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课件

上传人:散**** 文档编号:100492701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PT 页数:170 大小:24.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0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课件(1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地球表面的地形,单击页面即可演示,看看、议议地形,地球表面的地形真多啊,我们怎么根据它们的地形特点进行分类?这些地形又都有哪些特点呢?,初步探索 说说议议地形,平 原,山 地,丘 陵,盆 地,高 原,峡 谷,科学探究,1、平 原:,低平而宽广,2、山地:,地势高地而崎岖,峰峦高耸,3、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4、盆地:,周围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5、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6、峡谷:,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雅鲁藏布大峡谷,实践应用,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你怎么知道的?能具体的说说吗?,初步观察地形图,你能找到我们中国吗?从图上你获

2、得什么信息?,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颜色 数字 图例 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 来表示不同高度地形,比如 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 表示海拔2000到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六千米以上。深浅不同的绿色表示海拔不同的平原,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蓝色的封闭图形是湖泊。蓝色的曲线表示河流。,介绍地形图,顺口溜:黄高蓝水绿平原,沙漠黑点一片片,棕紫表示更高地,白色终年积雪寒。,知识拓展,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既有巍峨高耸的大山,也有大小不等的盆地;既有起伏不平的高原、丘陵,也有坦荡肥沃的平原。从高空俯瞰中国大地,地势像四级阶梯,自西向东,逐级下降。,

3、最高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分布着许多高山冰川,主要有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等。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第二级阶梯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黄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构成,平均海拔1000米至2000米。,跨过第二级阶梯东缘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东直达海岸是第三级阶梯, 地势下降到海拔500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自北向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些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 再向东是中国大陆架浅海区,也就是第四级阶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在这种地图上,

4、一般用蓝色代表深浅不同的水域。蓝颜色越深,表示水越深;蓝颜色越浅,表示水越浅。 在陆地上,绿色越深,代表海拔越低;黄色越深,代表海拔越高。所以,高原、山地因海拔较高,一般是深浅不同的黄色。在世界地形图上,青藏高原非常显眼颜色深到近乎褐色。因为,她是“世界屋脊”啊! 平原因海拔较低,是深浅不同的绿色。盆地的四周地势高,所以,颜色较深;中间地势低,颜色就比较浅。而丘陵则因其自身所处不同海拔高度的位置,颜色有深有浅。,收集有关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特别是火山和地震引起的地形, 地貌变化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阳光作业,课堂总结,今天,我们知道了地球表面地形复杂,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

5、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其中地形主要有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并能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课后找一张中国地图认一认。,再见,祝愿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单击页面即可演示,知识导入,看视频,交流与学习,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四川省北川县地震前后对比,5.12大地震,地震前,地震后的山坡,看视频,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完全由火山作用而形成的,周围环绕着一些也是由火山活动而形成的小岛。 1963年11月,一艘渔船正驶向冰岛西南面。突然,船员们突然看到海

6、水汹涌翻滚,一股高高的烟柱从水面升起,他们以为是另一艘船着火了,可它却是苏尔特塞岛的诞生。当天晚些时候,黑色的火山灰柱和熔岩块从海底喷射出,蒸汽升至3600米高空。 在几天内,一座约40米高、500米长的岛屿出现在海面上。到1964年1月下旬,苏尔特塞岛已高150米,面积达2.5平方千米。1967年火山喷发停止。为冰岛共和国增加了一块新的土地。,苏尔特塞岛,海底火山爆发,2007年 4月7日,在所罗门群岛的拉农加岛,当地居民蹲在抬升出海面的珊瑚礁旁。4月2日当地发生的里氏8级大地震,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还使得拉农加岛抬升了3米,原本在海底的珊瑚礁也露出了海面。,阅读课本P48第

7、3自然段,1920年宁夏地震造成的地裂,1920年宁夏地震形成的湖泊,交流与学习,你还知道哪些火山与地震的事例,交流我们收集的资料,看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球的地形地貌的。,长白山天池,日本富士山,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横跨静冈县和山梨县的休眠火山 。,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的变化,那究竟地球内部是怎样的结构呢?它由哪几部分构成呢?,知识链接,地震与火山是地球内部的运动引 起的。,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内部结构,软流层,知识链接,在地球深部越往下温度越高,压力越大。深部物质就像煮沸的粥,在不断运动,驱动地球表层运

8、动。,地震就发生在地壳。为什么呢?,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板块漂移学说,知识链接,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你知道地球上有几大板块呢?,板块漂移学说,知识链接,地球六大板块图,板块平移的模拟实验,实验一:用两张纸表示两大板块,把两张纸靠紧平放在水面上,再用一根吸管插入水底,向两纸中间吹气,使水运动起来,表示地球深部不断地运动。,实验探究,看视频,

9、1,2,板块碰撞的模拟实验,实验探究,实验二:用不同颜色的毛巾叠在一起,模拟板块碰撞,用手从两边往中间推。观察地形发生什么变化。,喜马拉雅山脉是现在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平均海拔高度超过6000m,且每年仍在以几至十几毫米的速度上升着。它的形成是板块之间碰撞、挤压的结果。,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了雄伟的喜马拉雅山。,1964年,我国的登山队员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鱼龙化石。这证明白雪皑皑、雄伟多姿的喜马拉雅山一带,曾经是东西横亘、波涛万顷的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东非大裂谷,科学家预言:未来的某一天,东非大裂谷终会将它东面的陆地从非洲大陆分离出去,从而产生一片新的海洋以及众多的岛屿。,知识拓展,在

10、室内要要躲避在安全的结实的地方。,躲避时的姿势。,知识拓展,课堂总结,今天,我们知道了 和 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 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 和 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 的,有时 是 不易觉察的。 同时还了解地震避险的自救常识。,课堂总结,今天,我们知道了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同时还了解地震避险的自救常识。,再见,祝愿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第三单元

11、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单击页面即可演示,知识引入,我们欣赏了这么多奇形怪状的岩石,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些奇特的岩石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吗?再过一万年,甚至更久,它们还会是这个模样吗?会改变模样吗?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岩石发生变化呢?,我的猜测,大自然中究竟是什么神奇力量,让这些岩石变得千奇百怪的?,是太阳把岩石晒裂开了吧!,滴水穿石,是水的力量吧!,人类的活动应该也能吧!,视频,温度变化对岩石模样的影响,实验探究一:,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样的?如果继续实验下去,这块小石头又会变成什么样?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我们才反复了几次,而地球诞生50亿年以来,温度变化不知道反复了多少次,岩

12、石模样的改变肯定要厉害的多。岩石的模样改变也将更大,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大自然的力量!,实验探究二:,当山上的岩石碎裂后,滚到山脚下的溪流中,还会受到水流的冲刷和搬运,接下来同学们用桌上的实验材料,自己设计流水冲刷的实验。,把刚才的岩石放进注水的塑料瓶里,盖紧盖子,剧烈晃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越来越小。,思考与讨论,如果继续实验下去,这块小石头又会变成什么样?,流水的冲刷和搬运过程中,岩石互相碰撞,造成岩石的模样发生改变。,大自然力量更大,岩石的模样改变也更大,可能会变的更小、变成沙子。我们地球表面的沙子和泥土的确是岩石变化而来的。,这些岩石是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思考与猜想,应该是大气

13、和风的作用。,植物的根也能改变岩石的模样。,动物的活动也能改变岩石的模样。,岩石在水、生物、大气、气温、风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风化。,现在你能解释一下山上的岩石为什么会布满裂缝,山脚下堆满了碎石了吗?,这些碎石头继续风化,会成什么样子?,云岗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由于风化的影响,有些地方的破损已经很严重,四大石窟:指的是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四大石窟。,你能想出好办法,保护云岗石窟吗?,课堂总结,今天,我们经历“假设验证”的科学研究过程,知道了岩石在大气、

14、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正是这种变化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再见,祝愿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土壤中有什么,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击页面即可演示,知识导入,整块的岩石风化成碎石,碎石继续变化就会越来越小,它在气候与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上千年的时间,才逐渐转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科学探究:,寻找土壤的成分,需要的营养 土壤里有水、空气、动植物,土壤中还会有些什么?,神奇的土壤妈妈养育了许许多多动物和植物,那她是用什么来养育它们的呢?,观察探究:,把干的土壤倒在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再借助放大镜观察,看你能

15、发现什么?,土壤湿润、有捻不碎的小石子、 草根和小虫,有小石子、大小不同的沙粒、粉末状的微粒,知识链接,沙砾,黏土,沙,粉沙,直径大于2毫米,直径小于1/16毫米,直径小于2 毫米,直径小于1/256毫米,1.把小土块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2.将土块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在等待过程中把部分土壤放在培养皿上垫上石棉网用酒精灯灼烧,能闻到什么气味?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3.观察静置后的水杯中的情况,水里有什么?,实验步骤:,1.土块要轻放。 2.搅拌要彻底。 3.静置时间要长。观察时,杯子也应保持静置不动的状态。 4.始终要仔细观察,记录下每一步骤看到的现象。,注意事项:,阅

16、读此资料后 开始动手操作。,有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草、树叶、小虫等动植物残体漂浮在水面。,沉积物最上面一层是黏土,用小棍挑一点在手上涂抹,感到黏滑、细腻。,下面是沙粒,越到底下颗粒越粗。,观察结果:,寻找土壤的成分,观察结果:,土壤中还有腐殖质和盐分,它们是植物生长的必需的营养元素。,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寻找土壤中的生命,枯枝落叶层,有腐殖质 的表土层,亚土层,岩石碎屑,知识链接,土壤剖面,土壤中能发现许多不同种类的昆虫,植物的根穿过土壤并占有适当的位置,穴居动物,如老鼠在土壤中筑窝,蚂蚁是在土壤中穴居的昆虫。,蜗牛和甲虫靠腐烂的生物为生。,花栗鼠在土壤洞内,寻找枯枝落叶层中的种子和果仁。,植物的叶、根和茎是腐殖质的主要来源。,蚯蚓能穿破坚硬、紧密的土壤,使植物的根更容易伸展,使空气和水更容易进入土壤。,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