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之江阴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544514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之江阴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之江阴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之江阴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之江阴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之江阴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之江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之江阴(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3)科学发展的先行者江苏省江阴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江苏省江阴市调研组【提要】 改革开放30年,江阴大胆探索,创新实践,不失时机地抓住了3次大机遇,与时俱进地坚持体制创新,坚持不懈地做强民族企业,坚定不移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遗余力地构建民生工程,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使当地的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编者按:改革开放30年,江苏省江阴市从乡镇企业起步,在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始终明确自身的历史定位,准确把握中央的发展战略,将国家大政方针、外部环境变化与江阴的实际紧密结合,找准发展突破口,

2、不断实现新飞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以大企业集团迅猛发展和成批上市而被誉为“华夏A股第一县”,以华西“天下第一村”为样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名扬全国,成为“苏南模式”的象征。江阴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只要立足科学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敢为人先,不失时机地抢抓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地创新发展理念,就能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把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竞争优势,为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江阴位于长江三角洲苏锡常地区几何中心,是一个曾被誉为“江之尾海之头”的滨江港口城市。江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已有7000年人类生息史、5000年文明史和2500年文字记载史。地域面

3、积988平方公里,长江岸线35公里,户籍人口120万。一、30年来的发展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江阴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显著:一是经济发展突飞猛进。1978年2007年,江阴地区生产总值由4.3亿元上升到1190.56亿元,年均增长21.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63美元上升到13627美元,年均增长20.5%;财政收入由8836万元上升到190.5亿元,年均增长20.4%。2007年,一般预算收入达82亿元,在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连续5年位列第一。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978年2007年,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265519,调整为1.56335.5,其中第一产业占比虽然明显下降,但增加值

4、却年均增长了10%。三是对外开放全面拓展。1978年2007年,进出口总额由219万美元扩大到110亿美元,年均增长34.2%。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60亿美元,境外投资额达1亿多美元。曾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五强县。四是企业规模日益壮大。1978年2007年,江阴大中型工业企业由1家发展到146家,其中营业收入超百亿企业10家。2007年,在境内外上市企业达22家,数量居全国县级单位首位,被誉为华夏A股第一县。五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78年2007年,江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341元和199元提高到21013元和10641元,年均分别增长15.3%和1

5、4.7%;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由18元提高到30708元,年均增长29.3%;2007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2岁;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公交,公路总里程3397公里,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六是社会发展全面协调。1978年2007年,每万人拥有医生由8人增加到25.7人,年均增长4.1%;人才总量由2.7万人增加到24.6万人,年均增长7.9%;小学、初中、高中和高等教育入学率分别由97%、80%、19%和7%增加到100%、100%、95.7%和58.7%。江阴共获得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文化模范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首批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

6、模范市、中国最佳经济活力魅力城市、首届十大“中国和谐名城”等79项全国性荣誉称号。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江阴都能始终准确把握中央的发展战略,并将中央的政策、国内外环境变化与江阴的实际紧密结合,不失时机地抢抓机遇,及时确定、调整和更新发展理念。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大胆探索、顺应民意,使江阴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实现新飞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其做法和经验主要有:(一)不失时机地抓住了3次大机遇1抓住了改革开放初期发展经济的机遇,实施了全面推广经济承包责任制,在社队企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以工补农的发展战略。掀起了全民大办工业的创

7、业高潮,使乡镇企业如同燎原之火,从而实现了工业发展的第一次飞跃,实现了由农业县向工业市的历史性跨越。这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现象曾被作为“苏南模式”的典型,引起了国内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和研究。2抓住了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快速发展的机遇,提出了大力发展民营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思路。尤其针对当时中央确定的加快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有利契机,江阴及时提出接轨国际首先接轨上海尤其是接轨浦东开发开放的思路,大力兴办与上海产业对接配套的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走出了一条民营企业的技术、管理、市场与外地外资企业相对接的发展路径,呈现了由集体经济为主转向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外向经济三足鼎立的态势,到2007年,公有制经济

8、、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9.7%、49.8%和20.5%,实现了江阴由工业市向经济强市的跨越。3抓住了21世纪推动科学发展的机遇,提出了富民增收、生态绿化、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发展理念。实施了优化经济结构、保护修复生态环境、加大节能减排降耗、增强自主创新、发展品牌战略、完善全民社保、建立城乡居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倡导社会诚信等一系列得力措施,促使了江阴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2005年末,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面小康达标,实现了由经济强市向小康达标市的跨越。(二)与时俱进地坚持体制创新改革开放30年,是江阴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30年,江

9、阴体制机制创新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从跨江联动到港城互动。21世纪初,适逢江苏省委和省政府加快沿江深度开发和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有利契机,江阴大胆突破行政区划限制,与隔江相望的靖江市实施联动开发,创立了全国第一个跨行政区划的联动园区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开创了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先河。2005年,江阴又实施了港城一体化发展战略,打破原有“四镇两办”的行政区划,设立了临港新城,完成了港口吞吐量由2005年的5万标箱到2007年的30万标箱的跨越,从沿江工业为主转变到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驾齐驱,实现了港口的发展带动城市的发展。2从资本经营到战略经营。资本经营造就了“江阴板块”和“江阴现象”

10、,促进企业通过上市募集资金实现了规模化的发展。战略经营则是将城市作为一个经营整体来运作。将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全部推向市场,通过层层严格招标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目前,江阴的体育中心建设、干线公路建设、垃圾发电厂运营、城乡污水处理厂网建设都成功地运用了这种经营模式,成效十分显著。3从政府包办到社会共建。对社会事业建设的投入,从以往单一依靠政府向政府与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合作转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提供政策、引导舆论的方式,组织和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共同实现社会事业建设和发展投入的多元化、多样化。如今,江阴的国际教育模式、农民医疗保险模式、繁荣城乡文化、城市生态绿化建设和管理等,都是通过利用社

11、会各种资源共建、捐建、认养、认管、转让冠名权等形式完成的。近5年累计吸纳社会资本28亿多元。(三)坚持不懈地做强民族企业为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江阴不断引导企业走高质量、高效益、高科技、集约化、节约型、低消耗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使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到2007年,江阴民族企业所创造的产值已占经济总量的79.5%。 1优化企业结构,引领企业上档次。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江阴就开始运用先进技术改造纺织、冶金、化工、机械等传统企业,促使了冶金行业“普转优”、纺织行业“低转高”。到2001年,乡镇企业和大型企业就已基本完成改制。企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了一大批技术含量

12、高、创利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的行业巨头,成为江阴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目前,江阴有集团企业155家,其中国家级集团46家,省级集团84家。2007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3290亿元,10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295家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16家企业上缴税金超亿元。2推动自主创新,打造民族品牌。2005年末,江阴就成立了江苏省首家由30所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和江阴58家重点骨干企业及高新技术创业园组成的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通过技术引进、项目孵化、交流合作等形式,促进企业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强力推进企业品牌、产品标准、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战略,并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使企业的核心竞

13、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如今,江阴涌现出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市场独占鳌头的龙头企业和冠军产品,有48种产品市场占有率名列国内第一,有86家企业参与国标和行标的制定,每年专利产品都达1000多件。2007年,江阴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8%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达26%。探索出了一条创新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企业发展模式,使企业成功实现了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从加工制造向研发创造、从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的转变,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从产品到产业、从品牌到标准的演变,实现了从“江阴制造”到“江阴创造”的飞跃。3强化企业培训,提升企

14、业家素质。从1985年开始,江阴就多次免费组织企业管理者参加国内外培训和到著名企业考察,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使企业在经营、管理、技术、市场等方面加快与国际接轨。进入新世纪以来,江阴每年都组织企业家到国内和世界500强企业学习考察,并邀请国内外有关专家对企业进行绩效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从2006年开始,江阴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经费实施“百名企业家创新培训计划”,组织企业家赴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定期培训。从而拓宽了企业家的视野,提升了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增强了企业竞争能力。4全方位服务企业,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江阴市委和市政府历届领导对企业都有着非常强烈的服务意识

15、,极力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一是实施全过程服务。从企业用地、立项、注册、贷款、生产、技改、销售、改制、上市等各个方面,政府都给予周到的协调和服务。二是实施一站式服务。早在上世纪末,江阴就在全国率先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使企业待审批项目全部进入一条龙、一站式、一单制的服务超市,极大地降低了企业办事成本,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三是实施分类别服务。针对企业发展的不同特点,江阴建立了市领导、相关部门与企业挂钩制度,实施分类指导,对大企业集团实施“一企一策”、对优势成长型企业实施聚焦服务、对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四)坚定不移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培育出华西“天下第一村”。江阴历届市委

16、和市政府领导班子都非常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培育出闻名中外的华西村这个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典范,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到2007年,华西村总资产达160多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26亿元,上缴国家税金8亿元,人均交税40多万元,税后净利30多亿元。如今,村民户户有百万元以上的资产、400平方米以上的别墅、13辆小汽车。华西村先后获得中华环保第一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镇等40多个国家级的先进荣誉称号,并在全国村级单位中第一家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以华西村为旗帜,全面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江阴以华西这个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全国乡村典型为典范,走出了一条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提升农业、城市化促进农业的新农村建设的新道路。主要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