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476355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课教学设计南沙区万顷沙中学 卢福好一、 教材分析1、本节书是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前面二节分别讲述了血液和血管,心脏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的动力器官,是前两节的因,它着重描述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及心脏的工作过程。是本章书的最重点章节。2、这部分内容与旧教材相比,主要变化有:(1)、心脏结构方面的知识内容以学生的观察思考代替了原教材中的文字性叙述,突出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加强了学生观察力、分析力、推理能力的培养。(2)、增加了心脏工作示意图,使心脏的工作过程更具直观性,从而降低知识的难度。(3)、原教材把血管和心脏的内容合为一节,系统性比较强,而新教材则

2、把心脏和血液循环内容合为一节,以心脏的功能命名为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从而突出了知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4)、简化了知识。主要是删除了心率、心输出量、心脏的锻炼和保健等枝节性的知识,突出和强化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及血液循环方式这些主干知识,知识的连贯性也比较好。二、 学情分析1、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血液和血管的知识,很顺理成章地要知道心脏的内容,前面的学习为这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2、 本课的“观察和思考”技能活动已反复做过几次,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初一的学生,好动、好奇心强,让其观察实物,应有较强的吸引力,至于观察的对象新鲜的动物器官标本,前面讲述小肠时已用过一次

3、,但前一次只是观察一小段器官,而这一次是用一个完整的器官心脏,应具有更好的直观性,但学生由于平时比较少接触这些血淋淋的东西,可能会引起部分学生的恐慌心理,不敢动手和观察,甚至可能会躲避开来,从而影响观察活动的顺利开展。3、 本次观察的心脏,结构比前面的小肠复杂得多,单靠学生自行自学观察,学生可能会不知如何入手、没有条理性,从而使观察效果大打节扣,关键是教师事前要设计好观察的顺序、方法,引导学生有序地展开观察思考,梳理好知识的系统性,从而达到最佳的观察效果。三、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对知识、能力培养、情感教育三维目标的统一以及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一下几方面:1

4、. 知识目标:描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大胆地动手、细心有序地观察的习惯,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发散思维、合作等能力。3、情感目标:1)认同和强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积极参与小组内的观察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 3)培养不怕脏、不怕臭的科学研究精神与态度。四、教学策略本节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血液循环途径的教学。在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教学过程中,能否准备数量足够的新鲜猪心脏以及人的心脏模型并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是本节课教学成败的关键。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决不要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而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

5、考,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主动地获取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为了节省时间,教师应该在课前把猪的心脏解剖好,尽量露出四腔,以利于学生观察和用手触摸心房和心室壁。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心房和心室壁的厚薄以及有关瓣膜等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它们各自的功能。关于把心脏比喻为泵,教师可以用当地农村常用的抽水机进行类比,以此来说明心脏作为“泵”的重要作用。五、教法与学法:1、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运用实物标本、模型、活动版画让学生观察,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自学导思法教师预先设计引导性的学生观察程序提纲方案

6、,有利于学生主动有序地发挥主体自学作用。2、学习方法:观察法通过直接用眼观察,并动手去捏、用镊子去插,获得最直接的感性认识 ,同时提高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法八人为一小组,开展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合作学习、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发散思维、语言表达等能力,通过这些活动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家研究的方法。六、重点和难点重点: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难点:1、有序地观察猪的心脏 2、培养学生不怕脏、不怕臭的良好的科学研究态度和精神 3、瓣膜的作用以及心脏的工作情形七、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1、学生可能不会区分心脏标本的左右。教师要用心脏模型提示学生区分心脏前后的

7、方法。2、可能有个别学生怕恶心而捂鼻子、躲避在一边不肯参与观察活动。观察前教师要以手术医生和科学家不怕脏、不怕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对学生做好思想动员教育,培养他们对恶心情绪的忍耐力。3、学生难以理解两种瓣膜的作用。教师用心脏的活动版图演示瓣膜的活动给学生看,帮助学生的理解。八、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解剖好足够数量(8个)新鲜的猪心脏(露出四个腔),心脏模型、心脏工作的活动版图九、学案设计十、板书设计心 心壁 肌肉组织为主,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脏 左心房通肺静脉的 四腔 连通 结 左心室通主动脉构 右心房通上、下腔静脉 连通 右心室通肺动脉 房室瓣只向心室开 瓣膜 保证血液按一定

8、方向流动 动脉瓣只向动脉开十一、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期望效果复习引入新课 回忆、回答思考、尝试解答暴露说不清楚的问题,提出关于心脏的疑问提问:什么是动脉?什么是静脉?创设问题情境:血液为什么能在血管内流动?它的动力来自于哪里?用手按在胸部左上方,有什么感觉?心脏为什么会跳动?提出你的疑问。自然引入新课题让学生提出疑问,以便引导学生进入以下的关于心脏的探究。预防性思想教育认同手术医生和科学家们不怕脏、不怕臭的科学研究态度和科学精神,做好观察的心理准备提醒学生以下将会观察解剖好的猪的心脏,要学习手术医生和科学家们不怕脏、不怕臭的科学研究态度和科学精神,克服恶心的情绪。预防学生出现因看到

9、血淋淋的新鲜猪心产生恶心情绪而不肯动手和观察,从而使活动无法开展。突破活动难点。观察心脏的外部形态。 认识心脏的四腔每人拿到一份学案,分为八小组。根据教师的提醒先区分心脏的前后、上下,然后自己讨论区分心脏的左右。再根据学案的观察步骤讨论区分找出心脏内的四个腔。分发学案,让学生分组。先用心脏模型提醒学生可根据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的分布情况区分心脏的前后。帮助部分有困难的小组。参与各小组的活动,为有困难的小组提供帮助学生掌握区分心脏的左右的方法,突破难点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主动地获取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1:左心房与左心室相

10、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两个心房之间不相通,两个心室之间也不相通。2:静脉与心房相通,动脉与心室相通。4:心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探究与心脏四腔连通的血管找到心脏后上方的各条血管,用镊子穿插,探究与心脏各腔连通的血管,并记录下来探究心脏的瓣膜按学案的指示找出两种瓣膜,思考它们的作用探究心壁的特点注意观察组成心脏壁的组织,用手捏和用眼看,感受四腔壁的厚薄情况,并记录下来,并思考讨论原因填写心脏的内部结构填写学案上的心脏结构图留意学生的填写情况,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通过填写心脏的结构图,初步掌握心脏的结构名称把猪心放在实物投影仪上,重复学生的动手步骤,引导学

11、生复述心脏各部分结构,并请个别学生指出心脏的部分结构的位置,根据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推测心脏各结构的功能,并把学生的推测整理综合,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强化学生的认识两种瓣膜的作用观察教师的演示,注意瓣膜打开的方向 ,思考血液流动情况及瓣膜的作用。用心脏的活动板图,演示两种瓣膜在心脏舒张和收缩时的开闭情况,帮助学生理解瓣膜的作用及心脏血流方向的关系明确瓣膜都只能向一个方向开,即房室瓣,只能开向心室,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动脉瓣只能开向动脉,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因此血液也只能沿着一个方向流动,不会倒流。即瓣膜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概括总结心脏构造学生观察心脏解剖图,归纳心脏的结构特点展示

12、心脏的解剖图巩固心脏的结构心脏的协同工作观察心脏工作示意图。 提问1、心房、心室的收缩与舒张与血液流动有什么关系?2、心脏左右侧收缩、舒张是否同步?明确心脏左右两侧是同时协同工作。总结构建心脏结构的概念图与学生一起共同构建概念图理解心脏各部分间的关系十二、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觉得成功的地方主要有:1、 实现了课前设定的知识、能力、情感的教学目标,特别是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的教育。观察前教师以手术医生和科学家不怕脏、不怕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对学生做好思想动员教育,培养他们对恶心情绪的忍耐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观察活动中,参与率达到了100%,而且没有出现一个学生怕血、怕脏、怕臭而

13、回避的情绪,每个学生都表现出专业的学习态度,使观察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2、 采用实物标本作为教学媒体和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比较有效和成功。从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度和学生的课堂情绪来看,学生显然被心脏的实物标本深深吸引,较好地运用了无意注意的规律。而且学生在相对比较民主、开放的氛围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动手、议论、阅书等自主活动,获得的是实实在在的知识,而不是单纯的书面文字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遵循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和提高。符合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也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自

14、主学习精神。但是,这节课也存在几个严重的不足:1、 缺乏发展性学习评价的做法和机制。首先对学生的分组合作学习情况没有设定任何的评价机制。其次,这节课有五次个别提问学生,教师都没有注意对学生的回答作肯定或作出带鼓励性的评价。2、 如果说这节课的前半截是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话,后半截则是教师的讲述、表演为主,教师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抢夺了,甚至连自学提纲的答案都是教师在屏幕上显示自己的正确答案,前后半截课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反差,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完全忽视了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这是与新课标的精神相违背的。我觉得后半截我应该把讲台交给学生,让学生显示自己的答案,让学生讲述,给充分的空间让学生表现自己,也同时暴露学生掌握不足或错误的地方,然后,教师作相应的评价和有针对性进行纠正,可能效果会更好。3、 对学生的关注面不够广。如在学生讲述心脏的四个腔时,有的学生混淆了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但我没有及时地关注这部分学生,也没有深究他们出错的原因,可能这些学生以后还是会混淆不清。4、本节课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不够,没有留给学生提出疑问的机会和时间,学生基本上是围着教师的问题在转。5、教师出现了一些口误。如我在提问学生构成心脏的组织时,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