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设计基础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567690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媒体设计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媒体设计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媒体设计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媒体设计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媒体设计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媒体设计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媒体设计基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研究生专业课程考试答题册 学号 姓名高敏倬 考试课程媒体设计基础 考试日期 2015. 8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技术与工业设计的融合摘要:本文通过具体了解新媒体技术概念的介绍以及具体应用,浅谈新媒体带来的新在何处,并对各种新媒体技术进行了简要剖析,指出其对工业设计领域的影响以及带来的启示,最后预测两者未来的发展,旨在使读者对新媒体技术有更全面的了解,以及对工业设计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有更深的认知。关键词:新媒体新媒体技术工业设计融合一、新媒体技术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不同学科的专家和学者都在纷纷研究适合本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

2、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工业设计的教育也正在经历着信息技术对其教育方式的改革。因此,研究与探索媒体技术应用于工业设计教育的理论和原则,缩短技术发展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距离成为一种必要。在当今这个以光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传播显得格外重要。同时,媒体技术的更新换代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新闻信息传播繁冗复杂的要求,催化了新兴技术的诞生与改革,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促进新闻传播行业转型的同时,也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加深了信息传播对于受众的意义。新闻传播是人类对视觉、听觉、味觉和思维功能需求的拓展和延伸。笔者认为,新媒体的新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旧而言的,新在传播内容,新

3、在传播方式。它是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和网络工具,为网络经济和传媒产业搭建了一座相互联系的桥梁。工业设计教学媒体的研究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研究,它综合了多门相关学科的相关理论,特别是许多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观念、新理论,它们交叉渗透,形成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推动着本学科的持续发展。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是有其理论基础的,戴尔的经验之塔、教育传播学、以及技术哲学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提供了指导,并发展成一个新的学科-教育技术学。二、新媒体技术形式分类新媒体(NewMedia)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

4、视等。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基于互联网技术下的新媒体具有先天的技术优势与作为媒体的信息服务功能,是网络经济与传媒产业实现对接的最佳选择。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属性的新媒体既负有传播先进文化的责任,又有

5、盈利的需要。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中央电视台如何将传统媒体中的平台优势在网络新媒体的传播中获得延续与突破,唯一能做的就是创新。新媒体以其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覆盖率高、精准到达、性价比高、推广方便等特点在现代传媒产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新兴的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平台等。三、新媒体技术与工业设计新媒体并非新兴或者新型的媒体的统称,新媒体应该有其相对准确的概念。新型的媒体或者新兴的媒体都是新媒体,是比较狭义的概念,而且这种概念不能满足新媒体发展的需求,更不利于行业的交流沟通。故而,歌风传媒经过对媒体的研究、大量市场数据分析,以及纵观业内对新媒体认识看法,结合消费者的观点,总结出新媒体相

6、对准确的定义。此定义,在一定调研基础上得出,非强加概念,希望供业内人士交流,等待市场的考验。同时声明此概念并非一刀切式的界定,希望这个概念能促进行业深层次交流同时带动行业新发展,此概念也随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进步。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价值就媒体本身意义而言,媒体是具备价值的信息载体。载体具备一定的受众,具备信息传递的时间,具备传递条件,以及具备传递受

7、众的心理反应的空间条件。这些综合形成媒体的基本价值。这个载体本身具备其价值,加之所传递信息本身的价值,共同完成媒体存在的价值。这个也就是媒体存在价值。即便理念上新形式上新科技进步也具备一定受众,但是媒体成本远高于受众所带来的商业效益,也不能形成媒体的有效价值。2、原创性新媒体之所以称之为新,就新在这里。应该具备基本的原创性。这里的原创性,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个人或个别团体单独得原创性,应该一段特定的时间内时代所赋予的新的内容的创造,一种区别于前面时代所具备的内容上形式上理念上的更革新的一种创新。更具备广泛意义的创新。比如,分众传媒就是一种新新媒体,具备原创性,它之所以可以称为原创是因为他把原有的媒

8、体形式嫁接到特定的空间上,形式上是嫁接,理念上却是原创。但是那时的聚众或者当下更多家类似媒体,都是新媒体典范,他们或者是不谋而合或者是复制,这个原创是这个特定的时间内时代的原创,仍可称其为具备原创性的一面。而这个原创是理念上创新的典范。当时兴起的分众传媒、聚众传媒、框架传媒等细分受众的媒体都是在媒体理念上具有一定意义的原创性。以及后起细分到社区的安康、细分到医院的炎黄、互力等媒体,虽然复制了分众的细分概念,也不失为理念上创新应用成功的典范。3、效应效应是在一定环境下,因素和结果而形成的一种因果现象。新媒体必须具备形成特定效应的特性。或者说新媒体必须具备形成一种更新的效应的特性。新媒体必须具备影

9、响特定时间内特定区内的人的视觉或听觉反映的因素,从而导致产生相应的结果。网络在90年代中期接入我国,属于一种新型的信息载体,而且形成了巨大的效应,在特定区域特定时间内几乎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这种效应必然产生特定的结果。由于这个效应得变化发展,不排除新媒体可以发展成为主流媒体的可能,也就是新媒体在一定的时机也可以脱离新媒体概念限制。所有的概念都是随着发展而变化。4、生命力新媒体作为媒体而存在,必须有一定生命力。或长或短必须有其存在期间的价值体现,而这个价值体现的长短,就是生命周期。由于近几年我国媒体的发展迅速,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由于各类细分性媒体这种细分思维的影响,各种形式的创意嫁接层出不穷

10、。但是就其形式新技术新并不能决定其存在的价值,在无情的市场面前,折戟沉沙的数不胜数。就其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把握住新媒体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而盲目生搬硬套,导致媒体不具备一定的生命力。因而这些在混乱中夭亡的媒体不能算是媒体,更不能称其为新媒体。中国设计史从石器代就已经开始设计的萌芽阶段: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作石器时已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人类的设计概念便由此萌发了。 (1)手工艺设计阶段:到了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了通过化学变化改变材料特性的创造性活动,也标志着人类手工艺设计阶段的开端。 (2)工业设计阶段:工业革命兴起,人类开始用机械大批量地生产各种产品,设

11、计活动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工业设计阶段。 工业革命后出现了机器生产、劳动分工和商业的发展,同时也促成了社会和文化的重大变化,这些对于此后的工业设计有着深刻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制造商们一方面大量引进机器生产,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又把设计作为迎合消费者趣味而得以扩大市场的重要手段。 制造商们并没有对新的制造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重新思考,他们并不理解,机器实际上已经将一个全新的概念引入了设计问题。他们坚信产品的艺术性是某种可以从市场上买到,并运用到工业上去的东西,即把装饰与设计等同起来,而不是将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了满足新兴资产阶级显示

12、其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需要,许多家用产品往往借助新古典主义或折衷主义的风格来附庸风雅并提高身价,不惜损害产品的使用功能。 工业设计孕育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以后。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和越来越细的分工,成为工业设计专业产生的主要原因。1919年美国设计师西奈尔首先使用了工业设计一词。 水晶宫 是20世纪现代建筑的先声,而其中展出的内容却与其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一种普遍的为装饰而装饰的热情,漠视任何基本的设计原则,其滥用装饰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为市场生产的商品 在设计过程中,莫里斯将程式化的自然图案、手工艺制作、中世纪的道德与社会观念和视觉上的简洁融合在了一起。对于形式、或者说装饰与功能关系,

13、依他看来,装饰应强调形式和功能 代表人物及思潮: 早期工业产品功能与形式的分离,缺乏整体设计的状况,从反面激发了一些思想家,如英国的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等对设计进行探讨,从而拉开了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设计改革浪潮的序幕。莫里斯身体力行,倡导了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试图建立一种新的设计标准来拯救设计的危机,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忠实于材料,反对过分装饰。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把设计水准的下降归于工业化本身,鼓吹回归到中世纪手工艺产品对于质量的尊重,这显然是违背历史潮流的。 ,而不是去掩盖它们。 包毫斯的建立: 一战后的1919年德国包豪斯成立,进一

14、步从理论上、实践上和教育体制上推动了工业设计的发展。 1900年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产品不断涌现,传统的概念、传统的形式无法适应新的功能要求,而新的技术和材料则为实现新功能提供了可能性。与此同时,以颂扬机器及其产品、强调几何构图为特征的未来主义、风格派和构成主义等现代艺术流派兴起,机器美学作为一种时代风格也应运而生。在这种情况下,以柯布西埃、格罗披乌斯等人为代表的现代设计先驱开始努力探索新的设计道路,以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的要求。于是以主张功能第一、突出现代感和扬弃传统式样的现代设计便蓬勃发展起来,奠定了现代工业设计 现代设计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但工业设计确立其在工业界的地位却是在美国。

15、 1929年,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和紧接而来的经济大萧条,在幸存的企业中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压力。当时的国家复兴法冻结了物价,使厂家无法在价格上进行竞争,而只能在商品的外观质量和实际使用性能上吸引消费者,因此工业设计成了企业生存的必要手段。以雷蒙罗维为代表的第一代职业工业设计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由于他们的努力,使工业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承认。 二次大战期间,各国军备的比拼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工业设计的发展。许多对后世影响极大的科技和技术不断涌现,如:雷达、核子武器、火箭技术以及航空喷气技术等。 美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未在战争中受到较大创伤,一跃成为了世界经济、科技、军事的主导力量。工业设计在美国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并最终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业设计的方法广泛影响了欧洲及其他地区。无论是欧洲老牌工业技术国家,还是在苏联、日本等新兴工业化的国家,工业设计都受到高度重视。日本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于设计的关注。日本的工业设计由战后初期的模仿,发展到了目前具有自己特点的高水平,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地位。在印度、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设计也深受重视。与此同时,西方工业设计思潮却极为混乱,出现了众多的设计流派,多元化的格局也在20世纪60年代后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