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模拟尿液的形成过程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468824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模拟尿液的形成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模拟尿液的形成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模拟尿液的形成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模拟尿液的形成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模拟尿液的形成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模拟尿液的形成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模拟尿液的形成过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模拟尿液的形成过程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 生物组 讲授人:李洁辅导教师:宋小兰模拟尿液的形成过程教学设计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 生物组 李洁一、实验课题分析 “尿液的形成过程”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章中的内容,在本册书的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纵观教材,尿液的形成过程除文字描述外只有示意图和数据表格。面对教材内容大多数教师以讲授为主,借助教具或课件动态化示意图,组织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所学内容抽象,所用教学模式,呆板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抽象思维能力有待提高。这些最终造成学生在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时有很大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何不设计一个实验,帮一帮学生

2、呢?“模拟尿液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完全创新的实验。从平面到立体,让学生自己动手,连接结构;从微观到宏观,让学生自己操作,模拟过程。让学生在模拟实验中掌握这一知识重难点。二、实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肾单位结构、认识尿液的形成过程、区分血液、原尿、尿液三种液体成分能力目标:,在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设计实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团队精神。三、实验器材模拟的肾单位模型(教师用饮料瓶、软管、滤网等自制)、大米、萝卜种子、小米、大红豆、豌豆、绿豆、大烧杯、小烧杯、标签纸、漏斗、铁架台四、实验教学过程 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分为:“熟结构”、“辨过程”、“

3、改实验”三个环节。(1) 熟结构 由图片引入,让学生回顾肾单位的结构,为接下来的标识、连接做准备。(课件图片)“这些是肾单位的模拟结构,你能识别出来吗?能把它们正确组装在一起吗?”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协作完成“标识、连接”任务。小组成员间相互介绍肾单位模型各结构的名称。在相互介绍结构时,教师提醒:想一想各结构的功能是什么?从回顾、标识、连接到相互介绍,学生在操作、交流中,熟知了肾单位各个结构的空间关系,为接下来的模拟实验做好充分的准备。(二)辨过程“肾单位是如何形成尿液的?做模拟实验之前,需要同学们先用这些材料配些“血液”。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出“模拟血液”的配方,让学生在参与实验设计的

4、同时,回顾血液的主要成分。教师提醒学生为了方便观察:明显加大了代表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的豌豆、绿豆、大米和箩卜种子的用量与比例。“配方想好了,那咱们就动起来,开始操作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配置“血液”、模拟过程,观察记录、分析结果。上前汇报记录的结果和得出的结论。在本环节,学生感性认识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这些模拟材料形象直观,学生一眼就能看出血液、原尿、尿液三种成分的差异,深入理解相关知识。(三)改实验“模型和模拟物都是老师自己设计的。同学们能不能给提提意见,更好地改进一下?”实验用的装置和材料,来源于生活,学生很熟悉。在教师鼓励下,学生能够积极大胆地提出自

5、己的想法,改进实验。如学生提出总要“抖一抖”材料才会下行,教师提醒学生想一想:实际的血液是怎样流动的?我们抖动入球小动脉,模拟的是什么?五、实验反思(一)实验创新点或实验不足与改进这是一个全新的学生实验,也可以作为演示实验,教师在教学中演示。模拟实验形象、直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突破尿液的形成过程这一知识重难点,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设计,提出想法,改进实验,诱导学生将知识内化、升华,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实验课堂的主体。实验装置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广泛推广应用。本实验也有不足之处:1、装置简陋,有待改进。这一点为学生改进实验留下畅想的空间。怎样让它更加形象、实用、

6、美观?2、作为学生实验,需要提前制作大量模拟装置。这一点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活动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拟装置。(二)实验教学效果与评价本实验用全新的方式,突破尿液的形成过程这一知识重难点,教学效果显著。实验中,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参与设计、改进实验,真正成为实验课堂的主体。在师生合作之下,本实验进一步完善,可广泛应用于实验教学或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附一 实验报告模拟尿液的形成过程一、实验目的1、通过标识连接模拟结构,知道肾单位各个结构的关系。2、通过对模拟尿液形成过程的操作,知道血液、原尿、尿液三种液体成分的区别,深入理解相关知识。二、实验器材模拟的肾单位、大米、

7、萝卜种子、小米、大红豆、豌豆、绿豆、大烧杯、小烧杯、标签纸、漏斗、铁架台三、实验内容(一)、标识、连接结构,相互介绍。1、请结合课本73页“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用标签纸写出名称,贴在对应的模拟结构上。2、按照肾单位的结构,将模拟模型连接完整。3、借助模型,小组成员间相互介绍肾单位的各个结构,想一想它们相对应的功能。(二)、配置“血液”,模拟尿液形成过程。1、请参考下表,讨论出你们小组的“模拟血液”的配方。(一共需配置约500ml“血液”)(提示:为了便于观察记录,请增加和适当调整一些成分的比例,如:尿素10ml)成分血细胞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含量45%49.5%4.4%0.06%0.4%

8、0.02%模拟物大红豆小米豌豆绿豆大米萝卜种子配方(ml)2、配置你们小组的“血液”,将它加入模拟的肾单位,模拟尿液形成过程,注意观察、分析,完成下面的表格和题目。成分模拟物血液中肾小囊中尿液中水小米血细胞大红豆蛋白质豌豆葡萄糖绿豆无机盐大米尿素箩卜种子(1) “滤过作用”:血液流经 时,血液中 、 、 、 进入肾小囊中,该液体称为原尿。 “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 时,原尿中大部分的 全部的 一部分 被重新吸收入血液中,余下的 、 、 形成尿液。(2) 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升,尿液只有约1.5升,这是为什么?(3) 当尿液中发现红细胞时,可能是哪个结构发生病变?当尿液中发现葡萄糖时,可能是哪个结构发生病变?四、改进实验 模拟的肾单位和血液成分模拟物,都是老师自己设计的。同学们能不能给提提意见,更好地改进一下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