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494059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潮州模拟)指南针作为一种古老的指向工具,对中国及世界历史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以下情境中有条件用到指南针的是()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南宋时期出海与外国进行贸易的商船古希腊梭伦执政时期进行海外贸易的船队明清时期欧洲到中国进行传教的传教士ABC D2(2012南海摸底)天工开物中记载“(成分)以消石(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消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承受

2、)之,魂散惊而魄齑粉(粉身碎骨)”。文中提到的是()A. 火药 B造纸术C. 磁石 D印刷术3(2012深圳调研)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B商品经济的发展C造纸术的推广 D印刷技术的发展4(2012广东六校联考)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5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

3、,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该描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C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D明代及以前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器6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索、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A对西方科技产

4、生了爆炸性影响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D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7“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这首古代著名诗歌反映了()A西周农夫的劳动生活 B东汉地主的庄园生活C唐代诗人的“诗中有画” D宋代文人的抒情写意8(2012湛江二中月考)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着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以下对联刻画的对象是唐朝诗人杜甫的是()A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B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C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

5、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D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9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A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B体现当时社会生活丰富多样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D标志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10(2013广东百校联考)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可知其画作应属于()A山水画 B人物画C文人画 D风俗画11(2013金山中学期中)右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

6、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12(2012潮揭联考)2010年11月16日,经由在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五次会议24个成员国共同审议,中国京剧成功入选2010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统治阶级的喜好密不可分B它以北京地方戏为母体而成,故名京剧C“文化大革命”中一统天下的“样板戏”大多是现代京剧D可以用“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概括它二、非选择题(第13题16分,第14题24分,共40分

7、)13自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纸一直是人类交流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更是所有科学和文化进步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造纸术西传过程一览表时间重大事件时间重大事件793年大马士革也开办了造纸厂1405年由法国传入比利时900年造纸术传入埃及1494年传入英国1150年阿拉伯人渡过地中海,在西班牙的沙提瓦城建起了一座造纸厂1567年传入俄国1189年由西班牙传入法国的耶洛城1856年传入荷兰1276年阿拉伯人通过地中海,经西西里岛在意大利建立了造纸厂1694年由荷兰传入美国王连科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材料二18世纪之后,欧洲各国的纸张生产,逐步从手工劳动方式向机械操作过渡,改进了工艺,提高了

8、效率和质量,翻开了造纸工业新的一章(但是我国在纸发明以后)1700年内一直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直到1881年(清光绪七年)在上海成立了由美商出面经营的华章造纸厂,中国才有了第一家机器造纸厂。王连科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1)请指出材料一中一处明显的史实错误并说明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纸术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8分)(2)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18世纪之后欧洲“翻开了造纸工业新的一章”,而中国却长期“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的原因。(8分)14(2012海门模拟)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处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

9、值理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和社会转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材料二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材料三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是其中的精品。材料四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

10、做什么?”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1)结合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的新思想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6分)(2)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观察材料三,说明文人画所具有的鲜明特征。(8分)(3)材料四反映了明朝妇女在婚姻问题上存在着怎样的倾向。(2分)(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变化的时代背景。并说明经济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8分)答 案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1选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指南针外传的史实。根据所学可知,指南针是在宋元时期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故错误,此题正确选项是C。2选A本题考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中制作火药的成

11、分以及“其出”后的状况,可知其应是火药。3选D唐宋时期,我国相继出现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从而促进了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故选D项。4选DA、B、C表述错误。造纸术出现于西汉、指南针出现于战国、火药出现于东晋,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在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出现最晚。5选D火药武器在中国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因为作者生活于明代,此时火药武器已经普及,所以并未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故B、C两项错误。A项材料中没有反映。6选B从题干材料的表述“而不是”来看,作者旨在说明三大发明未能推动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故选B项。7选A该诗歌是诗经国风,反映了西周农夫的劳动生活场景,选A项。B、C、D三项反映的

12、都是社会上层文人或官僚的情趣,容易排除。8选C解答本题应紧扣“唐朝诗人杜甫”,由C项中“诗史”“草堂”判断对联刻画的对象是杜甫。9选B宋朝四家书法家各有特点,体现了当时社会生活丰富多样。10选C中国古代文人画通过其作品,托物言志,抒发情怀,符合题干表述。11选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是文人画的特点,苏轼一生,几遭贬谪,饱尝仕途的滋味,通过作画抒写胸臆之情,这符合文人画的特点,所以A项符合题意。12选B京剧是由于在北京的多种声腔系统互相竞争、融汇而成,B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1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造纸术的影响和发展。第(1)问中的错误,

13、依据史实判断即可,推动作用可结合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方面回答。第(2)问分析中西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差异。答案:(1)错误:“1694年由荷兰传入美国”。理由:因为美国于1776年建国。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2)欧洲:18世纪后欧洲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工业革命的展开推动了造纸术从手工劳动方式向机械操作过渡。中国:封建制度和传统观念阻碍了科技进步;长期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使新的生产方式未能得到正常发育,从而使造纸术一直停留在手工业阶段。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第(1)问,依据材料依次概括即可。第(

14、2)问,从“通俗文学”“大众化形式”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特点。文人画的特点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依据材料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作答。第(4)问,时代背景要从当时的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回答;关于经济与思想文化的关系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2)新特点:通俗化,平民化。特征: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3)反映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的倾向。(4)时代背景: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关系: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决定文化的性质与发展方向;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引擎。工厂搬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安全问题始终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基本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安全问题主要是人员的安全和设备拆装以及财产的安全。各部门经理和所有员工一定要以安全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职责到人、分工明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