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简案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499051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简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简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简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后一课教学设计简案一、导入新课爱国并不遥远,它就体现在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比如,热爱汉语,学好语文,就是很实际的爱国表现。不信,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去了解韩麦尔先生与小弗郞士这对法国师生在面临亡国时的特殊感受吧!二、出示明确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作者。2、初步了解小说常识,学习刻画人物方法。3、理解感知小说主题思想。三、检查学生预习效果积累词语1、给加点字注音诧异( ) 懊悔( )( ) 惩罚( ) 祈祷( )( )郝叟( )( ) 哽咽( ) 膝头( ) 钥匙( ) ( )踱来踱去( ) 督学( ) 小弗郎士( )( ) 捂( )2、释词宛转:祈祷:哽:四、介绍作者与作

2、品都德(18401897),法国小说家。1868年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巨大成功,并以此在法国文坛上享有“著名小说家”的声誉。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他的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写有12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五、讲解有关小说常识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按篇幅、容量分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 环境(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

3、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六、出示小说写作背景,从情节入手让学生整体感知小说内容1、小说以什么作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据此,将小说可以分为四部分。今天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填写表格。(气氛、学生、老师三方面)平时上课最后一课气氛学生老师2、一起探究 “最后一课” 的特殊含义是什么?找出小说中有关环境描写的句子,感受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交流展示,老师引导总结。七、感知人物分析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这两个人物形象,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从文中找出描写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文字,看看哪些分别是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的文字

4、,体会这些描写表现了什么。合作探究1: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根据文章内容说一说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他发生变化的原因。2. 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3、课文的最后一部分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有什么作用? 八、引导学生感知小说主题,结合现实总结升华。通过描写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等人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九、小练笔作业用一段文字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要求至少用到两种人物刻画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