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活动说课稿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477334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活动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活动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活动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活动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活动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活动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生物学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说课教案南宁市第三十一中学 生物组 蓝桂牧一、实验分析“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的一个探究性实验。该探究活动的最大特点和目的是将过去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重在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强调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反思,让学生在完成探究活动后,对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二、学生分析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

2、学生先后多次进行过科学探究实践,对探究活动各个环节已经熟练掌握。在学习植物光合作用内容时,也了解到“碘液遇淀粉变蓝”这一化学常识,在刚刚结束的上一节课内容中,又了解到“馒头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因此对本次探究活动的设计,我们可以不再强调“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这些环节,强调学生通过探究、交流,自己发现化学变化的本质,并尝试将探究发现应用到生活实践,增强探究能力的同时,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和提高。三、教学分析(一)、教学重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甜的原因(二)、教学难点1、探究发现馒头在口腔中变甜的原因2、收集足量的纯净唾液(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分析、得出淀粉在口腔中的

3、变甜与牙齿的咀嚼及唾液有关。2、能力目标:熟悉探究实验,提高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四、实验准备1、学生分组。全班分三个大组,6个小组,6-8人/组。低温(1-2组);常温(3-4组);37(5-6组)2、材料准备老师准备:旺仔小馒头一包,中号试管18支(3支/小组),小烧杯6个,量筒6支,六组试管架,消毒棉签两包,保温瓶2个分别备冰水、常温水(夏天备20水)、恒温水浴锅两台(37水),温度计6支,碘液试剂瓶+滴管6组,纯净水+滴管6组,大烧杯12个(水浴用)。学生准备:计时器、标记笔。五、实验过程(一)

4、实验导入从“米面在口腔咀嚼时间久一点会感觉到甜味”这一生活体验开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甜味?”,激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带着问题着手开始进行探究活动。(二)分组探究A、常温组(常温水浴);B、低温组(冰水水浴);C、体温组(温水水浴),各两个小组,分别按以下计划进行试验:1、收集唾液4-5ml于烧杯中备用。2、给试管写上、编号,然后在试管放入2ml纯净水,、试管分别放入2ml唾液;3将小馒头A和B捏碎(模拟牙的咀嚼),C不做处理,分别放入、号试管,并将3支试管一起放在特定温度的水中,8分钟后取出这3支试管。4、给3支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三)展示交流

5、(各组派代表做实验报告,黑板列表简单记录碘液变色情况,呈现唾液变量、温度变量、馒头大小变量的大数据信息)常温3组常温4组低温1组低温2组体温5组体温6组试管纯净水+捏碎试管唾液+捏碎试管唾液+整个(四)讨论、发现(分析大数据信息)1、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发生了分解?答:唾液。2、什么温度条件下淀粉容易分解?答:37。体温条件下消化酶才能发挥作用。3、什么状态下的馒头分解得更彻底?答:被捏碎的状态下。(证明牙齿咀嚼的重要)(五)进一步猜测馒头在口腔中可能发生了什么变化?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六)小结提升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37条件、被捏碎的馒头更容易被分解了。根据这一发现,我们应该如何把它应用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去呢?引导学生:养成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