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2016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秀成果活页评审表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574804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2016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秀成果活页评审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宁波2016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秀成果活页评审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宁波2016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秀成果活页评审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宁波2016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秀成果活页评审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宁波2016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秀成果活页评审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2016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秀成果活页评审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2016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秀成果活页评审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波市2016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秀成果活页评审表评审序号总分专家签名课题名称: 自媒体时代小学生微电影创课的实践研究 1.研究主要内容; 2.研究成效; 3.成果创新性(限5000字以内,图表格式不算字数)。自媒体时代预示着摄影、摄像、数字、信息等智能化素养必将成为学生未来基础素养。微电影创课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转变为做法,它涵盖文学、表演、美术、音乐、信息、摄影、数字化等多重技能,这些技能正是学生现代和未来核心素养的需求。对此,我们在2015年开启了自媒体时代小学生微电影创课的实践研究,以期通过引导学生创作微电影为载体,构建小学生微电影创课课程实施模式的同时培养学生实践创造力及多元化核心

2、素养。一、研究内容课题围绕微电影创课系列课程建构与活动研究逐步展开,积极探索微电影创课课程的课程模块、课程设置、课程评价;同时依据微电影创作的“编-导-演-拍-制”环节进行系列教学研究,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五自”途径展开“五创”实践,从而建立一整套微电影创课课程体系及活动模式。图1 微电影创课“五自”学习体系(一)自管理,创微电影课程体系1. 模块化微电影项目课程管理。为达到每个孩子毕业前能自主实施微电影“编-导-演-拍-制”一体化的研究目标,课题组以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拍自制”微电影为载体,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为主线,从微电影的剧情、视听、文化价值等要素出发,结合微电影与各学科间的融合

3、,按照微电影制作 “编、导、演、拍、制”五大板块整合10项与之相关的国家基础课程与5项校本拓展课程,构建了微电影创课课程结构(图2),并统整微电影创课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图2 微电影创课课程群建构2. 超市化微电影项目主体管理。为体现以生为本的原则,最大化挖掘本校资源,课题组以微电影创作的教学为核心,以教师的特长和学生的需求为依据构建了超市化课程主体。全校30%的老师共同合作开发了10项微电影“编、导、演、拍、制”的基础课程和5项拓展提升课程,满足了高段85%孩子的基本需求和高段27%孩子的专业技术提升需求。(见图3)图3 微电影项目的超市化管理流程图3. 数字化微电影项目考

4、核管理。课题研究过程中,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在超市化微电影课程中,坚持形成性评价,实施了三大考核:自主诊断个体考核,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认识自我,有的放矢选班;个性走读积分考核,让学生在课堂评价下发展自我,适时合理走班;毕业综合量化考核,让学生在目标驱动下超越自我,自信完美收官。(二)自教室,创微电影学习空间在自媒体时代,学生学习的空间不应仅仅局限在固定的教室,教师也不再是唯一的“教授者”角色,教学的资源无处不在。因此,课题组通过基于学校国家基础课程和校本拓展课程相结合,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实践,挖掘网络媒介资源三渠道来引导学生自主开辟隐性和显性的学习空间,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发他们的实践

5、创造力。图4 微电影创课学习空间分布图(三)自专业,创微电影学习项目 要实现学生毕业前人人具备自编、自导、自演、自拍、自制微电影的能力,并拥有自己的代表作,就必须引导学生具备电影创作的基本技能并满足他们对专业技能提升的技术指导需求,因此,课题组以微电影 “编导演拍制”程序为主线,引导学生多渠道创编剧本,激发他们的文学创造力;多层次导构影片框架,助推他们的综合分析力;多方位锤炼演员演技,提升他们的理解创造力;多角度捕捉影片镜头,促进他们的实践创意力以及多维度制作影片效果,培养他们的审美创新力,从而在微电影创作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实践创造力。图5 微电影创课项目配置图(四)自学习,创微电影学习方式为

6、培养学生在微电影创作过程中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开创 “四MO”( 摩、模、磨、抹)学习方式,即观摩式、模拟式、磨合式、抹擦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在此基础上,孩子们实现微电影作品的迁移与创作。图6 微电影创课“四MO”学习方式缩略图(五)自媒体,创微电影展示平台1.搭建微“博”式擂台:为启发孩子们善于观察、思考、创造的能力,教师结合学校德育、特色活动、学生个性开展主题式、话题式、问题式微电影创作评比,并实施整合式和开放式两大评比系列。至今,学校共开展了10次以“文明就在身边”等类似的学校德育类话题式微电影创作评比;8次话题式电影创作评比,2次以

7、年味为话题,2次以学科为话题,2次以校园生活为话题,2次以校园小达人为话题;并开展了5次问题式电影创作评比,如如何解决放学接送时家长电瓶车乱停放的现象, 如何改善学生奔跑现象,如何有效推进学生就餐秩序及整理餐盘的效率等。每一次评比孩子们均给予我们不同的创作风格、不同的创作理念及表现手法,同时也涌现了各具特色的剧种。2.开辟微“软”式展台:为营造浓厚的学生、师生微电影创作氛围,学校开展走进班级电影周、校园电影节、亲子电影日、个人电影秀、毕业电影展等系列微电影展示活动,据统计,至今高段班级电影周举办达100%,高段22%的孩子举办过个人电影秀,并举办了2届亲子电影日,2届毕业电影展及1届校园电影节

8、,充分给予孩子们舒适的微电影展示平台。3.创建微“信”式舞台:为加强学生自主营销方式,学校、家长、老师引导孩子们利用自建网、校园网、社会网三通道自主获悉信息、自由展示作品。目前已有近40位孩子建立比较成熟的个人博客、个人空间、电子相册等自建网,学校的微信公众平台中也宣传了10位微电影小达人专题,有近30部微电影上传到腾讯网,其中606班蒋琪臻同学的年味短短一个星期就收到6000多的点击量。二、研究成效(一)构建了小学生微电影创课的实施模式1.创建了在做中学的微电影创课实施途径。小学生微电影创课从“五自”入手进行课程建构,并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活动研究,从而构建了小学生微电影创课的实施模式。图7:小

9、学生微电影创课的实施模式总图2.开辟了寓教于乐的微电影创课育人模式。微电影创课将微电影“编-导-演-拍-制”融为一体,并给予学生充分的微电影创作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将所学的学科知识和微电影实践创作相结合,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过程中习得技能、提高素养。3.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微电影创课超市课程。微电影创课坚持以教师、学生为主体,依据教师的特长和学生所需开设并选择微电影拓展课程,从而在形成10项与之相关的国家基础性课程外,还形成了5项超市化拓展课程,并定于每周一至四第六节课分别开设2课时教学。(二)促进了小学生多元化综合能力的形成1.影视效应成就了学生艺术造诣与价值取向。近两年的深入研究,全校近500个

10、高段学生共创作了近300部5分钟左右的微电影,较成熟的占17%;其中微电影绿色奇迹还上了央视看我72变节目,家校合作的微电影真人版冰雪奇缘不仅开办首映礼,还把善款全数捐献给灾区,受到宁波日报、东南商报的关注与报道,学校二胎、二胎心理微电影剧也获区特等奖、市一等奖。图8 高段小学生微电影创作成果概况统计图2.电影拍摄优化了学生艺术修养与个性发展。微电影创课整合语文、美术、音乐、表演、信息、体育等诸多学科,因此,在微电影“编、导、演、拍、制”的创造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提升。表1:近两年来各相关课程所获得的显著成绩3.影片制作推动了学生艺术创造与实践研究。参与微电影拓展课程的学生已熟知基本拍摄技

11、巧(如角度、色彩、光线等变化),还热衷于尝试使用蒙太奇手法分镜头和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与组合的基本技巧,也有孩子尝试使用遮罩、翻转字幕等技巧以使自己的作品更具魅力。如此,孩子们自主探究、创新实践能力在自主钻研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大幅度提升。在较为成熟的40多部影片中,有10余部影片运用蒙太奇手法、遮盖法、翻转字幕等特效制作。4.剧本编撰提升了学生文学兴趣与文学创作。近两年的课题研讨,我们发现,据不完全统计全校平均每一位孩子每年阅读量至少达到近百本少儿读本,每分钟阅读量可达300字,学生每学期文章发表或获奖人次占全校1/4;能胜任迎接外校来宾的小解说员占到学校1/5,可见,学生的阅读习惯、文学修养

12、、语言表达等都在潜移默化中增长。(三)提升了一专多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1.推进专业化教师发展:课题研究强化教师形成“以生为本”的课程观和课堂观。鼓励教师以学生认知、生活、兴趣为出发点,以活动设计、指导、评价为切入点,以学生微电影概念下文学素养、画面感、角色感、细节感等培养元素为关键点进行实践探究,从而鞭策教师成为自主研究的专业性教师。2.加强智能化教师发展:微电影本身所具备的数字化、信息化等特殊性有效推动着教师们自主探究信息化知识并付诸实践与应用,从而进一步助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利用智能化设备(Airpaly投屏、iMovie剪辑、AirDrop文件互转、PPT片头制作、组建临时工作QQ群、微云存

13、储等)实现微课制作,微信公众号编辑、视频(音频)剪辑等,并制作了10余节微课,努力从单一学科走向学科整合。3.提升科研型教师发展:微电影创课课程群从成立初期到研究过程都需教师自主开发课程、探索课堂教学、课堂活动设计,这无疑鞭策着教师整合原有课程资源,开发新课程,做一个研究型、创造型和科研型的新时代教师。课题组5位老师完成了1个音乐课题(市基础教育成果三等奖);1篇美术区精品课程;3篇区1等奖微电影论文;录制多节展示课。三、成果创新1.时代性与普及化:微电影创课课题结合自媒体时代的特点,以微电影创作为途径,实现全校毕业生人人均能“自编自导自演自拍自制”微电影的目标,从而培养适应时代发展所需求的新

14、型人才。2.综合性与系统化:微电影创作涵盖文学、音乐、美术、信息等众多学科技能,研究中根据微电影“编-导-演-拍-制”五大版块整合了10项与之相关的国家课程与5项拓展课程,从而构建微电影创课课程结构。3.迁移性与核心化:微电影创课关注学生想法与做法,注重学生创造力和实践力培养,在引导学生拥有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同时迁移到学生对影视音乐、美术布景、文学创造、信息技术等学科综合能力和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策略培养,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现代和未来核心素养的培养。两年来,我们努力在现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探索以微电影为载体的课程整合模式,形成系列化、模块化、群组化的学校拓展课程教育体系,实现1+1 2的课程整合效应。我们深信,该研究必将给同类学校实施课程整合和课程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本页可另加页注:表式可从网上办公下载,填表后一式四份报送市教科规划办。在已确定的场地上,采用多种手段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场地和地基稳定性做出结论;对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的防治、地基基础形式、埋深、地基处理等方案的选型提出建议;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工程资料和参数。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