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规教育(同名4378)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496491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常规教育(同名4378)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幼儿园常规教育(同名4378)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幼儿园常规教育(同名4378)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幼儿园常规教育(同名4378)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幼儿园常规教育(同名4378)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常规教育(同名437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常规教育(同名4378)(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常规教育 幼儿园常规教育主要包括:一日生活常规、教育、教学常规等。幼儿园教师要会科学、合理地制订各项常规,要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地教育幼儿遵守各项常规,以使幼儿园常规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一节 生活常规 一、 进餐的常规 培养幼儿进餐的常规,能促进消化和吸收,保证供给幼儿充足的营养素;保证进食卫生,预防病从口入;养成文明的进餐习惯。进餐时要求幼儿遵守的常规如下。 (1)饭前洗手。进餐前用肥皂泡按照正确的洗手方法,洗干净手。洗净手后,不再干别的事,以免造成再次污染。 (2)吃饭时保持桌面、地面和衣服的清洁卫生。吃饭时,不用手抓饭,不剩饭菜。(3)学会正确使用餐具。小班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勺子,

2、中、大班幼儿学会正确使用筷子。 (4)吃完饭后,能把碗、筷放在指定的地方,把椅子放入原位后离开餐桌。 (5)饭后用温水漱口,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嘴。 (6)中、大班幼儿可轮流担任餐前准备和餐后的整理工作,如饭前分碗、筷、小勺等。 二、饮水的常规 幼儿对水的需要量比成人大,在一日活动中应多次安排幼儿喝水,喝水时要求幼儿遵守的常规如下:(1)教会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识别自己水杯的标识,能根据自己的标识,正确拿取杯子。 (2)组织幼儿拿取水杯,可用分组轮流的方法,以免拥挤,并减少等待的时间。(3)分组组织,轮流取水,并学会排队,做到不拥挤。 (4)喝完水,立即把杯子放回原位,不玩杯子。 三、就寝的常

3、规 幼儿睡眠除了要培养良好的睡姿,能自然、安静入睡等良好的习惯外,就寝时还要求幼儿遵守就寝的常规,它能使午睡室整洁有序,能让幼儿学会穿脱衣、裤、鞋、袜,就寝时要求幼儿遵守的常规如下。 (1)睡前能按顺序穿脱外衣、外裤、鞋子,并把衣裤叠整齐放在床后头或教师指定的地方;鞋子整齐地摆放,做到美观、整洁。起床后,会自己按顺序穿衣裤、鞋袜;起床后会自己整理床铺,将被子叠整齐,放置在床头。 (2)小班幼儿可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以上任务,中班开始慢慢过渡到独自完成。 四、盥洗的常规 (1)分组组织幼儿,按顺序轮流进入盥洗室,尽量避免拥挤,以免发生矛盾。幼儿盥洗时,应有教师在现场指导、照顾和督促幼儿认真洗,洗干

4、净,提醒幼儿不玩水。(2)能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洗脸。 (3)懂得节约用水的道理,学会节约用水的方法,盥洗时,不要把水龙头开得太大,不浪费水。 五、入厕的常规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除了培养幼儿定时大便、按时小便等排便习惯外,同时要求幼儿在入厕时遵守一定的规则,可以让幼儿尽快学会自己料理生活的技能,培养讲卫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入厕时要求幼儿遵守的常规如下。 (1)对初入园的幼儿,要会用语言表达要大、小便,学会坐盆或蹲坑,有些幼儿不习惯幼儿园的便盆或蹲坑,教师应耐心说服,逐渐使之习惯。 (2)4岁后的幼儿,开始学习自己料理大、小便,学习自己穿脱裤子,自己擦屁股,应事先将手纸裁好,放在固定的地方,方便幼

5、儿拿取。一般纸宽10厘米,纸长13厘米左右,并教会幼儿使用方法。 第二节 教育、教学活动常规 一、 集体活动中与人交往的常规 1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1)小班幼儿,会说“谢谢”、“再见”等简单的礼貌用语。 (2)中、大班幼儿会说“谢谢”、“再见”、“请”、“不客气”、“您好”等常见的礼貌用语。并会主动用礼貌用语跟人打招呼和回答别人的问候。 2学会有礼貌地听别人说话。听别人说话时有礼貌,表示对说话方的尊重,会赢得对方的好感,有利于交往。 (1)小班幼儿,要做到能安静地听人说话,不随便插嘴,不打断别人说话。 (2)中、大班幼儿,要做到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不打断别人说话,学会用轮流的方

6、式与人交谈,不抢着讲,不乱插嘴。与人交谈时,做到有目光和表情的交流。个别交谈时,知道要控制音量,以对方能听到为准,不影响其他人。 3在自由结伴游戏时,能热情而有节制地寻找合作伙伴。找朋友时,会面带笑容,态度友好、动作轻柔,自然大方。 4在集体活动中不与他人相撞。 5学会看问题不仅要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出发,也要考虑别人的立场和观点,能和同伴共同商量解决活动中出现的简单问题,玩具的分配、游戏角色的分配等。 二、劳动的常规 幼儿应从小学习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包括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教师应按照幼儿年龄的不同,鼓励幼儿参加劳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活动手、脑和整个身体,锻炼意志,培养爱劳动的态度和责

7、任感。幼儿应遵循的劳动常规如下。 小班幼儿 (1)学习自己穿鞋子、袜子,能分清鞋子的左右脚,分清袜子的底和背,并能穿入脚上。学会自己拿勺子吃饭,不要老师喂。 (2)学会自己搬椅子。方法为:双手分别握住椅子的两旁,椅背朝上,搬动椅子,不能在地面上拖着走。 (3)会自己洗手;会用自己的毛巾擦手、擦嘴;会自己擤鼻涕。会把垃圾扔进垃圾箱。 (4)会按老师的指令做简单的事。如帮老师拿扫帚、簸箕,帮小朋友拿衣服、鞋子,给花浇水、给小鱼喂食等。 (5)会整理自己玩过的玩具、看过的图书,懂得东西从哪儿拿,应放回哪儿。 中、大班幼儿 (1)会自己穿脱衣服,会叠衣服;会扣纽扣、系鞋带。当同伴有需要时会帮助同伴扣纽

8、扣、系鞋带。 (2)会整理被褥,会把被子叠成正方形,会铺平床单。 (3)会用筷子吃饭,不掉饭粒,不剩饭。吃饭时不高声说笑,不弄脏衣服,能钻心进餐。 (4)会正确盥洗,盥洗时专心,不玩耍,不弄湿衣服和地面;动作迅速,不拥挤。 (5)会自觉整理自己玩过的玩具、阅读过的图书,做到物归原处。 (6)会按活动需要,摆放桌椅,搬动桌子时,做到两人抬着走,不推、拉桌子。 (7)会擦桌子、窗户,会扫地,自觉保持环境清洁,自觉地将垃圾扔进垃圾箱。 (8)会给植物浇水,给动物喂食,能做力所能及的园地劳动。 (9)能较好地完成老师指派的劳动任务,如分发和收拾餐具、教具等。 (10)能完成“值日生”的任务,尽到“值日

9、生”的责任。 三、避免噪声的常规 噪声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众所周知,避免产生噪声人人有责。避免噪声的常规如下。 (1)不高声喊叫。 (2)与人文明交谈,个别交谈时会控制音量,集体交谈时,会注意倾听,不随便打断他人的发言或乱插嘴,做到一个接着一个发言。 (3)唱歌、念儿歌时也要注意控制音量,能用好听的声音唱歌和念儿歌。 (4)自由活动时,不狂奔乱喊,否则既制造噪声,又损伤嗓子。 (5)轻轻地走路。 (6)不在活动室里或走廊上跑跳,会轻轻地稳稳地走。 (7)进午睡室,会小心地、悄悄地走。 (8)轻轻地拿放东西。 (9)搬桌子,两人抬着走;搬椅子,两手抱着走,不在地面上拖动,以免发出噪声。 (10)饭

10、后、饮水后、轻轻地把杯、碗、盘、勺、筷等放入指定的筐或桶内,尽量不发出声音。 (11)平时不敲打桌子,不摇动椅子。 四、教学活动常规 幼儿园教学活动常规有一般性的组织常规,如排队、举手发言、坐姿端正等;也有特殊教学活动的常规,如针对音乐活动、体育活动等不同教学活动的特点,有一些特别的常规要求。教师应明确各项教学活动的规则要求,并指导、督促幼儿遵守各项规则要求,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好效果。 (一)教学活动中幼儿需遵守的一般常规 1排队 在集体教育、教学过程的组织中,少不了排队这一组织形式,它是活动顺利、有序进行的保障,也是一种文明的行为习惯。教师不但要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组织幼儿排队,还要在

11、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自觉排队的习惯。让幼儿知道,一般有三人以上出现等待现象时,就要自觉排队。 (1)盥洗、入厕、饮水时遇到等待现象应排队。 (2)集体走楼梯、过走廊,要排好队靠右边走,把左边空出来,供别人用,以免挡住别人的通道。 (3)玩滑梯、秋千、浪椅等大型活动器械时,要排好队,一个接着一个来,懂得先来后到的道理,学会必要的等待。保证活动的安全。 (4)在早操、游戏、音乐、体育等活动中,能根据活动的需要和教师的指令,排成各种队形。 (5)集体出游、散步需要排队,一般排成两路纵队,幼儿两两拉手行进。小班幼儿可用绳子做护栏,即绳子两端分别由两位老师牵住,幼儿排成一路纵队,用右手扶住绳子,就可向前

12、行进,这种方法既安全,又方便低年龄幼儿行走,比一个幼儿拉着一个幼儿的衣服走效果要好得多。 2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常规 (1)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解,按老师的指令开始、展开和结束活动,步调一致、反应灵敏、行动迅速。 (2)举手发言。养成勤于动脑,积极发言的主动态度。同时又要做到回答问题或要求发言时,应先举手,得到老师许可,方可起立发言。会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等待教师邀请。注意倾听同伴发言,不随便打断或插嘴。 (3)不随便进出活动室。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喝水、入厕,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不随便借故离开活动室,更不擅自离开活动室,随便进出。能坚持完成学习活动。 (4)不随便玩弄事先准

13、备好的学具、操作材料等学习用品,以保证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活动中。 (5)坐姿端正。背部挺直,靠着椅背,肩部放松,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上。保持正确的坐姿,既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又能保证骨骼的正常生长。 (6)活动结束后,自己收拾简单的学具、乐器、操作材料等学习用品,整理场地。离开时,能迅速地将椅子轻轻靠近桌子。 (二)特殊教学活动的常规 音乐活动中韵律活动的常规 1活动开始和结束的常规 (1)听音乐的信号起立和坐下。一般采用旋律向上的音乐作为“起立”的音乐,用旋律向下的音乐作为“坐下”的音乐。 (2)听音乐的信号开始活动和结束活动。 (3)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活动后迅速找到空位子就座。 (4)活动

14、结束时,自己收拾道具和整理场地。 2活动进行的常规 (1)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2)听音乐的信号变换队形,一般采用进行曲,听进行曲音乐,按音乐的节拍,边踏步边走成新的队形。 (3)在没有队形要求的情况下,找比较空的地方活动。 (4)在自由移动或活动时,不与他人或场地内的道具桌椅等相撞。 (5)在自由结伴的活动中,安静地在规定的时间内寻找、选择同伴、交换舞伴、分组或分配角色。 (6)在自由结伴活动中,热情而有节制地与舞伴交流、合作。 音乐活动中打击乐器演奏的常规 1.活动开始和结束的常规 (1)听音乐的信号整齐地将乐器从座位底下取出或放回。 (2)乐器取出后,凡不演奏时须将乐器放在大腿上,做到

15、不发出声音,眼睛也不看乐器。 (3)开始演奏时,按指挥者的手势整齐地将乐器拿起,做好准备演奏的姿势。演奏结束后,按指挥者的手势将乐器放回大腿上。 (4)活动结束后,自己收拾乐器和整理场地。 2.活动进行的常规 (1)演奏时身体倾向指挥者,眼睛注视指挥者,积极地与指挥者交流。 (2)演奏时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 (3)演奏时注意力要集中,不做与演奏无关的事。 (4)交换乐器时,须将原来使用的乐器放在椅子上,再迅速、安静地找到新位子坐下。 (5)交换乐器过程中不与他人或场内的椅子相碰撞。 体育活动的常规 (1)听口令或哨声踏步、走队形、做动作。 (2)教师示范讲解时,集中注意倾听和观看。 (3)解散活动时,应在指定的地方活动,不互相碰撞。 (4)做剧烈活动时,不高声喊叫,以免损伤声带。 (5)做体育游戏时,严格遵守游戏的规则。 (6)成集中队形时,动作迅速,不发出声音。 (7)结束活动时,会帮助教师收拾活动器具,整理场地。 第三节 常规培养的策略、方法 。 幼儿园各项常规一旦确定,教师就应教育、引导、督促幼儿遵守,严格要求,持之以恒,直至形成习惯。否则,哪怕制订得再好的规则,也只是纸上谈兵,失去意义。 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参考以下策略、方法。 一、严格要求,毫不懈怠 幼儿园提出的各项常规,对幼儿来说,应该是符合实际,是他们接受能力范围之内的;但又应该做到有一定的难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