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节法制讲座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566775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女节法制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妇女节法制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妇女节法制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妇女节法制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妇女节法制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女节法制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女节法制讲座(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八妇女节法制讲座 各位女性朋友们大家好:在三八节到来之际,很高兴能够和在座的各位共同学习有关妇女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今天我主要介绍一下与妇女同胞们密切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以及婚姻法的相关内容。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第一部以妇女为主体,全面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它是我国人权保护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二十多年来,对促进男女平等、保护妇女权益、禁止性别歧视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妇女的权益: 第一个方面 :妇女享有的特殊权益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妇女不仅在政治、文化教育、劳动、财产、人

2、身、婚姻家 庭等各方面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而且在某此方面还享有自己特殊的 权益。这些特殊的权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和健康保障的权利。即单位安排给妇女的工作要适合妇女的特点,保障妇女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作和劳动,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即“四期”受特殊保护。妇女保障法第26 款规定:“任何单位均应根据妇女的特点,依法保护妇女在工作和劳动时的安全和健康,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即“四期”受特殊保护。”举例:煤矿行业 劳动法第五十九条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第六十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

3、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第六十一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第六十三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2) 不因某些特殊事由被辞退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妇女权益保 障法第27 款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妇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 合同或者服务协议。” 举例某某怀孕调换岗位降低工资

4、(3) 特殊时期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妇女权益保障法及婚姻法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 提出离婚。”举例某某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起诉。(4) 离婚时照顾妇女的住房权。妇女权益保障法第48 规定:“夫妻共有的房屋,离婚时,分割住房由双方协议解决;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妇女方权 益的原则判决。夫妻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第2 款规定:“夫妻共 同租用的房屋,离婚时,女方的住房应当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 原则解决。” (5) 离婚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时,照顾妇女方合理要求。妇女权 益保障法第50 条规定:“离婚时,女方因实施绝育手

5、术或者其他原因 丧失生育能力的,处理子女抚养问题,应在有利于子女权益的条件下, 照顾女方的合理要求。” (6) 离婚时处理财产时照顾女方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 法第39 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 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 则判决。” (7) 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特殊时期不受逮捕的权利。中 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60 款规定:“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 儿的妇女,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办法。” (8) 即使罪该判处死刑,但在特殊时期有不被判死刑的权利。中 华人民共

6、和国刑法第49 条规定,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举例:电视剧黑冰中田海蓉饰演的刘眉法外逃生。(9)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40 条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 受害妇女有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这一规定使得“性骚扰”最 终成为一个法律上的概念,直接关系到妇女合法权益保护的力度和程 度。这无疑 会给那些卑鄙、下流的性骚扰者以强力震慑,大大减少各类性骚扰事件的发生。举例:侯天来、娟子主演的女人不再沉默(10)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二条妇女的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举例河北馆陶县一女子自杀。 第二个方面、反家庭暴力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7、“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为有效制止家庭暴力,2016年3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1、反家庭暴力法的立法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虽然规定了禁止家庭暴力的规定,但是可操作性不强。中国妇联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家庭暴力现象在我国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它不仅发生在夫妻之间,还多发于父母与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与年迈父母之间。全国2.7亿个家庭中,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已高达30%,其中,施暴者九成是男性。每年有近10万个家庭因家庭暴力而解体。我从业以来代理的离婚案件,大多数是存在着家庭暴力,举例:个体美容院老板离婚案。2、两江某农民离婚案。2、反家庭暴

8、力法的五大亮点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一是表明了国家对家庭暴力的否定和谴责,宣告了家庭暴力不是个人私事而是社会公害,不是家庭琐事,而是违法犯罪。亮点一:家庭暴力明确包含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亮点二:强制报告义务第十四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举例两江虐童案。亮点三:紧急庇护制度第十五条规定,

9、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亮点四:公安告诫制度第十六条规定,家庭暴力情节轻微,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同时明确了告诫书的证据作用。第二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可以根据公安机关出警记录、告诫书、伤情鉴定意见等证据,认定家庭暴力事实。法院根据告诫书可以裁定人身安全保护令,

10、或者判决准予离婚,对受害者给予损害赔偿。亮点五: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第四章“人身安全保护令”包括十个条文,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不再依附其他诉讼,明确“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措施包括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八条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应当在七十二小时内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驳回申请;情况紧急的,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作出。第三十四条 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

11、,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举例:蓝翔技校董事长荣蓝翔之妻申请人民法院保护令案例。 第三方面、婚姻家庭相关规定下面我们讲解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的 婚姻法 我国现 , 行婚姻法颁布于1980年,于2001年4月28日经九届全国人大常 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定修改,2011年8月13日出台了最新的 婚姻法司法解释。我们具体从九个方面来讲解:一、事实婚姻与同居关系问题 1事实婚姻 在1994年2月1日之前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没有办理结婚登记。且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可认定为事实婚姻。事实婚姻具有与合法婚姻相同之效力,受法

12、律保护。 2同居关系 1994年2月1日之后未办理结婚登记而共同生活的男女,一律认定为同居关系。同居关系有两种: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双方均无配偶而同居。 (2)同居关系的法律效果:双方均无配偶,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法院不予受理。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婚姻法解释(二)第1条)。同居期间所生子女与父母具有父母子女关系。同居期间,双方共同取得的财产按照按份共有处理,一方取得的财产归其个人所有。同居者相互不享有配偶权、继承权。举例某某同居一方死亡,一方不能继承。某某分开后不能再婚案。二、夫妻之间的财产关系第一,夫妻一方个人财产 夫妻一方

13、个人财产包括,婚前个人财产和婚后个人财产。婚前个人财产就是夫妻一方婚前购买及婚前持有的财产。婚后个人财产是:1.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2.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3.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4.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补助费;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例如 :买断工龄款。 婚前个人财产特别是婚前房产,如果没有约定,过去的司法解释规定婚姻关系存续八年后作为夫妻共同财产。新婚姻法规定婚前财产 如果要作为“共同财产”,双方必须约定。否则婚前个人财产不作为共同财产处理。新的司法解释规定,婚前个人财产不因为婚姻的存续转化为共同财产。这实际上就

14、取消了“婚姻存续八年,婚前个人财产(房产)作为共同财产”的规定。无论夫妻过多少年离婚时,一方不能分得另一方的婚前财产,但是可以继承。一方出资首付房款婚后共同返还贷款,离婚时如何处理呢?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 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应增值部分,离婚时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大家都知道,婚前取得的财产归个人所有,婚姻存续期间 取得的财产,一般情况下属于夫妻共同

15、财产。但对于婚前一方 通过按揭购买,婚后才取得房产证的房屋,不能机械地以取得 房产证的时间来确定是否是夫妻共同财产。因为买房屋的钱是 一方婚前个人财产,并且已经向开发商支付了全部购房款,在婚前就取得了购房合同确认给购房者的全部债权,婚后获得房产证只是财产权利的自然转化。因此,只要房屋买卖行为发生在婚前,并且买卖合同已经实际履行,房屋登记在买房人个人名下,就应当以婚前个人财产处理。对于夫妻双方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及房屋的增值,应结合共同还贷的款项以及相对应的房屋增值部分,由房屋所有人给对方相应补偿。第二、婚后夫妻共有财产 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婚姻法解释(二)第十一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下列财产属于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一)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二)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三)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第十四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