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陈洪l36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0504197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陈洪l36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大学语文陈洪l36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大学语文陈洪l36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大学语文陈洪l36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大学语文陈洪l36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陈洪l3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陈洪l36(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史记刺客列传(节选),司马迁,一、焦点问题,文言,美在何处? 今天,“荆轲”形象还有价值吗?,二、天地间别一种激烈文字,刺客是天壤间第一种激烈人,刺客传是史记中第一种激烈文字,故至今浅读之而须眉四照,深读之则刻骨十分。 【清】吴见思史记论文,二、天地间别一种激烈文字,刺客列传以时间为序,叙述了春秋到战国时期的五位刺客: 曹沫 专诸 豫让 聂政 荆轲,二、天地间别一种激烈文字,“刺客”的品质 言必信、行必果, “士为知己者死”的品格 侠烈之气 在最后一点上,对荆轲的描写最突出。,二、天地间别一种激烈文字,史公之传刺客,为荆卿也,而深惜其事不成。其文迷离开合,寄意无穷。荆卿胸中尽有抱负,尽有感发,

2、与游者不同。 清郭嵩焘史记札记,二、天地间别一种激烈文字,荆轲之可贵: 强秦压境,燕国危如累卵“当燕丹时,内无强力,外无奥援,而以孱国当枭鸷之秦,此谓卵抵泰山者也。故刺秦亦亡,不刺亦亡。” 黄洪宪史记评林,二、天地间别一种激烈文字,英雄之颂歌: 虽未能挽危局于累卵,但他的扶助弱小,急人之难,奋身抗暴,慷慨赴死,勇气和气节十分感人,可歌可泣,表现出了东方人特有的英雄气质。,三、跌宕雄奇的历史传奇,荆轲逐秦王一段,本可整齐叙之,偏用极历乱之笔,亦本可简约叙之,偏用极详细之笔。盖节次曲折出则情景之仓遽见矣。极详细处正其极历乱处,极历乱处正其极整齐处也。此中摹画叙次有绝大神通,太史公出力写来,后人当悉

3、意求之。” 牛运震史记评注,三、跌宕雄奇的历史传奇,结构完整,叙事波澜起伏 1. 开端:荆轲的身世、交游的交代 2. 发展:好友田光而卷入了燕秦之间的恩怨纠纷 3. 高潮:感于燕太子丹之义而行刺秦王 4. 尾声:高渐离刺秦,三、跌宕雄奇的历史传奇,开端、发展、高潮,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行刺失败后,转入高渐离谋刺秦王,使得故事在将完未完之时,忽又焕发出光芒。,三、跌宕雄奇的历史传奇,1. 在塑造人物上,本文也颇具匠心 除荆轲外,还写了盖聂、鲁勾践、田光先生、高渐离,“备极一时之奇士”。,三、跌宕雄奇的历史传奇,2. 运用多种手法,于典型环境中塑造人物 秦庭行刺之于荆轲的沉毅、神勇,欲扬先抑 与

4、鲁句践争道,遭叱而逃,对比映衬 田光为激励荆轲而自杀, 秦舞阳之怯懦畏愢,则反照荆轲之胆识 樊於期为助荆轲刺秦献上自己的人头 高渐离行刺作为余波,映照出荆轲的英雄形象。,三、跌宕雄奇的历史传奇,3. 人物不论主次,俱皆传神 坦诚躁进的燕太子丹 深沉老成的田光 以及樊於期、秦舞阳、高渐离等人 众星捧月般烘托荆轲,营造出慷慨悲烈的氛围,四、生花妙笔、愤激文心,评注昭明文选 董份:“荆轲歌易水之上,就车不顾,只此时,懦士生色。” 孙月峰:“只此两句,却无不慷慨激烈,写得壮士心出,气盖一世。”,四、生花妙笔、愤激文心,菰中随笔 顾炎武:“荆轲所以为神勇者,全在临时一毫不动,此孟贲辈所不及也。”,四、生

5、花妙笔、愤激文心,史记把文言文的叙事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细节的行笔,往往能于不起眼处传达丰富意蕴。,四、生花妙笔、愤激文心,除“易水之别”外,还有其他细节: 荆轲的“默”:鲁句践与荆轲争道,荆轲默而逃去。 荆轲的“顾笑”:秦廷上,秦舞阳色恐振变,荆轲“顾笑”舞阳。 一笔而多意,含蕴深远,耐人咀嚼。,四、生花妙笔、愤激文心,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报任少

6、卿书,四、生花妙笔、愤激文心,司马迁的刻骨之痛 出生于史家世家; 二十岁时,游历天地十年; 四十二岁,动笔写史记; 四十八岁,惨遭刑辱。,四、生花妙笔、愤激文心,2. 困厄作书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里所戮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报任少卿书),四、生花妙笔、愤激文心,司马迁接受宫刑,忍受奇耻大辱,为了一个不朽的事业活下来。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赵氏孤儿、越王勾践乃至韩信这些能“忍辱负重”的人物时,都持一种歌颂的态度。,五、思考与讨论,你对荆轲刺秦这一行动做何评价? 荆轲与刺客列传中所写到的其他刺客相比,有何重要的不同? 中国古代的文言,常追求语感的沛然跌宕之美,史记便可称杰出的典范。试举本篇中的一段,谈谈你的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