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三高考热身训练题(化学)解读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495489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届高三高考热身训练题(化学)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09届高三高考热身训练题(化学)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09届高三高考热身训练题(化学)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09届高三高考热身训练题(化学)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09届高三高考热身训练题(化学)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届高三高考热身训练题(化学)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届高三高考热身训练题(化学)解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实验中学2009年高考热身训练题化 学本试卷共11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l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

2、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a 23 O 16 Mg:24 Al:27 Ca 40 Cl 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铀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很低,铀U一直为国际社会所关注。下列有关铀U的说法正确的是AU 位于IIA族BU 与U 的性质完全相同CU 原子核中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51 DU的摩尔质量为235g2.下列表述正确的

3、是A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提前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某种和田玉的化学成分为Ca2Mg3Fe2(Si4O11)2(OH)2,改写成氧化物表示为:2CaO3MgOFe2O38SiO2H2O D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B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C油脂在碱的催化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工业上利用该反应生产肥皂 D用Cu(OH)2可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4下列物质的工业制备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A冶炼汞:HgSO2 HgSO2B制漂粉精:

4、2Ca(OH)22Cl2 = Ca(ClO)2CaCl22H2OC制乙烯:C2H5OHCH2CH2H2OD制盐酸:H2Cl2 2HCl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盐碱地(含较多的NaCl、Na2CO3)施加石膏可以降低土壤碱性。B将MgSO47H2O加热再灼烧可得MgO。C等浓度的Na2CO3溶液比 NaHCO3溶液的pH值低。D磷酸盐溶液都呈碱性。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黄铜(含Zn)比青铜(含Sn) 易产生铜绿。B为保护地下钢管不受腐蚀,可使它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C以铜为正极,锌为负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具有实用性。D铁的吸氧腐蚀比析氢腐蚀发生的速度更快7人们能够在昏暗的光线下看见物体,是因为

5、视网膜中的“视黄醛”吸收光线后,其分子结构由顺式转变为反式,并从所在蛋白质上脱离,这个过程产生的信号传递给大脑。光顺式视黄醛反式视黄醛 下列有关“视黄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视黄醛”属于烯烃 B“视黄醛”的分子式为C20H15OC“视黄醛”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D在金属镍催化并加热下,1mol“视黄醛”最多能与5 molH2发生加成反应 8氢化亚铜(CuH)是一难溶物质,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反应物”在4050时反应可生成它。CuH不稳定,易分解;CuH在氯气中能燃烧;跟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以下有关它的推断中错误的是 A“另一种反应物”一定只具有氧化性 B“另一种反应物”一定具有还原性

6、C2CuH+3Cl2=2CuCl2+2HCl(燃烧) DCuH既可做氧化剂也可做还原剂9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将海带灼烧成灰 B过滤得含I溶液 C放出碘的苯溶液 D分离碘并回收苯二、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2.4NAA17g甲基(14CH3)所含中子数为9NAB标准状况下,密度为gL1的某气体纯净物一个分子的质量为 gC25时,1 L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NA个氢氧根

7、离子D常温下,0.2molCl2溶于等体积水中,转移电子数为0.2 NA11已知:2H2(g) + O2(g) = 2H2O(l) H =571.6 kJmol1 H+(aq) + OH(aq) = H2O(l) H = 57.3kJmol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式表示25,101 kpa时,2 mol H2和1 mol O2完全燃烧生成2 mol H2O(l)放热571.6 kJB2H2(g) + O2(g) = 2H2O(g)中H大于571.6 kJmol-1C将含1 mol NaOH的水溶液与50 g 98%的硫酸溶液混合后放出的热量为57.3 kJD将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与含

8、1 mol CH3COOH的稀溶液混合后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Na2SO3、Na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2I+C12 = 2Cl+I2BAgCl沉淀在氨水中溶解:AgCl+2NH3H2O = Ag(NH3)2+ +Cl+2H2OC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SiO32CO2H2OH2SiO3CO32D用铜片作阴、阳极电解硝酸银溶液:4Ag+2H2O4Ag+O2+4H13A、B、C和D都是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的阳离子和D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AD的化合物;C和D属同族元素,其中C中核外电子数是D中核内质子数的2倍。B

9、和D是同周期元素且A和B能形成AB2型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D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A族 BCaB2中可能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C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ACDB DB与D不能组成离子化合物14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的正方向放热(t2时升温) BH2S气体通入氯水中 Ct秒时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 DNaOH溶液滴入Ba(HCO3)2溶液中15下列排列顺序完全正确的组合是 溶解性:Na2CO3NaHCO3AgClAgI 氧化性:MnO2Cl2Fe3+Cu2+常温下,1、2、3分别表示pH=2的盐酸、pH=12的氨水、pH=12的碳酸钠溶液中

10、水的电离程度,则1=23同温下,1L0.5molL-1NH4Cl溶液中的NH4+数大于2L0.25molL-1NH4Cl溶液中的NH4+A B C D 16常温下,水的离子积为Kw=1.0X10-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pH=11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等于103mol/LB将pH=1的硫酸和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比为9:1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1.7(lg2=0.3)C将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都相同的一元酸HA与一元碱BOH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反应后溶液中c(H+)=D若中和之前强酸、强碱的pH之和等于14,则中和后溶液的pH大于7。17下列溶液中,各关系式正确的是A等浓度、等体

11、积的NaOH和二元弱酸H2A混和溶液中:c(Na+) + c(H+) c(HA) + c(OH) + c(A2)B1 L 0.1 molL-1CuSO4(NH4)2SO46H2O的溶液中:c(SO42)c(NH4)c(Cu2)c(H)c(OH)C已知两种弱酸HA、HB的电离平衡常数Ka(HA)Ka(HB),常温下0.1 molL-1的HA、HB、NaA、NaB溶液中:pH(NaA)pH(NaB)pH(HA)pH(HB)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2CO3和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3c(H2CO3)+2c(H+)+c(HCO3)2c(OH)+c(CO32)18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2、1 mo1CO和1 mo1 H2O (g),于850时进行化学反应:CO(g) + H2O (g)CO2(g) + H2(g) H0,达平衡时,有50%的CO转化为CO2。在相同温度下,将1 mo1CO和4 mo1 H2O (g)充入同样的容器中,记录08分钟内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t分钟时为改变条件后达平衡时所测得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时间/minn(CO)/ mo1n(H2O)/mo1n(CO2)/ mo1n(H2)/ mo101 40040.253.250.750.756n1n2n3n48n1n2n3n4A前4 min,用C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CO)=0.25mol/

13、(Lmin)B反应在第4 min时处于化学平衡状态C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是2。 D8分钟时,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6%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5分)19(10分)已知胆矾在不同温度下可以逐步失水:102113258CuSO45H2OCuSO43H2OCuSO4H2OCuSO4某课外活动小组准备用浓硫酸和铜片为主要原料制取少量胆矾,其主要步骤有:取少量铜片放在干燥的蒸发皿内,用酒精灯灼烧到其表面变黑为止;向蒸发皿内加入一定量浓硫酸并加热,反应结束后发现有少量黑色固体及白色固体存在;将上述冷却后的反应混合物用水稀释得蓝色溶液,白色固体消失,但仍有黑色固体存在;向稀释后的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充分搅拌;过滤,弃去不溶物;将滤液转回洗净的蒸发皿内,用沸水浴缓缓加热蒸发,浓缩至表面有晶膜析出时为止,取下蒸发皿使溶液冷却,析出蓝色晶体。 (1) 步骤中将铜片灼烧的目的: 。(2)简述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有错选得“0”分)A用浓硫酸溶解灼烧后的铜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