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570914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灵璧县冯庙中学 刘德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端午文化,感受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习俗。【能力目标】:1.加强朗读,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趣。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情感目标】:1、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2、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提倡保护传统文化。教学重点:解读文本韵味,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教学难点:解读文本,品味语言。教学方法: 导入朗读品评拓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组织形式:以学生小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思路:说风俗理思路品鸭蛋赏语言谈体

2、验课前学生预习:1.自我朗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2.将你认为好的句子或有疑问的语句作上批注。3、搜集家乡有关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传说资料或具体实物。教学过程:一、读诗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生答: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非常不错,大家懂得真多。下面我们一起看一首诗,请你们猜猜这首诗写的是哪一节日?(多媒体出示诗歌)午日观竞渡边贡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端午节)2、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吗?在你的记忆当中,端午有什么让你回味无穷的东西吗?(挂艾草,插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吃五香蛋,赛龙舟

3、、)(多媒体出示风俗图片)3、今天,让我们一起欣赏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回忆性散文端午的鸭蛋,看看作者从一枚小小的鸭蛋里咂摸出怎样的生活情趣。意图:在对传统节日的回忆中走入文本,感受民间文化习俗。二、走近作者(学生课外搜集作者资料,课堂展示,教师多媒体补充。)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文风闲适自由,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no记事散文集蒲桥集等。三、读文本,理思路。1、自由有声朗读课文,要求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之后播放示范朗读)2、再读课文,画出自己喜爱

4、的语句。3、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试试分别用小标题概括。提示: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鸭蛋络子),这就是文章的写作思路!意图:感悟文章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朗读能力。四、读文本,品“鸭蛋”。1、齐读课文2、3段,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课文内容,并以“这是-的鸭蛋,因为-(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学生自由讨论发言)2、作者是带着怎样的感情向我们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高邮咸蛋呢?(赞美,自豪)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对鸭蛋名声和特色的介绍)可以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呢?(浓浓的爱乡之情)意图:培养

5、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五、读文本,忆童年。思考探究:说起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最难忘的要属儿时的记忆了。因而有人说,本文写得最有趣的要属四、五两段了。这两段写什么?(写挂鸭蛋络子)你认为最有趣的是什么?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学生自由发言。)思考:家乡的端午除了吃鸭蛋、挂鸭蛋络子之外,还有哪些风俗活动让孩子们感到幸福和快乐呢?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写出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和怀念。)小结:课文写家乡端午的风俗,写家乡的鸭蛋,写端午的鸭蛋,想表达的就是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童

6、年生活的热爱和怀念。意图: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六、读文本,赏语言。汪曾祺的散文除了在结构上闲适自由之外,语言也有特色,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 a平淡而有味, b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c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探究课后练习二)(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小结: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意图:让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情趣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七、

7、思热点,谈体验。同学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你回忆一下过去,你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呢?小组合作探究: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传统的端午佳节。然而这个我们的传统节日,亚洲某国家(指韩国)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并且在2009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你对此有何看法?(根据上课了解到:学生的看法基本都是去指责韩国非法窃取,不道德,厚颜无耻,根本没有进行自我剖析和检讨。)学生交流后,多媒体出示网友们的评论:1、果真人家要申报,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尽管这节日的“出生证”在我们这里,但谁叫我们这几年连粽子都懒得吃了,而人家却有“规模和气派

8、”地发展起“端午文化”了呢?2、端午节等会不会被“端”走,根本还在于我们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问题,那就是我们对待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不是热爱,以及热爱到何种程度。3、与情人节、圣诞节等一系列洋节近年来在中国的火爆热闹相比,端午等中国传统佳节实在是太冷清,太受冷落了。同学们都沉默了,现在大家也拿起手中的笔当作键盘,用我们的纸当显示屏,充当一回网友,或是透过自己的微博,也来发表一下建议和看法,好吗?学生写,学生交流。(教师巡视、展示学生成果)同学们,我们必须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就像珍视自己生命的价值一样。我们要学会保护、宣传我们的文化传统,比如对联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小组合作讨论:我出下联同学们拟写

9、上联。(教师巡视、展示学生成果。)下联:话端午,品高邮鸭蛋乡情意浓。示例:赏中秋,喝马洪老酒故土难离。意图:此环节让学生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八、小结全文端午的鸭蛋这篇民俗散文,以闲适自由,平淡有味的语言介绍了家乡高邮的端午风俗,包含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家乡咸鸭蛋的难以忘怀,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作者个人的心态,也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儿时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一层异样的光彩。童年岁月中富含生活的情趣,日常生活中包含人生的韵味,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汪曾祺从小小鸭蛋里尝出生活的真味,我相信,我们也会从一片叶,一粒沙,一滴水中咂摸品味出生活的真趣,成长的快乐。九、布置作业如果你对家乡的端午体会不深,也可以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值得怀念的节日风俗,请将你的感触用美妙的文字表现出来。如以月圆话中秋来谈谈你的中秋情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