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第二学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499124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第二学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第二学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第二学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第二学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第二学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第二学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第二学时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木兰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的表现作用。过程与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古代英雄花木兰勤劳朴实、勇敢机智的性格,善良淳朴、顾全大局的品德。二、教学重点:理解木兰形象。三、教学难点:理解木兰形象及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的表现作用。四、教学过程:(一) 才艺导入:哪位同学能为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艺?其他同学猜歌名。(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这首豫剧中唱的就是花木兰。(二) 复习巩固:上节课我们接触了木兰诗,请看屏幕,谁来回答?(出示文学常识、看

2、图填句、解词、译句、课文内容)(三) 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节课你想学习什么内容呢?根据回答板书。(板书:学习目标:1.理解木兰形象。2.写作特点。)(四)理解木兰形象:自由朗读课文,并找出相关语句,体会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小组讨论)例:(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

3、郎。机智、谨慎。评价学生回答,总结木兰形象。(板书:巾帼英雄)(五)、品析语言: 这首木兰诗能够流传至今,除了塑造了木兰这个巾帼英雄的形象之外,还在于它精美的语言,请思考:它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生思考,回答:1、押韵,换韵 2、五字一行,易记易背 3、运用多种修辞。现在细致品味:我喜欢 句话,因为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指导朗读。可能出现的答案:(1)第二段运用了夸张、顶真,写出了军情紧急。(要读的深沉,后两句转为坚定。)(2)第3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并不繁琐。渲染战前紧张气氛,表明战事紧迫。表现木兰准备工作的繁忙和出征的急切心情。乐府诗常用的一种铺陈写法。(此句写出发前的准

4、备,节奏要加快,表现其扬鞭策马的英雄形象)(3)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前一节,热烈,节奏快,后一句放慢,亲切、朴实)(4)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运用排比,渲染了木兰一家人团聚、欢乐的气氛,表现了木兰回到家中的愉快心情。(基调热烈、欢快,一节最快,二节放慢,末句轻读,三节加快)(5)结尾运用比喻,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指名朗读全文,体会木兰形象和语言特点。(六)、听电影花木兰主题曲,主要体会壮观的场面。然后对比本课详略。详略分析:(1)这首诗哪些地方写的详细?哪些

5、地方写的简略?(2)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留课下做)学生思考回答:从军缘由详写 出征前准备详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 略写英雄气慨凯旋辞官详写家人迎接详写 木兰改装详写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七)、体验交流互动释疑教师请学生任选下面三个话题中的一个话题,进行说话练习。(课件展示)1.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2.假如“你”就是木兰姑娘,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3.用自己的语言充实“与亲人团聚”这一情节。生准备,然后交流。(八)、课外延伸:木兰的形象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展示图片)(九)、教师总结:木兰诗这首

6、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这首诗在叙事上,详略得当,并运用了排比、夸张、对偶、互文等修辞方法,这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些特色。(板书:多种修辞、详略得当)(十)、作业(1)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2)完成思考与练习(十一)、在歌声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板书设计木兰诗学习目标:1、理解木兰形象。 (巾帼英雄) 2、了解写作方法。 (多种修辞、详略得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