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课时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495235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课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说明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途径。重点和难点说明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途径。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整体感知相互表达和交流的基础上,概括出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大体途径是“根茎叶、花、果实等”。达到整体感知本节课内容的目的。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同学共同合作大胆结合组织讨论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猜想“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二、根适于吸水的特点1第一步,由生物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讲述参与老师培养“长出根毛的幼苗”的过程:(1)将10X100厘米的试管洗净,在试管的内管口附近放入棉花球; (2)把刚刚萌发的小麦种子63粒)放在棉花球上,上面盖上少量棉花。整个

2、棉花球上要滴足清水,使它经常保持湿润。三四天后,小麦的幼根钻出棉花球向下伸展,幼根的前端密布着根毛,肉眼可见,如果用放大镜观察则更清楚。生物课外活动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全班的其他同学对其中一些不清楚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可进行提问,共同讨论。老师做引导和补充然后,让学生阅读P110的“观察与思考”,对思考题进行探讨,确认根适于吸水的特点。2理解根吸水的意义。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暂时不下结论,让问题留在头脑中随知识扩展不断完善进行达标检测(一),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检测题:(1)移栽植物时,如果根损伤大多,植物会有什么变化?(2)扦插后的枝条如何处理,成活率会提高?水分运输的途径第一步:茎的结构

3、学生猜想茎的结构。在学生猜想的过程中,观察茎的横切和纵切示意图,确认猜想的茎的结构是否正确。教师首先联系俗语人要脸,树要皮,鼓励学生猜想茎的结构。在学生猜想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并指导学生观察茎的横切和纵切示意图 第三步,导管是水分在体内的运输途径。看P109观察与思考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水是通过什么途径跑到叶片中的?2.将茎横向切断,在横切面上发现了什么?根据茎的结构知识,判断是茎的哪部分变红了?3将茎纵剖开,在纵剖面上发现了什么?根据茎的结构知识,判断是茎的哪部分变红了? 4.通过这个实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学会自学获得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确认出最佳方案。分发已变红的植物纵剖开的茎,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归纳出结论: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进行达标检测(二),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达标检测(二)(1)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汁液是从那里来的?(2)你能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下“树怕去皮,不怕空心”这句话吗?附:(演示实验)取甲、乙两枝大叶的木本植物的枝条,摘掉甲枝条全部的叶片,保留乙枝条全部的叶片,将它们插入盛有红墨水的锥形瓶中,移到阳光下照射。待到乙枝条叶脉微红时,取出甲、乙两枝枝条,用清水洗净纵切两枝条,进行观察比较。(可放映视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