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爸爸的花儿落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504207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爸爸的花儿落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爸爸的花儿落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爸爸的花儿落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爸爸的花儿落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爸爸的花儿落教学设计(第一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林海音教学目标:1、粗略了解作者及作品,识记并运用“肿胀、叮嘱、恐惧”等词;2、找出插叙部分,理解伏笔的暗示作用,提高阅读记叙文的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4、品味文中朴素、平实,富有情感的语言,丰富语感。5、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父女深情,并从“我”的成长中得到启示。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教学难点:找出插叙部分,理解伏笔的暗示作用,提高阅读记叙文的能力;品味文中朴素、平实,富有情感的语言,丰富语感。教学方法:讨论法、分析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

2、一课时教学要点:1、完成目标1,夯实基础2、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教学步骤:一、导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体会到了鲁迅先生的童年趣事,但也有的童年因不幸而令人伤神。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林海音的记忆,缅怀她的童年心情。请同学们翻开书,看到爸爸的花儿落了。二、初步感知1、从题目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们可以想象这篇文章是写趣事呢还伤神的?2、从注释中可知本文选自城南旧事,有谁看过这部分电视剧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3、快速浏览全文,印证你刚才的想法,完成本文的生字词过关,并试着复述课文。三、务实基础(一)字词过关参考:1、书下有的注音解释(摘选):挪窝儿、鸡毛掸子、咻咻、玉簪花、骊歌。2、“读一

3、读,写一写”中的字词(上面有的不重复)肿胀zhng: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 由于发炎、郁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叮嘱zh:再三嘱咐。 恐惧:害怕。 花圃p:种花草的园地。教学时让学生先自行完成“读一读,写一写”,后齐读,笔记。也可以让学生选一两个词语进行造句。(二)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生于日本大阪。出生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她的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

4、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不要求学生笔记)2、写作背景城南旧事简介(见教师教学用书P15)(以上资料由老师念读,不要求学生笔记。)四、文本学习(一)整体感知1、解题 说说题目“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含义。 一方面指爸爸种的夹竹桃凋谢了,另一方面则点出了爸爸的离开人世。2、快速阅读课文,请同学有自己的话概述课文。暂不作评价,学生能概述,初步感知文意也就行了。3、分析文章结构 从复述中,同学们发觉到作者是不是只叙述了眼前事呢?那还运用了什么呢?(插叙)回忆,上学期我们

5、学过哪篇课文也是运用了插叙呢?(羚羊木雕)但同学们是否发现本文的插叙有什么不同?从学生的复述中归纳出本文的行文特点:双线并行,交相生辉。边引导边板书。(见下板书)五、本堂小结 在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童年既有欢快的,也有哀伤的,但本文作者所叙哀而不伤,而表现出的是一种自强。同时也表现亲情的浓厚,下一节课我们就将具体的段落来分析这份亲情,请同学们课后再读一读爸爸逼“我”去上学以及毕业典礼后“我”急着回家两部分。板书设计1爸爸的花儿落了夯实基础 文本学习整体感知双线交织,交相辉映字词过关 眼前事:我的毕业典礼 插叙:爸爸和花儿们我参加毕业典礼 夹竹桃 探望爸爸及爸爸的叮咛 迟到知人论世 因赖床而被打 典礼的钟声 花儿们 爸爸爱花的情形 骊歌里分别 长 大 爸爸教我闯练 典礼后急勿回家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