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反思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495326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反思(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本节课分为三部分: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植物的蒸腾作用;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首先明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通读教材数遍,挖掘出主线水,再进行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我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希望做到流畅不突兀。围绕本节课重难点设计开展了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式学习等活动,高效地完成了学习目标。下面,我对本节课的亮点和不足作以反思。亮点一:导课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这个标题有点“大”,在课前交代题目,学生难免会一头雾水,因此,我并没有给出题目,而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希望以“水”为主线,让孩子们跟着水的“脚步”

2、,最后自己来发现这个水循环,也会对这节的内容理解地更有条理性。导课部分,我没有太过用力地安排内容,因为教研经验告诉我不能为了导课而导课,因此我只进行了简单的导入:“前面的内容中,我们知道了生物圈中都有哪些绿色植物,这一章,我们来看看绿色植物跟水有什么关系。毋庸置疑,植物是需要水的,他们如何吸收水分我们已经学过了,谁来带大家回忆一下?”并出示填空题找学生来填空。这样的导课既回顾了以前的知识,又能引导孩子思考水接下来去了哪里,顺理成章地承接到本节课的内容,流畅而有效。亮点二:演示实验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部分,我设计了芹菜叶变红实验。相对于讲授法,实验法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有助

3、于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形成探究实验思维。实验是由班级生物兴趣小组的四名同学提前完成的,在课堂上,他们亲自给同学们讲解和演示,并进行设问,接着分发实验结果,全班进行小组观察讨论活动。学生演示实验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并且学生之间的互动要比师生互动更为有效,能够使全员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小组讨论锻炼了孩子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如此,这部分内容在轻松的氛围中高效地完成了。亮点三:制作模型突破气孔开闭难点保卫细胞吸水、失水导致气孔的开闭是一个难点,气孔内外壁结构的特殊性导致了这一部分内容较为抽象,不易理解。因此,我利用两个长形气球模拟保卫细胞制作了气孔的模型,分别在两个气球一侧粘上一条胶布以

4、模拟较厚、不易伸展的气孔外壁。给气球充气和放气模拟保卫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气孔开闭与保卫细胞吸水失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生动有趣,过目不忘,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亮点四:学习方式多样化,课堂小题联系生活实际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能够避免同一种方式给学生带来的疲惫感,更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有助于实现高效课堂,但要注意的是,活动要安排得当,不能重形式不重内容,否则适得其反。本节课,在芹菜叶变红实验处安排了个别学生的课下实验探究活动、课上学生与学生间的表达与交流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较好地实现了高效课堂,开心课堂。导管等知识部分安排自主学习,让知识回归书本,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读

5、书的能力。每讲一个知识点,我都安排一至两道小题进行练习,即学即练,既巩固知识也能给教师以及时的反馈。另外,我尽量选择与生活生产相联系的实用题,一是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点,二是让学生明白:学生物不仅仅是应付考试,更能指导生活。亮点五:板书的设计研读教材数遍后,我挖掘出本节课的主线水,在课堂上,也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追踪水的轨迹,对本节的知识有更系统更有条理性地理解。因此,在板书方面,我没有设计传统形式的分版块板书,而是讲到哪,就把水画到哪,这期间也让孩子们参与设计水的走向,最后形成一幅完整的水循环图画,孩子们恍然大悟,也好似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板书形式,让孩子们对本节知识建立了整体的认

6、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实现了知识的升华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完成。不足:一、教学流程不够熟练,对学生关注度不足 本节课课容量大,活动多,要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时间,才能做到收放自如。而由于自己对所设计的流程还不够熟练,因此在某些环节,还存在关注自身大于关注学生的现象,没有跳出教学流程。改进: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认真写详案,每句话都反复推敲、反复练习,将流程熟烂于心,这样才能跳出流程,实现有效的课堂生成。二、实验的设计缺陷芹菜叶变红实验,实际上也是一个对照实验,在设计时,忽略了对照组的设置,导致实验不够严谨,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改进:不论是教学还是实验,都要有严谨的态度,课后我会将实验设计存在的问

7、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找出实验不足,一方面补救教学中的不足,同时提醒学生学习也要有严谨的态度。 这堂竞赛课,也是我第一次站在录播室的讲台上,第一次能回看自己的讲课视频,能在一流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工作学习,是幸运,是幸福,感恩自己是实验人。在最初试课时,很多内容处理得不够生动,也有部分知识点未交代明确,经过同组兄弟姐妹们的点拨,这些问题得以突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每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也常常记得组长景老师说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每周的教研活动,都让我收获良多,倾听他们的经验,都是简单的语言需要的却不只是一朝一夕的努力,而是一个量变积累成质变的过程,它包含着无数次的备课、上课、磨课,而在这个也许漫长的过程中,你要一直保持着对教学、对学生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