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课时血液循环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476604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课时血液循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课时血液循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课时血液循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课时血液循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课时血液循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课时血液循环教学设计红安县实验中学 黄萍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概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二者的关系。 (2)、分析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改变,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3)、简单了解冠脉循环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识别人体血液循环图理顺血液循环途径,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关内容的教学,激励学生将来从事医学研究、解决医学难题,造福人类。重点: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2、血液循环的意义难点 了解血液循环途径,以及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教学媒体运用1、血液循环模式图课件2、血液循环途径图解课件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2、设计意图展示检测复习心脏四个腔名称、与之相连的血管、血流方向出示检测题:1、心脏四个腔名称各是什么?2、与心脏四个腔相通的血管分别是什么?3、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的血流方向是怎样的?为什么是这样的血流方向?思考并抢答复习旧知识,为本节课学习搭建平台,并初步创设教学情境。情境导入结合展示检测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心脏的结构特点保证了血液顺利通过心脏并获得动力,继续进行循环。血液在人体中究竟是怎样循环的?由完全隔开的心脏左右两部分泵出的血液又有什么联系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听教师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感知探究演练了解血液循环途径并区别血液成分的变化把握血液循环的意义布置任务:阅读书中“

3、科学家的故事”了解人类对血液循环的发现。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到人类对于科学的认识是艰难曲折的和不断发展的,是经过历代科学家积极不懈的探索的结果,我们应学习前人不懈追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品质。下面我们结合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让我们先从整体上了解血液循环的大致过程。(课件展示血液循环模式图)。结合课本进行阅读、分析谈收获观看血液循环模式图二次导入,并进行情感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让学生能从整体上对血液循环有个感性、动态的认识互助交流研讨赏析具体的循环路线,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的血液循环模式图和“讨论”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教师评价表现

4、情况并进行知识整合。组织学生依据课本文字材料绘制血液循环途径图解并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表示动脉血和静脉血。评价学生的表现情况播放血液循环途径模式图师引导强调:肺循环和体循环是同时进行的。那么,这一系列的血液循环有什么意义呢?(引导学生交流血液循环的意义)拓展:冠脉循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结合书中“循环模式图”进行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尝试概括血液循环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即如何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绘制血液循环途径图解比赛(可用图表图画等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览观看幻灯片梳理自己的思路,完善小组的比赛成果交流血液循环的意义观看冠脉循环课件,了解心脏健康的重要性三次导入,明确阶段任务。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体现集体智慧,并进一步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四次导入把问题引向深入。引导学生认识到拥有一个健康心脏的重要性反馈释疑归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引导学生总结收获说出不足和生生合作帮助答疑学生结合目标来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拓展练习辅导附加习题进行巩固利用练习题来检测自我巩固落实知识点。形式多样,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