持把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及国家、省、市、区和公司的安全指示、文件精神,作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首要环节,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自新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下发以来,矿井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建立以矿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体系、矿长全面负责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和矿长安全生产承诺制度,深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保证安全投入,持续保持煤矿安全生产条件,保护矿工生命安全。矿井认真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辨

15、识评估、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了年度辨识评估和专项辨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完善管控措施。对各类安全风险实行分级管控,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执行情况追踪落实。认真执行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在井口实时公布带班下井情况,便于群众监督,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矿井建立健全了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机制,认真制定排查计划,明确排查内容和排查频次。对排查发现的各类事故隐患实施分类管理,分级治理,严格按照“五落实”原则进行整改。对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由矿长组织制定整改方案进行整改,并实现挂牌督办原则。以提高安全信息化水平、落实安全监管为基础,建立了安全管理支撑体系。矿井及主体各类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齐全,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主体及矿井双层管理的安全管理格局。矿井近3年以来,安全无事故。五、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达标创建情况煤矿是创建并保持标准化动态达标的责任主体。矿井严格按照新颁定级办法和评分办法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深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1.达标创建领导机构矿井成立了以矿长赵武升为组长,安全矿长贺双柱、刁长房为常务副组长,各分管专业副矿长为副组长的达标创建领导组,全面领导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