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猫教学实录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504455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猫教学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猫教学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猫教学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猫教学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猫教学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猫教学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猫教学实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任务单导学下的“三段四环”猫教学案例 王腾马教学目标1、 学习圈点勾画法批注关键词句及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特征的写法,着重揣摩描写动物及抒发作者情感的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 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题。教学重点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特征的写法,着重揣摩描写动物的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题。教学流程导入:(第一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你们知道王老师来自哪里吗?生:开化师:知道老师来干嘛吗?生:来教书,来给我们上课,来看我们(教室里充满笑声)师:是的,王老师从远远的开化来,来看看你们,来和你们谈谈话,谈啥呢?(出示猫的图片)生:猫师:对,谈猫。那我

2、们先来谈谈猫吧。你们家养过猫吗?养过的请举起你的手?能说说你家的猫具有怎样的特点吗?生:我家的那只猫是咖啡色的,很黏人,总是跟着我,挺烦它的。生:我家的那只猫是灰色的,他经常去爬树,抓老鼠,还把纸片用嘴咬的满地都是,还用脚把纸团踢来踢去的。挺可爱,挺活泼的。生:我家的那只猫胖乎乎的,黄色的,我们都叫它阿黄,它好懒的,它不捉老鼠的,一天到晚就知道睡呀睡的。(教室里哈哈大笑)师:看来呀,三位同学家养的猫,性格也各不相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作家郑振铎的笔下,去感悟作者三次养猫的经历,看看作者笔下的猫具有怎样的特点。(板书课题及作者。提示“铎”的读法和写法)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拉近与学生的距

3、离。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就是生活。创设谈猫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授课:(第二段:实施任务,建构智知)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郑振铎笔下的猫具有怎样的特点?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方法提示:用圈点勾画法在文中批注有关词句。时间“5分钟”。(师: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及在文本中的圈点勾画情况)(第一环,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关键,还是语言文字的品味。游离于文本的小组合作,脱离于自主学习的小组合作,大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通过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切实做好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工作。师:好,时间到。下面请同学们用任务二中的句式交流

4、:我从 词语或句子中看出第 只猫的 特点,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它的 (情感/态度)。时间:“4分钟”。(第二环:小组合作)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品味能力。师:好,时间到。下面将我们的交流情况,在班级中展示。如果,你所展示的是代表你个人观点的,请用“我”,如果代表的是小组观点的请用“我们”。其他小组同学请认真倾听,做好补充和评价准备。(第三环:班级展示)设计意图:规范展示用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倾听意识、自信心及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通过班级展示,共同提高学生的语言品味能力。生:我们小

5、组从第一段中的“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中可以看出第一只猫非常的活泼和可爱的特点,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师:你能够把猫的活泼和可爱,以及作者对它的喜爱之前读出来吗?生:读师:老师听出了猫的活泼可爱,尤其是“滚来滚去”一词,读出了那种喜爱之情。(第四环:教师点评)师:你能告诉老师,“滚来滚去”一词是对猫的什么进行描写吗?生:动作师:这句话,除了动作以外还有什么描写?生:师:其他小组谁来补充?生:还有毛色形态。师:不错,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第一只猫的活泼与可爱,以及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下面让我们带着这种喜爱之情齐读课文。师:其他小组继续展

6、示生:我们小组从第15段中的“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句子中看出第三只猫的很瘦、可怜的特点,从并不好看一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只猫并不喜爱。师:你能告诉老师这里用了什么描写吗?生:动作和形态。师:是的,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看出了这是一只可怜的猫,是一只作者并不喜爱的猫。还有吗?生:我从第15段中的“若有若无”一词中,看出第三只猫非常的可怜,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它的态度是漠不关心的。师:老师觉得你真善于思考。很棒!把掌声送给他。继续展示。生:我们小组从第3段中的“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候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7、。”句子中可以看出第二只猫的活泼、有趣的特点,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它的喜爱的情感。师:这是什么描写?生:跑、扑、捉是动作描写。师:很好。从猫捉蝴蝶的这一细节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猫的活泼与可爱,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作者对第二只猫的喜爱之情。让我们带着这种喜爱之情,齐读这两句。师:同学们,老师不知道你们是否发现,作者第几次养猫的经历写得特别的详细?生:第三次。师:作者对第三只猫并不喜爱,可为什么还把第三只猫的经历写得如此的详细?生:是因为第三只猫的死亡,是作者的误会造成的,作者的印象很深刻。师:嗯,印象深刻,难以忘记。所以写得详细。那为什么作者要写第一、第二次养猫的经历呢?生: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

8、手法,先写对第一、第二只猫的喜欢,然后突出自己的自责。(板书:突出)师:这是“先抑后扬”的手法吗?生:师:谁来帮助一下他?生:这是对比的手法。(板书:对比)师:是的,作者写第一、第二次养猫的经历是为了和第三次养猫的经历形成对比,突出自己的情感。那么作者究竟想要突出自己怎样的情感呢?下面请大家: 自由朗读课文30段到最后,明白真相后,“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设计意图:在语言品味中,体会作者的自责、难过、内疚及懊悔的情感。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好了吗?谁来说一说?生1:30段中的“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痛我的良心的针!”我感受到了作

9、者的难过、和自责?(板书:难过、自责)师:你能够将作者的难过和自责读出来吗?生1再读文。师:究竟该怎么读,才能够读出自责,读出难过?生2:语速要慢。师:是的,不仅语速要慢,还要注意重音,及语气。这里的语气应该要深沉。谁再来试试。生3读。师范读。生1再读。师:老师听出了作者的难过和自责。有进步!来,我们带着自责和难过的心情齐读这一句。生齐读文。师:还有吗?生:32段中的“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一句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痛苦与懊悔,因为当作者明白真相后,作者的这个错误是永远也无法改正的,所以作者是非常痛苦和懊悔的。(板书:懊悔)师:是的,“永无”,再也没有机会了,他是多么的自责、懊悔和痛苦。让我

10、们带着自责懊悔和痛苦来齐读课文。读出作者的自责,读出作者的痛苦,读出作者的懊悔。生齐读。师:还有吗?生:30段中的“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一句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非常的难过、内疚的。因为,动物她不能辩诉,可作者却妄下断语,冤苦了它,所以作者非常的难过和内疚。师:你能告诉老师,妄下断语的意思吗?生:胡乱的说话。师:是的,没有根据就胡乱的说话,乱下结论,冤枉了一个无法辩诉的弱者,作者怎能不难过,不内疚。(板书:内疚)师:还有吗?生:从34段“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也可以看出作者的自责和难过。因为,作者亲眼目睹第一、第二只

11、猫的亡失,而第三只猫的死亡是作者直接造成的,所以,作者永不养猫。“永不”一词可以看出作者的自责和难过。师:很好。作者在第二只猫亡失后说,自此,我家生:我家好久不养猫。师:“我家永不养猫”和“我家好久不养猫”在情感上有何不同?设计意图:在对比中,进一步体会作者的自责、难过、内疚及懊悔的情感。生:作者第二次养猫说“我家好久不养猫”是因为作者回想了两只猫的亡失,很难过,所以好久不养猫,而第三只猫的死亡给作者留下了阴影,所以永不养猫。师:留下了怎样的阴影?生师:谁来帮助一下他?生:作者亲眼目睹第一、第二只猫的亡失,心里就已经有了阴影,而第三只猫的死亡是作者主观臆断直接造成的。所以,作者内心的那种自责、

12、内疚无法出除去,所以作者决定永不养猫。师:是的,第一、第二只猫的亡失的责任不在于作者,所以作者对前两只猫的亡失只是难过罢了,而第三只猫的死亡,作者有无法推卸的责任,是作者的主观臆断所造成的,所以,作者除了难过以外,更多的是痛苦、自责、内疚和懊悔,在作者心中挥之不去,所以作者“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作者给我们写三次养猫的经历难道仅仅只是想要告诉我们,他有多么的痛苦、自责、内疚和懊悔吗?(第三段:评价提升,活化能力)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生:作者想要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够主观臆断。师:除此以外还有吗?生:师:那么,接下来请大家结合任务三“1.对于挥舞大棒、妄下断语的我2.对于第三只“可怜的猫

13、”3.对于周家的丫头4.对于过路的人”写上几句你的心里话。选择期中的一个对象,时间“三分钟”,写在任务单上。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多角度理解文章主题的能力。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生:我想对第三只可怜的猫说,你好可怜呀,可主人也很难过很自责了,如果你的灵魂还在,就原谅你的主人吧!(哄堂大笑)师:你被主人的自责精神给感动了,所以你希望他能得到猫的原谅。是吧?生:是的。师:那么猫应该具有怎样的灵魂,才不会如此的可怜呢?生:要勤奋一点,不能那么懒。师:是的,猫想不如此的可怜,自己必须要强大、要勤奋。作者的自责精神感动了我们,可是,猫已经死了,他不可能得到猫的原谅,有时主观臆断所造成的错误是永远也无法弥补

14、的。生:我想对周家的丫头说,你既然知道猫是有主人的,你怎么不告诉它的主人呢?这样是不行的?师:是的,做人不能够对待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这样猫和主人都会伤心的。我们不能够做这样漠不关心的人。生:我想对过路的人说,随意地拿别人的猫是不对的,如果你喜欢的话,也可以自己去买一只呀,怎么能够随意的拿别人的东西呢?师:是呀,做人不能够太自私了。生:我想对于挥舞大棒、妄下断语的作者说,下回在做判断的时候,一定要有根据,不能再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判断了,就不会再这么自责和内疚了。师:说的很好,声音很响亮,老师钦佩你的自信。把掌声送给他。师:同学们,看来对于一篇文章的理解,角度的不同,也会得出不同的主旨。这就是今天

15、老师想告诉你们的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题。(出示课件)除此之外,我们能否根据作者的创作背景,得出其它的主题?下面请大家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小组讨论,看看能否得出其它的主题。出示课件:本文发表于1925年11月的文学周报上。五四前后,科学、民主、自由、平等、人道主义、个性解放等思想已经传入中国,郑振铎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并身体力行。他以一位正直作家的良心,以热烈、真挚的情感,纯朴、坦率的童心努力探讨人生的真谛。郑振铎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设计意图:结合写作背景,进一步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理解文章主题的能力。 生:我们小组觉得还有自由的主题,第二只猫,不愿意受到束缚,经常跳到墙上,跑到街上。 师:你独特的思维真的令老师钦佩。是呀,文中的那只鸟也正是因为被关在笼子里,失去了自由,才会失去了生命。我们应该把自由还给动物,还给人类。 生:我们小组觉得还有平等。因为文中的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和文中的第三只小猫一样,无法辩护。 师:是的,平等不仅仅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强者与弱者的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