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血液循环(第二课时)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475524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血液循环(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血液循环(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血液循环(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血液循环(第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血液循环(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血液循环(第二课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2、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3、了解血压的概念以及如何测定血压的方法。(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2、通过收集有关高血压、冠心病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的学习,了解自己及家人的身体,以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和自我保健意识。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二、教学重点、难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是重点,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是难点。三、教学方法和手段观

2、察、讨论、活动。四、课前准备 血液循环相关道具五、教学过程导入: 某同学运动时不小心摔伤了腿,伤口红肿了,医生给他开了吊瓶打消炎针,这位同学纳闷了:“消炎药怎么从手上的血管到达腿上的呢?”同学们,你们能解释给这位同学听吗? 学生尝试回答,留下悬念。 活动一(自主复习)过渡:从大家的答案中可以看到都想到了血液循环,但是血液是如何循环的呢?路线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本节课的主题血液循环。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心脏的结构,作为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与血管相连的情况非常的重要,请同学们观看心脏结构的视频后,完成好学案上的回顾已知的相关内容。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关于心脏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完成学案上的相关

3、内容。 学生活动:根据心脏结构图回答问题,教师活动:归纳总结血管与心脏连接的规律过渡:那么我们之前学习了动脉和静脉,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动脉是从心脏发出送往全身组织细胞的血管,而静脉则是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二者之间借助毛细血管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但是人体的血液循环要比这个复杂许多,现在请同学们一边看一个红细胞以左心室为起点在人体血液循环中的运行途径,一边在学案上的图上用箭头标出路径,然后请同学们用文字箭头写出该过程。 活动二(自主学习)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一个红细胞在人体血液循环中的运行的视频。 学生活动:观察视频后,结合课本血液循环示意图,写出红细胞的运行途径。其中一个学生上

4、台展示他的描绘结果。 教师过渡:很显然,红细胞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循环流动,而我们为了便于学习,人为的将该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过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学案上关于血液循环的小结内容。1体循环和肺循环通过什么结构取得联系?2填写好体循环途径:血液由 心室 动脉全身各级动脉 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 心房。3模仿体循环写出肺循环途径: 4.含氧 ,颜色 的血叫动脉血,含氧 ,颜色 的血叫静脉血,动静脉血的本质区别是 。 活动三(合作探究)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图片。为了方便对动脉血和静脉血进行区分,在图片上往往用红色表示动脉血,用蓝色表示静脉血。那么这两种成分有差异的血液是如何

5、转换的呢?发生转换的部位又在哪里呢?学生活动:结合之前的呼吸系统的内容,描述肺泡和毛细血管发生的气体交换。教师活动:播放关于肺泡处物质交换的视频,小结静脉血和动脉血的变化。 推此及彼的要求学生思考体循环中的血液变化又是怎样的情况。学生活动:完成学案中互动点拨的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相关内容。教师活动:学生完成“牵手找朋友”的游戏,先请十个同学展示游戏过程。要求其他学生现场完成游戏内容,考验学生对整个血液循环途径的掌握程度。若游戏过程中出现错误,还可以让其他同学“找茬”指正。学生活动:用准备好的道具进行游戏。 游戏结束后,通过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了解,小组成员合作写出血液循环途径(名称间用“”连接)。

6、活动四(检测反馈)学生活动:完成学案上的检测反馈的习题。习题讲解。重点分析:判断:动脉血管里流的一定是动脉血,静脉血管里流的一定是静脉血。体循环和肺循环是一先一后的进行的吗?血液循环有何意义?根据以上分析学生总结回答:动脉血和静脉血是以血红蛋白含氧多少来区分的,不能根据血管的名称来判断血液的名称,即动脉中不一定流动脉血,静脉中不一定流静脉血。血液是循在一个密封的系统中循环有序地不间断的进行着,不分先后。为全身各部分的细胞带来氧气和养料,带走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活动五(课后拓展)教师活动: 如何给心脏减负1、控制血压,减轻心脏排血阻力2、控制体重,减少灌溉面积3、舒畅通道,防止血管淤塞4、防止血液黏稠,减轻循环推力5、低盐饮食,减轻心脏负担6、勿滥用药,避免毒害心脏,而且心血管处方药决不可以自己乱用。 六、板书设计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课时) 血液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