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电子课件11厌氧性细菌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0537536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微生物学电子课件11厌氧性细菌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医学微生物学电子课件11厌氧性细菌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医学微生物学电子课件11厌氧性细菌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医学微生物学电子课件11厌氧性细菌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医学微生物学电子课件11厌氧性细菌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学电子课件11厌氧性细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电子课件11厌氧性细菌(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厌氧芽胞梭菌 根据能否形成芽胞 无芽胞厌氧菌,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Clostridium,严格厌氧,G +,可形成芽孢 广泛分布于土壤、人和动物肠道 抵抗力强 可产生强烈外毒素,引起破伤风、气性坏疽、肉毒中毒等,多数为外源性感染 专性厌氧培养,破伤风梭菌 C.tetani,是破伤风的病原菌 外伤感染后死亡率达20%,新生儿死亡率可高达90%,生物学性状 致病性与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法 防治,生物学性状,G+杆菌,周身鞭毛,无荚膜,形成芽胞后菌体成鼓槌状 严格厌氧 大多生化反应阴性 芽胞抵抗力强,

2、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物质: 溶血毒素 痉挛毒素:神经外毒素 裂解成A链(轻链)和B链(重链) B链与运动神经元胞浆膜上受体结合,A链进入胞浆 A链进入CNS,阻止上下神经元间正常抑制性神经冲动传递,造成骨骼肌强直性痉挛,致病过程,侵入伤口,伤口形成厌氧微环境 细菌仅在局部繁殖,释放毒素 破伤风(苦笑面容,角弓反张),微生物学检查法,伤口直接涂片镜检,病菌分离培养阳性率低 主要根据典型症状和病史作出诊断,防治,清创扩创,防止厌氧微环境形成 人工主动免疫:类毒素 感染早期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人工被动免疫 * 注射TAT之前一定要皮试 还可注射免疫球蛋白 治疗原则:使用抗毒素应早期、大量

3、中 和游离外毒素,产气荚膜梭菌 C.perfringens,生物学性状: G+粗大杆菌,次极端芽胞,有荚膜,无鞭毛 培养:厌氧,繁殖周期8分钟,在血琼脂平板上双层溶血,汹涌发酵,在卵黄琼脂上菌落周围有乳白色混浊圈 分型:AE,致病性,产生10余种外毒素,其中包括肠毒素 可引起气性坏疽:组织气肿、坏死,水气夹杂、有捻发音,伴恶臭 食物中毒:A型等可产生肠毒素,引起腹痛、腹胀、水样泻,有自限性,微生物学检查法,直接涂片镜检:取材涂片,革兰染色见G+粗大杆菌,白细胞少,伴有其他杂菌 分离培养与动物试验:接种观察生长情况,做生化反应,必要时进行动物试验,防治,及时清创扩创,必要时截肢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4、 有条件时使用多价抗毒素和高压氧舱法以抑制细菌扩散,肉毒梭菌 C.botulinum,生物学特性:G+粗短杆菌,次极端芽胞有鞭毛,无荚膜 根据肉毒毒素的抗原性分为AG7个型,肉毒毒素不耐热,煮沸1 min 即破坏,致病性,肉毒毒素: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弛缓性麻痹 所致疾病: 食物中毒:胃肠道症状少见,表现为 神经末梢麻痹,为单纯性毒素性中毒 眼肌麻痹、咽部肌肉麻痹、呼吸困难等 婴儿肉毒病,微生物学检查:检测粪便及剩余食物的毒素活性以及分离培养细菌 防治:加强卫生管理和个人防护,根据症状早期诊断,注射多价抗毒素,特别注意预防呼吸肌麻痹和窒息,艰难梭菌 C.difficile,新生儿肠道中正常菌群,引起假膜性肠炎 G+粗大杆菌,次极端芽胞 引起假膜性肠炎,多为菌群失调所致,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形态与染色:多形态性,有球菌、杆菌,有G-、G+,无芽胞 属正常菌群,可转为条件致病菌,多为内源性感染 无特定病型,多为化脓性感染,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 对氨基糖苷类无效,药物敏感试验是必要的,与人类疾病相关的无芽胞厌氧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